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二十四將排名就是個笑話:三人被高估兩人被低估,還有幾位名將被遺漏了?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strong>
這是某評書選出的“三國二十四將”,其依據(jù)既不是《三國志》,也不是《三國演義》,如果以《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為依據(jù),這個二十四將排名就成了笑話:至少有三人被嚴重高估,另有兩人被很委屈地低估,可能還有好幾個人被遺漏了——張繡在《三國演義》好《三國志》中,都不是“神槍”而是“繼侄”,馬超也遠不是許褚的對手。
說馬超不是許褚對手,依據(jù)來自《三國志》卷十八和卷三十六:“曹公與遂、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將許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動。后數(shù)日會戰(zhàn),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wèi)中郎將。”

《三國志》因太過簡練而缺少精彩,咱們今天就以《三國演義》為依據(jù),來看看除了張繡應該被踢出之外,被高估和低估的名將有哪些,以及還有哪些名將應該位列其中。
熟讀《三國演義》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最被低估的兩位,就是排名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也就是倒數(shù)第四、第三的文丑與顏良。
顏良文丑在被關(guān)羽騎著赤兔馬、提著青龍刀收走首級之前,曹營諸將沒有一人是他們的對手:跟張遼并稱“呂布八健將”的魏續(xù)宋憲被四刀砍死,跟許褚典韋武功不相上下的徐晃,在二十回合被顏良擊敗,“諸將栗然”不敢出戰(zhàn);文丑在延津口兩箭撂倒張遼戰(zhàn)馬,挺起長槍殺得徐晃沿河奔逃。
在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中,顏良文丑的手下敗將徐晃和“四庭柱小弟”張郃排名都很靠前,甚至還在龐德、甘寧、周泰、魏延之上。孫權(quán)要是看了這個排名,肯定會很不滿意——甘寧百騎劫營,他曾很欣慰地說了一句:“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敵也。”

甘寧與張遼、張郃的武功在伯仲之間,誰先誰后爭議不大,顏良文丑沒進前五卻成了倒三倒四,顯然是被低估了——三國二十四將中被低估的當然不止顏良文丑,但是他倆受的委屈,卻無疑是最大的。
同樣道理,把馬超排在張飛前面,張飛也會認為不公平:馬超可曾斬過一員名將?可曾打過一場勝仗?葭萌關(guān)之戰(zhàn)是誰占了上風?
在《三國演義》里,馬超八九回合擊敗于禁、二十回合打跑張郃,這都是有據(jù)可查的,但是在葭萌關(guān)之戰(zhàn)中,他確實是落了下風,并很不講武德地使出了暗器:“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qū)怼堬w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strong>
偷襲不成的馬超再也沒有跟張飛一較高下的勇氣,第二天偃旗息鼓不再挑戰(zhàn),張飛卻很有興致地要來一場二番戰(zhàn),卻被諸葛亮和劉備攔住了——張飛上面有人阻攔,馬超是一軍統(tǒng)帥,他要是有勇氣,第二天為何不來關(guān)下叫陣?

馬超比張飛小十歲左右,他正當壯年卻打不贏已經(jīng)年過五旬的張飛,要是放在同一年齡段,張飛可能在一百回合之內(nèi),就將馬超挑落馬下了。
馬超雖然不應該排在張飛前面,但是排進三國二十四將前十甚至前五都是可以的,所以他的被高估,只是相對于張飛而言,對十名以后的其他人,似乎還是有較大優(yōu)勢的(顏良文丑除外)。
馬超只是稍微有那么一點高估,典韋則是因為早死而被抬上了天:這個被無名小卒群毆致死的“名將”,并沒有擊敗或斬殺任何一員大將,他的戰(zhàn)斗力跟許褚持平。
許褚沒有歸順曹操之前,曾跟典韋大戰(zhàn)了一場:“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許褚)又出搦戰(zhàn),典韋亦出。直戰(zhàn)到黃昏,各因馬乏暫止?!?/strong>

典韋沒趕上官渡之戰(zhàn),即使他趕上了,也不敢與顏良文丑單挑——在曹操眼里,第一虎將是許褚,其次才是典韋,在濮陽之戰(zhàn)中,許褚是主動與呂布單挑,典韋是奉命幫忙:“呂布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zhàn),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strong>
如果許褚相當于張飛、典韋相當于關(guān)羽,劉備就成了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合體,這當然是一個笑話,不管怎么說,典韋都不是關(guān)羽的對手:典韋與許褚、徐晃不相上下,許褚和徐晃二人聯(lián)手,被關(guān)羽在下邳土山之戰(zhàn)中擊敗兩次,典韋要是跟關(guān)羽單打獨斗,撐住三十回合才能保命。
典韋死得早,所以怎么吹也沒事,比如許褚的本家,要是早死三五年,也沒有人說他的不是。
馬超排在張飛面前是虛高,典韋排在關(guān)羽面前也是虛高——在三國名將中,唯一能與呂布大戰(zhàn)一百回合不敗的是張飛,與趙云大戰(zhàn)五六十回合的文丑,接了關(guān)羽三刀就撥馬逃命。

除了馬超典韋,還有人認為趙云排名第二也有些虛高,理由就是他與文丑大戰(zhàn)五六十回合沒打贏,跟許褚大戰(zhàn)五十回合不分勝敗,跟張郃打了三十回合才取勝,而馬超打張郃,只用二十回合就贏了。
趙云斬殺的最高級將領(lǐng)是河北四庭柱中的高覽,高覽的分量也就跟張郃差不多,跟顏良文丑相比,還是差了一個檔次的。
在長坂坡之戰(zhàn)中,曹營主將誰都敢追趙云,但是包括許褚在內(nèi)的曹營九員大將,一見張飛就都慫了:“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shù),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strong>
要是讓曹操評選,在呂布之后,天下第一高手無疑是張飛而非趙云典韋,至于馬超,也不是不可戰(zhàn)勝的:許褚尚且能跟馬超大戰(zhàn)二百三十回合且撅斷氣槍桿,再加上一個徐晃,獲勝的概率應該是百分之百,而許褚和徐晃聯(lián)手,是打不過關(guān)羽的。

這樣盤點下來,趙云、典韋、馬超在三國二十四將中的排名可能高估了,顏良文丑排名倒數(shù),顯然是被低估了。
關(guān)羽張飛隕落,趙云后期幾乎無敵,他排在第二或許還說得過去,但是被馬超二十回合擊敗的張郃能入選,跟馬超死戰(zhàn)五十回合不退的曹洪落選,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曹洪馬戰(zhàn)步戰(zhàn)都有一套,尤其是步戰(zhàn)時用拖刀計背砍截天夜叉何曼,更是顯示了不俗的武功。
曹洪比較勇悍,但是比起其堂兄曹仁來,還是略遜一籌,在周瑜和關(guān)羽眼里,曹仁實在是不好對付,他們寧愿跟許褚典韋大戰(zhàn)一場,也不愿意去攻打曹仁鎮(zhèn)守才城池——曹仁守城很厲害,沖陣也是一把好手,他在南郡救牛金,跟趙云在漢中救黃忠也差不多:“曹仁在城上望見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馬,引麾下壯士數(shù)百騎出城,奮力揮刀,殺入?yún)顷?。徐盛迎?zhàn),不能抵擋。曹仁殺到垓心,救出牛金?;仡櫳杏袛?shù)十騎在陣,不能得出,遂復翻身殺入,救出重圍。正遇蔣欽攔路,曹仁與牛金奮力沖散?!?/strong>

三國二十四將中沒有曹仁曹洪曹彰,也沒有后起之秀文鴦,有鄧艾沒鐘會似乎也不太公平,更搞笑的是太史慈原本姓太史,入選的時候卻成了一“太”——他兒子叫太史亨,春秋時期還有個太史敫,他們跟被稱為“太史公”的司馬遷應該不是一家子。
三國名將太多了,二十四將的評選實在太難,用不同的標準來看,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都不太公允,于是這就給讀者諸君留下了難題:在您看來,漢末三國名將都算上,武功能排進前三、前五、前十的應該分別是誰?傳說中的三國二十四將,把哪些名將遺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