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患慢性前列腺炎怎么辨證論治?

中老年群體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高發(fā)人群,發(fā)病主要原因在于腎氣虛弱,下元陽氣不足。腎臟中的陰陽化合產生腎氣,若腎氣匱乏,腎元虧虛,則膀胱氣化無力,致痰濁瘀血自內而生,加之正氣不足,無力將邪濁排出體外。此種情況下,氣滯、血瘀、濕熱、痰濁相互膠著,形成病灶,阻滯不化。
慢性前列腺炎的出現(xiàn),主要責任在于腎,腎元虛弱是為此病之本,濕濁阻滯為此病之標,此為本虛標實之態(tài)。
慢性前列腺炎臨床表現(xiàn)往往是腎虛與濕濁同見,如腰膝酸軟,倦怠無力,Xing欲減退,夢Yi早Xie,頭暈耳鳴,畏寒肢冷,陽強易舉,五心煩熱等癥狀,此外,還會伴隨會陰部墜脹、肛門及下腹部不適,尿急、尿頻、尿不盡、尿等待、尿道灼熱。

在治療上,需標本兼顧,消補兼施,溫補腎臟之陰陽與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相互作用,方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如果單純強調通淋利尿,應用八正散、萆薢分清飲等清熱利濕,不僅不能改善尿路狀況,反而更容易傷及腎中元陽,范“虛虛”之戒,從而導致腰膝酸軟,倦怠乏力,夢Yi早Xie,頭暈耳鳴等癥狀加重。反之,若是只著力于腰膝酸軟、夢Yi早Xie等腎虛癥狀,強調補益腎氣,一味應用肉桂、附子、熟地黃之類的溫補腎藥,則會使?jié)駸狃鲅禎岣?,范“實實”之戒,導致小便不利癥狀進一步的惡化。因此,此類癥狀的治療,需以扶正與祛瘀并重。補益腎氣助力膀胱氣化以扶正,清熱利濕活血軟堅以祛瘀。
關于補腎,腎陰、腎陽都是以腎之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兩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病理上,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久病失治,都會導致另一方的損傷,即“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進而出現(xiàn)陰陽兩虛。因此,補腎需根據(jù)具體病情因證制宜,采取陰中求陽,或陽中求陰,或陰陽同補。
對于祛瘀,需清熱瀉火與消痰軟堅并用,可用三棱、莪術、皂角刺、穿山甲、桃仁、生大黃等,往往能屢建奇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