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完生病的兒子后,她無法回家了!后來她也無法活下去了!
早晨剛吃完飯,兒子和我說了一個讓我震驚的消息,他跟我說:“媽,張姨沒了!”我腦袋嗡的一下,險些暈過去,兒子扶住了我, 我問他“什么時候的事兒?” 兒子說:“前兩天的事兒,吃了很多安眠藥,自殺的。”他也是無意中從老家托他辦事的小學(xué)同學(xué)那里聽說的。 張英(化名)是我的發(fā)小,我們在同一個村子里長大,我上面有個哥哥姐姐,整天被哥哥姐姐管著,性格較懦弱。她正相反,下面有個弟弟妹妹,她是家里的老大。她和弟弟妹妹年齡差距還挺大的,早年她上中學(xué)的時候,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還家里欠的債,無法照料弟弟妹妹,她只能輟學(xué)。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庭背景,她和父母一起撐起了他們這個家,她在弟弟妹妹那里都是非常有權(quán)威的,是弟弟妹妹們另一個母親般的存在。 本來個性就強勢的她,自父母去世之后,也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某蔀榈艿苊妹玫闹餍墓?,弟弟娶媳婦,妹妹嫁人,因為她也是挺要面子的人,都盡全力的張羅,也張羅的挺好。弟弟妹妹的伴侶們也比較尊重她。 當(dāng)時我們這些老同學(xué),都感覺她是御家有方,特別佩服她。 但沒想到后來她自己的兒子結(jié)婚成家后,她這家庭關(guān)系處理的很一般。 她兒媳婦是家里的獨生女在家里也是說一不二的,結(jié)婚之前第一次來她家探望她,兩個人就搞得挺不愉快的。反正她給兒媳婦的印象就是:她應(yīng)該是婚后特別能管著他們,干涉他們生活的婆婆;先就在心里抱有了敵意。而她是那種,你若對我不好,我也離你遠(yuǎn)遠(yuǎn)的人。 從兒子戀愛到結(jié)婚,她在中間數(shù)次和兒媳打交道的過程中,確定這個兒媳是看不上她的,也因此她對兒媳也沒多客氣。 兒媳生了小孫女之后,兒子讓她幫著帶孩子,她去沒多久,跟兒媳干了好幾架。倒是不能全怨她,但你要說全怪兒媳也有點絕對。 兩個人之所以處不到一起去,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天生的氣場不和吧。加上兩代人本身育兒都有自己的習(xí)慣,都很強勢,誰也不讓誰,結(jié)果孩子帶不到半年,她堅決回老家,走時候鬧得挺不愉快的。 她是個直性子的人,心理有啥就說啥。給兒媳最終撂下的話就是:“以后你有多大能耐你使去!你牛掰,你就啥事都自己處理。我養(yǎng)兒子是為了防老的,但是攤上你這兒媳,兒子要啥都聽你的,我這兒子也可以不要!我有錢找誰伺候都行,最差可以上養(yǎng)老院!”總之話說的挺狠。 她回老家了。恰巧我那時候也在老家為父母操辦遷墳事宜,她就跟我大概聊了這些。 我當(dāng)時還勸她:“你就這一個兒子,別跟孩子搞那么僵!以后沒準(zhǔn)咋回事呢?得給自己留條后路。勸她跟兒媳找機會和解。” 她當(dāng)時對我的提議,很接受?!罢f知道我是為她好,而且也說的是實在話?!? 后來我離開了老家,由于各種的變遷,最終和她失去了聯(lián)系,這一晃小十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前兩天我突然接到她的電話,她就在我現(xiàn)在生活的城市,要見我。 他鄉(xiāng)遇故知,人生四大喜之一,我欣然前去。是她兒子開車帶她來的。她前不久就通過別的渠道知道了我生活在這個城市,一直想看看我,這次正好她兒子要來這個城市出差,她就央求兒子把她帶過來了。 是她兒子請的客,她兒媳后去的,這應(yīng)該不在她計劃之內(nèi),我看她臉上有一瞬間的不開心。 兒媳瞧著就是個外場人,說話滴水不漏。她兒媳跟我說話的時候,我看到她兒子瞧著自己媳婦那眼神兒,滿眼的寵溺和欣賞。而她不是,自她兒媳婦過來之后,我就覺得她是滿身的不自在,很不舒服。 因為她兒子兒媳有別的事兒要先忙,吃完飯,把我們兩個送到我家之后,就走了。 我家就我一個人,老公和他那些老伙伴去外地集體旅游了。我有了和她大半天獨處的時光,詳細(xì)的了解了她的現(xiàn)狀。 七年前,她就從農(nóng)村老家過來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了。本來在她老伴去世后,她打算按原來計劃,自己在農(nóng)村老家養(yǎng)老。 哪想到計劃不如變化快,兒子這邊出了狀況:兒子得了挺嚴(yán)重的腎病,基本干不了什么活了。最嚴(yán)重的那段時間,生活自理都費勁,才40不到的年齡。那時兒媳在單位已經(jīng)做到了中層領(lǐng)導(dǎo),工作超忙,根本沒空照顧兒子。兒媳給她打電話,說了這個情況。并沒有直接要求她來,而是讓她自己決定。如果她不去,兒媳也接受,不會挑她理,會給雇護工的。 她就這么一個兒子,本來她自己身體也不錯的,雖然對兒媳有諸多芥蒂,但這種情況之下,實在不放心,兒子被陌生人照看。 她說:“就像老天爺安排的一樣,我干了自己打自己臉的事,又回到了兒子兒媳身邊?!? 她說:“兒媳每天很忙,忙到每天跟她說句話都不愿意。偶爾兩個人的眼神對上,她都能清楚的感受到,兒媳眼里的鄙夷。” 她說:“同樣是女人,她能理解兒媳的態(tài)度,40多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花費金錢,時間和精力的時候,兒子卻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啥都做不了。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壓在兒媳身上。兒媳對兒子有怨懟情緒,可兒子又處在病中,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 兒媳對兒子還是很有感情的,不會因為兒子有病就和兒子離婚,但心里的不平衡是一直存在的,沒辦法跟她兒子發(fā)泄,只能拿她出氣,對她說話也毫不客氣。她兒媳婦本來就是領(lǐng)導(dǎo),訓(xùn)起人來一套套,要按原來她的個性,那是萬萬不能忍的!可那種狀況之下,不忍也得忍?。? 后來兒子的身體陸續(xù)好了,能干一些輕體力的工作了,兒媳又托她那邊的關(guān)系,幫兒子找了相對清閑的工作,有了工作,兒子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她這當(dāng)媽的也跟著開心。 經(jīng)過這一次大病的經(jīng)歷,兒子和兒媳的感情變得超好,兒子對兒媳那是百依百順的。對她的態(tài)度,可就一般了。 嫌她衛(wèi)生習(xí)慣不好,嫌她管的太多,嫌她整天在家呆著,不出屋,瞧著鬧心。兒媳對她態(tài)度不好,她早先基礎(chǔ)沒打好,她認(rèn)了,也受著。但兒子,可是她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一天對她也愛搭不理的態(tài)度,閑著沒事就指責(zé)她一頓,這她可受不了。 中間好幾次,她回老家,不打算再回來了??勺罱K都沒待長。她受不了老家人覺得她可憐的議論:老家人觀念比較傳統(tǒng),覺得:“如果人到老了,有兒子的情況下,在兒子家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卻又不能留在兒子身邊養(yǎng)老,是一件非常丟人,也挺可憐的事兒?!边@對一貫要強的她來說,更沒辦法忍受。 于是,她最終還是回來了,在兒子家,孤獨的生活著。因為兒媳基本不和她說話,兒子說話就要批評她。已經(jīng)上了大學(xué)的孫女,她很少見著人,由于小時候沒帶多久,偶爾放假回家跟她也不親,客客氣氣的。 她跟我說:“我現(xiàn)在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祈禱自己,明天早晨不要醒來,直接睡過去還不遭罪!現(xiàn)在樣活著太沒意思了,非常孤獨,還不如到下面找老伴,天天跟老伴吵架有意思呢!” 她當(dāng)時是笑嘻嘻的跟我說的,那個時候我其實就莫名其妙的心理涌起了一種不好的預(yù)感?,F(xiàn)如今看來,這個預(yù)感真的靈驗了。她選擇自殺,來擺脫她的孤獨。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你沒辦法改變你的性格,那么你就無法拒絕你的命運,老朋友的結(jié)局,也正是如此呀! 嗚呼哀哉,只能斟滿一杯送別的酒,灑入地面,祝愿已和老伴在地下相聚的老友,從此告別孤獨,熱熱鬧鬧的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