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六十八)---亞子稱帝
朱友貞其實真的是有點慌了神,因為北部的晉王李存勖(之前似乎都寫錯寫成了瑁,對不住了各位)一直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自從柏鄉(xiāng)戰(zhàn)敗后,后梁對于李存勖的戰(zhàn)績幾乎慘不忍睹。
李存勖統(tǒng)領(lǐng)的河東和朱家的后梁那可是世仇,這里給稍微講解一二。當年李存勖之父李克用率領(lǐng)本族沙陀騎兵和朱溫一起平定黃巢之亂。朱溫在上源驛想要乘著酒醉除掉李克用,但陰謀敗露,李克用逃出生天。雙方由此交惡,唐亡之后,李氏雖是沙陀族人,卻因唐僖宗時被賜國姓,所以一直拒絕承認朱溫為正朔,依然沿用唐朝年號,以大唐純臣自居。

李克用病故于后梁開平二年(908),其子李存勖繼位。李存勖,沙陀人,小字亞子,11歲那年隨父親李克用覲見唐昭宗。唐昭宗見他英武不凡,于是就撫摸著他的脊背說:“兒將來之國棟也,勿忘忠孝于予家?!苯酉聛砝畲孥靡源藶槿松滓繕?--效命大唐、忠于李氏,唐亡后一直率領(lǐng)河東軍與后梁交戰(zhàn)。
當時李克用剛剛亡故,朱溫正在率軍圍攻潞州(今山西長治),得知消息后長出一口氣,認為李克用一死,已經(jīng)沒有人能和他在中原一決雌雄了,李存勖不過一個黃口小兒,不足為慮。之后便把軍隊交給匡國節(jié)度使劉知俊,自己退回洛陽。
結(jié)果時年二十四歲的李存勖繼晉王位,短時間內(nèi)平定內(nèi)亂,馳援潞州。五月初一,潞州大霧彌漫,李存勖率領(lǐng)援軍抵達戰(zhàn)場,直接乘著霧氣發(fā)動突襲,一戰(zhàn)功成。十萬梁軍僅有數(shù)百騎兵逃回,朱溫大驚失色:“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然后河東集團在李存勖的帶領(lǐng)下就走上了飛速擴張的道路,乾化二年(912)兵發(fā)河朔三鎮(zhèn),北擊桀燕。一年之后消滅劉守光的桀燕勢力,吞并幽燕。之后又擊退契丹人覬覦中原的企圖,吞并鎮(zhèn)州王镕,定州王處直后實力遠勝后梁。
天祐二十年也就是后梁龍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諸鎮(zhèn)勸進,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稱帝,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他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稱后唐。
那么后唐建立之后,朱友貞有什么動作?李存勖能否問鼎中原?請看下期---梁亡唐興。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卷二十七·莊宗紀一)
《資治通鑒》(后梁紀五)(后梁紀六)(后唐紀一)
《吳越備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