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里,中年再讀笑傲江湖,才讀懂不一樣的令狐沖
中年之際再看《笑傲江湖》,多了很多不一樣的感觸。

少年時期看《笑傲江湖》的電視劇,特別喜歡呂頌賢飾演的令狐沖,他灑脫不羈,風(fēng)流倜儻。他那種沖破世俗眼光和魔教任盈盈的愛情更是被我推崇,被我視為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當(dāng)時我感覺大丈夫生當(dāng)如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應(yīng)該由著自己的性子在世上瀟瀟灑灑。真是令少年的我心馳神往。
少年時期我認為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是好人,一個個長得慈眉善目,維護武林正義。
少年時期我認為日月神教也不太壞,雖被冠以“魔教”的稱號,但個頂個的義氣千秋,難怪主人公令狐沖與其交往甚密,都是一群豪邁之人。
少年時期我覺得最壞的人莫過于左冷禪和岳不群。兩人都是表面上正人君子,其實暗藏各種陰謀詭計,背后捅刀子的勾當(dāng)做的那是爐火純青。是我最不齒的一類人。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我也從十六七歲的少年變?yōu)榧磳⑦~入而立之年。偶然間再次翻開《笑傲江湖》,卻得到了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這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江湖,這不是一個正邪分明的江湖,這座江湖中沒有誰對誰錯,只能說立場各不相同。

那對德高望重的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也只是事不關(guān)少林武當(dāng)?shù)臅r候說幾句類似“大局為重”的場面話,真是涉及自身了,都能想到炸掉恒山來剿滅魔教,還企圖讓令狐沖騙任我行中計,這真是慈悲為懷的出家人干出來的事兒么?全書最后,魔教基本被剿滅,五岳劍派也凋落無幾,但少林武當(dāng)?shù)念I(lǐng)袖地位卻巋然不動,真可謂是老謀深算。
至于左冷禪,他和岳不群是一類人,只不過沒有岳不群走的更遠。
全書給我感觸最深的變化是我對主角令狐沖和他師父岳不群的印象。

小時候我覺得岳不群真是偽君子,巧取豪奪辟邪劍譜,嫁禍自己的兒徒令狐沖,陰謀奪取五岳劍派掌門之位,這種人簡直侮辱了“君子劍” 這三個字。
不過如今再看這本書,感覺師徒?jīng)Q裂完全是岳不群迫不得已,令狐沖得寸進尺的原因。
全書一開始,令狐沖作為華山派的大師兄,完全是按照接班人的期許被培養(yǎng)的。岳不群夫婦基本上把令狐沖當(dāng)成自己的兒子、女婿和接班人。這岳不群最一開始的心態(tài)怎么會把他逐出師門。
后來令狐沖仗著自己武功高強,路見不平,強挑了青城四秀。按理說青城派也是名門正派,上門討要說法,像岳不群這么看中幫派名譽的人為了維護令狐沖,只是派了二師兄勞德諾修書一封,略表歉意。青城派事件的發(fā)生,讓我們看到岳不群的另一面,對令狐沖悉心教導(dǎo)但又不打壓他的心性。這完全把他當(dāng)做自己百年之后華山派掌門來培養(yǎng)。
而令狐沖,卻一步步挑戰(zhàn)著岳不群的底線。
有人會說,岳不群這么一個連女兒都可以出賣的人還有底線呢。是有的,他的底線就是重振華山派,維護自己和華山派在江湖上的聲譽??山Y(jié)果呢,令狐沖屢屢觸犯自己師傅的底線。

令狐沖先與田伯光交往甚密,田伯光是何人,全書第一淫賊。與他交往確實算是是非不分,敗壞了岳不群辛辛苦苦建立的華山派聲譽。岳不群罰他到思過崖思過,結(jié)果他跟著風(fēng)清揚學(xué)會了獨孤九劍,還從洞中掌握了魔教破解五岳劍派的招式。這些事情居然對自己的師傅絕口不提。如果說前者是因為風(fēng)清揚讓他保密,可后者卻也對師傅只字不提,這就有些白眼狼了。
華山派剛剛經(jīng)歷劍氣之爭,勢力大損,正是需要團結(jié)一致的時候,他卻藏私,那時候岳不群就對他有所懷疑。在這一點上,他還不如嵩山派的左冷禪與他手下的十三太保。
后來令狐沖又與魔教向問天、任我行、任盈盈私交甚密。華山派和日月神教有著差不多滅派之仇,作為華山派大師兄居然與仇人交往,這就對不起岳不群的養(yǎng)育之恩,也讓華山派在江湖上蒙羞。最終岳不群下定決心將令狐沖逐出師門,這絕對是一個迫不得已的決定,華山派可以說是后繼無人了。
縱觀全書,令狐沖的快意恩仇不過是由著性子胡來,不考慮其他人的不成熟表現(xiàn)。當(dāng)然,金庸先生筆下的主人公從俠之大者的郭靖,到痞俠令狐沖,到青樓出身的韋小寶,可以說慢慢的俠氣全無了。

笑傲江湖?連整本書我最喜歡的瀟湘夜雨莫大先生,雖然與世無爭,看似自由自在,其實也是小心翼翼的在江湖上活著。哪有人能真正的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