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食物涼,乾隆75歲千叟宴死多位老人,85歲還想辦,和珅一招解決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孝道作為一種民族文化被涵蓋在個人的行為準則當中,一個人是否孝順直接影響到這個人的方方面面。
在封建社會,國家都由皇帝一人掌權,而皇帝的品格與行為某種意義上也是國人用以效仿的榜樣,因此,歷朝歷代的皇帝中除了一些極個別的昏君之外都非常地注重自己的言談和德行,也都以仁義禮孝作為治國的主要思想。

清朝時期,康熙皇帝為了能表達自己的愛老敬老之情,也為了宣揚孝道之禮,創(chuàng)先河地舉辦了以孝道為主題的千叟宴,場面極其宏大,效果也非常地理想。
可是,他的孫子乾隆皇帝在75歲的時候也曾效仿千叟宴,卻死了多位老人,哪怕盡管如此,乾隆85歲的時候仍想再辦,為何乾隆對千叟宴情有獨鐘呢?這與他幼年的經(jīng)歷有很大的關系。
一、記憶中的千叟宴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期四海升平,國內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百姓的生活都處于世界的前列,這也是康熙皇帝引以為傲的功績。
在他晚年時期,回顧自己的一生又頗為自豪,因為他是歷朝歷代的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無論從功績還是在位的時間,他都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為了顯示自己的功績,在康熙皇帝六十歲時,他下令舉辦了一場千叟宴,取孝道為先,普天同慶之意。
千叟宴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宴請全國的老人來參加宴席,因為當時康熙皇帝六十歲,而這次活動又是為了宣揚孝道,所以他下令超過65歲的老人都能參加。
這次活動舉辦得非常地成功,而康熙皇帝的聲望也達到了頂點,四海之內都是夸贊的聲音。
康熙皇帝非常地高興,也一直以此為榮耀,因為這是開創(chuàng)了先河的事情,足以流傳千古。
鑒于第一次千叟宴的成功,康熙皇帝在七十歲的時候又舉辦了一次,這一次的規(guī)模更大。

根據(jù)史料記載,這次千叟宴參加的人數(shù)超過了7000人,而康熙皇帝還讓自己的皇子皇孫出來為這些老人行禮和斟酒,當時只有12歲的乾隆皇帝也參加了這次千叟宴,并對這個場景記憶深刻。
自此,康熙皇帝在宴會上對皇子皇孫訓誡以后要以民為國之根本,更要時時體恤民情才能真正地成為一代明君,而這些話也影響了乾隆一生。
二、效仿先帝結果差強人意
乾隆皇帝即位之后,一直謹記爺爺康熙皇帝當年的教誨,對內能體恤民情,對外能震懾四鄰,整個社會一片和諧。

乾隆皇帝統(tǒng)治期間一直以自己的爺爺作為榜樣,在他75歲的時候,他回想起了當年千叟宴的盛況,在回憶了自己這些年的功績之后,乾隆皇帝決定也為自己舉辦一場千叟宴。
乾隆皇帝將日期定在正月初六,剛好春節(jié)剛過,與千叟宴的承接非常合適。
當時的朝廷對這次千叟宴非常重視,不僅邀請了3000多名老者,更是令四方邊疆派出道賀儀仗,令乾隆皇帝非常地滿意。
在流程上,這次的千叟宴延續(xù)了康熙皇帝定下的制度,同樣幾千人的大型宴席,同樣的皇子皇孫向長者表達敬意,乾隆皇帝還特別準備了一批禮品用于賞賜眾人,一切的一切都已經(jīng)準備得非常完美,但整場千叟宴的結果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千叟宴開始的時間整個北京城大雪紛飛,寒風蕭瑟,天氣非常冷,而千叟宴的規(guī)模又特別宏大,紫禁城內沒有如此大的場地,只能連一些亭臺,走廊等都布置了宴席。
在經(jīng)過了漫長的餐前儀式和皇帝講話之后,眾人心心念念的皇家御宴終于開席了。但由于天氣寒冷,做好的食物又沒有保溫措施,待到開席之后所有的食物都是冰冷的。
此外,由于參加千叟宴的老人太多,并沒有準備出足夠的座椅,很多老人只能席地而坐,這樣的情況令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非常難受。

可是,在封建制度之下,皇帝的賞賜高于一切,即便老者們心中再不情愿,也只能將冰冷的食物吃完。
天寒地凍,一眾老者又沒有御寒的手段,當場就是發(fā)生了多名老者被凍死的事件,而在宴會結束之后,有些老者在回家的途中也是不幸去世,還有很多老者在回家之后由于吃了大量的冷硬食物導致無法適應,也是撒手人寰。
整場千叟宴結束之后,死亡的老者達到了數(shù)百人,而此次活動也舉辦得非常非常地失敗,乾隆皇帝也因為這件事而背負罵名,但他自知理虧,也很無奈,好心辦了壞事,并非他的本意。
三、巧用火鍋,一舉兩得
雖然乾隆皇帝舉辦的第一次千叟宴以失敗收場,但他本人卻并沒有放棄繼續(xù)舉辦的想法。

時隔十年之后,乾隆準備為自己的85歲生日再舉辦一次千叟宴,但有了前一次的失敗教訓,乾隆也不得不再三考慮。
此時乾隆的寵臣和珅站了出來,主動攬下了千叟宴的準備工作,乾隆皇帝正苦于沒有對策,見和珅主動,自然也沒有推辭。
和珅雖然接下了任務,但也是毫無頭緒,在考察了多種宴會形式后都不能滿足千叟宴的需求,眼看日期將近,和珅已經(jīng)急得夜不能寐,茶飯不香。
巧合是,由于是冬天,和珅的家里為了御寒準備了一桌火鍋,這令和珅瞬間找到了千叟宴的解決辦法。
在清朝,火鍋是皇族的專享美食,普通人家是吃不上的,在千叟宴上吃火鍋,既能突顯皇家的恩賜,又能避免食物變涼。

和珅的這個想法令乾隆皇帝非常高興,就按照這個規(guī)格去準備了,和珅又在皇家火鍋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以便適合多人同時食用。
在這次的千叟宴上,老人們吃到了熱氣騰騰的皇家美食,非常高興,對火鍋更是贊不絕口,而這道火鍋美食,也就由此從皇家轉變成了民間美食并延續(xù)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