【劍三】(唐歌)光影(十三)
“……我,沒有經(jīng)歷過你的人生,也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的?!睏钹蟾枧c鳴梟說,“你我既然是一人,那么我便沒有資格去評判你的對錯?!?/p>
楊囿歌朝著鳴梟伸出手,“但是,如果你只能活在陰影下,我可以成為你曾經(jīng)期望的模樣嗎?”
我不希望你的余生,我的未來,只停留在無止境的黑暗與怨恨之中。
你從未來而來,經(jīng)受數(shù)載苦難,踏過鮮血荊棘,若我是自由的,總要實現(xiàn)你的意難平。
我的未來是你,也屬于你。
啟明初年,長歌門少門主楊囿歌經(jīng)楚王舉薦,入朝為官。
啟明三年,楊囿歌拜相,時年二十五歲,成為大啟歷代最年幼的丞相。
“以和為貴,以和為貴,那群老不休的東西一天到晚就知道以和為貴!敵軍吞了邊境三座城,便屠了三座城的百姓,屠殺那么多百姓,這還是以和為貴、大局為重的事情嗎!”楚王府,葉庭玉氣得一腳踹翻了椅子,喘著粗氣。
“陛下的意思呢?也是接受敵國的求和條件嗎?”楊囿歌坐在一邊兒,手上拿著茶盞,身邊還站著鳴梟。
“朝堂上半數(shù)大臣上諫皇兄以大局為重,不顧大局那就是昏君的帽子扣下來。更何況,太后本就出自魏國,她若是要求這個恩典,皇兄能怎么辦?”葉庭玉氣得頭疼,“若是那群使臣真的敢來,來一個我殺一個!”
“天策軍那邊有消息嗎?”楊囿歌放下茶盞,“我聽聞小侯爺派了副將回來參與求和之事的商討。”
“是,”葉庭玉冷靜了下來,“城破的時候,衛(wèi)凜的妹妹也在城中,敵軍屠城之時并沒有放過她。求和的事情傳過去,他就被派回來了?!?/p>
“以他副將的身份,應該無法上朝。”楊囿歌道,“求見天子無門,他回來這一趟倒是沒有意義了。”
楊囿歌與葉庭玉交談完之后,回到丞相府,鳴梟才開口,“你準備用衛(wèi)凜?”
“不過是找個當事人罷了,”楊囿歌看向鳴梟,“我記得你今早與我說,魏國派來的使臣今晚便能到?”
“明日的朝堂定然不會安寧?!兵Q梟提醒到,“小心行事?!?/p>
“你不問問我的打算?”楊囿歌靠著鳴梟,“你猜我是哪一方的?”
“那你不若猜猜皇上是哪一方的?!兵Q梟摘下面具,“身為臣子,行事還需顧忌帝王?!?/p>
次日早朝。
“魏國此番行事的確過激,固然可恨,但是現(xiàn)在他們既有求和之心,又帶來和親公主,足見誠意。臣覺得,此事尚可轉(zhuǎn)圜?!?/p>
“以臣之愚見,太后畢竟出自魏國,我大啟素來與魏國交好,此番也是魏國亂臣賊子把持朝政才致使慘案發(fā)生。臣以為,當以兩國邦交,大局為重。”
“請陛下看在兩國無辜百姓的安定的份上,與魏國和談?!?/p>
聞言葉庭玉冷嗤了一聲,“我看你們是老糊涂了,帶著一封求和書、一個亂七八糟的公主來,就是莫大的誠意了?現(xiàn)在看著兩國百姓的安定,那三座城池百姓被屠的時候,你們怎么不覺得他們無辜?”
被懟的臣子擦了擦額角的汗,小聲回到,“話也不能這么說,楚王這般怕是會寒了太后和百姓的心?!?/p>
皇上皺著眉頭,看著這場鬧劇,就在此時,魏國來使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