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億買廢棄油田,開采后變石油庫,中國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圖為卡莎甘油田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素有黑色黃金之稱,是工業(yè)發(fā)展的血液,價值非常特殊,很多國家都已經形成了石油依賴,所以中國曾經花費了2400億元,買下了國外的一塊廢棄油田,它就是卡莎甘油田,這一舉動自然遭到了很多國家的無情嘲笑,然而中國開采后卻將其變成了石油庫,這招變廢為寶讓全球都羨慕了,紛紛追問中國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做到的?

?圖為中哈石油管道
卡沙甘油田,位于哈薩克斯坦里海海岸,在2000年的時候,此地被發(fā)現了一座大型油田,專家稱可能含有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這個消息一經曝出,迅速吸引了世界各國石油公司的注意,包括美國的康菲,??松梨冢约昂商m殼牌,日本國際石油開發(fā)株式會社等,各方聞風而動都想來分一杯羹。哈薩克斯坦自然喜聞樂見,與前來的各國人員展開合作,探討石油開采的相關問題,但可惜的是,由于該地區(qū)環(huán)境復雜,地層中還含有其他危險物質,導致油田開采難度非常大,在合計之后,各方發(fā)現開采成本甚至比直接購買石油還要多,于是紛紛打退堂鼓,頃刻間又散了,正在此時,中國出面拿下了開采權。?

圖為石油開采設備
憑借著卓越的基建能力,中國專家組因地制宜設計了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案,并修建了長達1700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經過多年努力,如今確定了該油田所蘊含的石油儲量,居然多達350億桶左右,甚至天然氣的儲量也達到了1萬億立方米,因而被視為世界第二大油田,而中國在該地區(qū)的日產油量可達42萬桶,大大緩解了國內的石油壓力。然而很多人不理解,中國在開采之前已經先期支付了2400億元,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事實上,這件事并不簡單,第一,中國雖然也有豐富的油田資源,但分布并不均勻,相反采油設置卻十分昂貴,如果每一個油田都配置一套設備,成本勢必非常高,第二,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僅2020年上半年,就累計進口26874萬噸,今年同期雖有所減少,但也達到了22054萬噸水平,可見中國對石油進口非常依賴,第三,沙特與俄羅斯是中國的主要石油賣家,在進口總量中占比非常大,但同時也反映了中國石油市場的單一。

?圖為油田
最重要的是,國際油價波動劇烈,對中國能源領域來講,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為降低對海外石油的依賴,中國需要開辟自己的大型油田,同時還需盡量豐富進口結構,以避免出現國內單一市場,而這也是調控價格,掌握更多講價權的重要手段,如今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石油,正源源不斷的正通過管道輸往中國,而這正是國內工業(yè)得以快速發(fā)展的底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