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和善”的余閣老,手段快準(zhǔn)狠,卻對人生中“敗筆”手下留情了
看似“和善”的余閣老,手段快準(zhǔn)狠,卻對人生中“敗筆”手下留情了
余閣老與余老夫人有四子,除次子夭折外,三子和四子均未入仕。只有不太聰明的長子,步入了仕途。
對于長子,余閣老知道他這個人不太靈光。可是,長子不敢胡作非為,要是有一個知書達(dá)理的媳婦在一旁規(guī)勸,也不會出大亂子。
可是,嫣然的母親早逝,余閣老的長子為了迎合上封,娶了他的庶出的閨女做填房,也就是余嫣然的繼母余大夫人。然后,余家的禍?zhǔn)戮蛠砹耍?/p>
攀上寧遠(yuǎn)侯府,親事未說成,就四處嚷嚷自己的嫡長女余嫣然要與顧家嫡次子結(jié)親;
顧廷燁外室都鬧上了門,余閣老長子夫妻不舍這門姻親,硬是把小女兒余嫣紅嫁了過去;
余大夫人沒有教好女兒,導(dǎo)致余嫣紅婚內(nèi)給夫婿戴綠帽,還一尸兩命。本來,這件丑事已經(jīng)捂住了,她卻上門來誆騙明蘭,要給余嫣紅過繼嗣子;
最后,余嫣紅的丑事沒捂住,余大夫人還覺得是余嫣紅的陪嫁鞏紅綃的錯。
而且,在顧廷燁求娶余嫣然時,余閣老就給長子寄去了一封空白休書,讓他休了嫣紅的母親。不過,余閣老的長子被媳婦拿捏的死死,最終沒有遵從父命。

只是,余大人夫妻眼紅顧廷燁的仕途,就利用余閣老的病,來顧府鬧騰,要求余嫣紅過繼嗣子,從而導(dǎo)致余嫣紅的丑事被揭開。
此時,余閣老就知道這個媳婦留不得了。于是,火速讓余大人休妻,并給余大人另娶,余閣老還與老妻跟著余大人赴外任了。
不過,余閣老還是覺得長子的填房是他人生的一大敗筆——心思既不正,人又愚蠢。
政壇老手余閣老,輸在“妻運(yùn)”上
余大夫人與夫婿成婚后,基本都在任上。所以,余大夫人不知道余閣老的手段。甚至,她覺得自己可以輕松拿捏夫婿,這位已經(jīng)致仕的公爹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只是,余大夫人錯了,余閣老拿出對付政敵的手段后,對付她后,她就癱了。然后,她在哭嚎中,被婆子塞進(jìn)了馬車送回了娘家。
而且,余閣老不僅在朝堂上叱咤風(fēng)云,對內(nèi)宅的管束,他也是親自操刀。而余閣老這樣做,只是因為他沒有“妻運(yùn)”:
余老太太出身在山東大儒之家,父母溫厚,家規(guī)嚴(yán)謹(jǐn),嫁給余閣老后,夫妻恩愛,妾室通房統(tǒng)統(tǒng)沒有。從而導(dǎo)致余老夫人的戰(zhàn)斗力為零;
余閣老步入仕途后,依舊與余老太太恩愛,更是把余老太太寵的跟溫室的花朵似的。一大把年紀(jì),性子還如同未出閣的姑娘;
余老太太也不會教孩子,看同樣沒有戰(zhàn)斗力的余嫣然就知道了。所以,她長大成人的三個兒子,除了不太聰明的長子步入仕途,四子卻生性淡泊,喜好絲竹書畫,經(jīng)濟(jì)仕途于他便如西天取經(jīng)路般遙遠(yuǎn),三子倒是聰慧有才,卻學(xué)得一身名士習(xí)氣,最瞧不上鉆營功名之輩,連身上的虱子也帶著幾分風(fēng)雅清高;
在給余嫣紅過繼嗣子這件事上,余老太太幾乎沒有主意,才會放任兒媳婦余大夫人去誆騙顧家。

所以,余閣老第二次身體恢康健后,他對老妻的愚蠢做法,依舊不忍苛責(zé):
處理完兒女事后,余閣老溫柔的對余老太太說:“這事你就別管了,你身子不好,別是我還沒咽氣,你倒先不好了。”
余老太太哭的雙眼紅腫:“都是我不賢,不會教孩子,叫你這把歲數(shù)了還要操心?!?/p>
余閣老說笑道:“世間父母,能生兒的身,又怎能生得了兒的心。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打算,咱們做父母的,盡了本分也就是了!”
編后語:古代的生活,男女的分工是明確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兒女的教養(yǎng)么,則一人一半。
只是,在余家,余閣老既要主外,又要主內(nèi)。才導(dǎo)致余家在余閣老時代輝煌一陣后,子孫卻慢慢沒落了。

因為,余老太太沒有管家理事的能力。哪怕,余老太太有王大娘子對兒女教養(yǎng)的一半心思,也不會教出兩個富貴散閑人模樣的兒子來。
而余閣老的三兒媳婦和四兒媳婦,早習(xí)慣了不問世事的天真婆母和彪悍強(qiáng)大的全能公爹,從嫁來那日起,兩個兒媳婦就是直接向余閣老稟事的。
其實,余老太太這樣的女子,不堪為宗室大婦的。因為,撐不起門面。甚至,在余老太太縱容兒媳婦余大夫人做出這種蠢事來。不知所措的余老太太,只能聽從余閣老的安排,帶著厚禮放下面子,給盛老太太賠罪。
而且,余老太太這個樣子,盛老太太也責(zé)備不出來什么話來,只得依舊與她做好姐妹。

如果,余老太太有海氏的管家能力,那么,余閣老的兒子定然也會個個出息。不過,相對于海氏與長柏的強(qiáng)強(qiáng)聯(lián)合。似乎,余閣老與余老太太的婚姻生活更加甜蜜一些。
所以說,每個人對于幸福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而每家生活的苦辣酸甜,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明白何為蜜糖,何為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