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文化(the appreciation of smells crosses
氣味文化(the appreciation of smells crosses cultures ) 我到四川,重慶街頭彌漫的燒烤味兒真不舒服,那是孜然等等搞不清什么的混合味,可四川人喜歡。大約因為那里又熱又潮,為了排毒排濕,為了吃為了活下去,四川婆娘造飯極為好吃,各地民工或者嘴叼的都市人家都點名要四川婆娘做飯,她們比各地做飯都好吃的。 老舍說山東老婆嘴里的大蒜大蔥味兒讓人難過。可是太好吃。有時,好多天不吃蔥蒜,就難過得很。然后狠狠地吃一頓吃兩頓,就舒服了,透脫了。 之前我也以為滿嘴大蔥大蒜味很丟人。后來知道德國人造的有蒜味兒花生,才知原來這就是生活的味道,原很地道的。 我老家,一到年末,街上彌漫著蒸雞白菜的香味。 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 我到五蓮,這里的人極會造花生:花生小豆腐,花生月餅花生湯圓百吃不厭。 大約這些就是氣味文化了吧。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