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瓊果,中華母親泉——或眾生的岡加卻巴(上)
文/古岳
? ? ? ?油燈飄搖成不朽的相思。
? ? ? ?眸子溫柔如寧靜的港灣。
? ? ? ?留下了一片思念,走向高原時才知道帶上的也是一片思念。
? ? ? ?站在唐古拉、巴顏喀拉的白頭上,俯視腳下的蒼茫大地。心想,悠悠歲月就是那一支自天地相接處款款飄來的古歌嗎?
? ? ? ?天空里有一只鷹在高高地飛,它似乎在蒼天之下成為一種啟示,一種思考。那是生命永恒的風(fēng)景,還是苦難人生的詮注?
? ? ? ?那時,江河正從你腳下的土地上一點一滴、涓涓潺潺地涌出,慢慢地匯聚成一泓碧水,一條小溪,又慢慢地匯聚著另一泓碧水,另一條小溪。慢慢地留下一片湖泊,一汪清泉,成為一條大江,一條大河。披著陽光,披著風(fēng)雨,從草地,從雪原,從森林,從十萬大山之間,奔騰著,咆哮著,向遠方奔流而去。茫茫蒼蒼,宛如這塊高大陸的面頰上滾落的行行清淚,又仿佛是她高傲的頭顱上披散的長發(fā)。
? ? ? ?哦,讓那只鷹伴隨我吧。
? ? ? ?讓那支古歌伴隨我吧。
? ? ? ?我唯一的愿望是也變作一粒水珠,隨那洪流一同奔向遠方,去追尋它一路失落的夢,去聆聽它千萬年吟唱不已的歌。便覺著自己的生命也像一條河,也從那里發(fā)源,也從那里開始人生的旅程。其實,源于斯者,又何止是我的生命,站在那源頭之上,就有一種站在萬物之源上的感覺。
? ? ? ?那是個美麗的黃昏。我看見一個藏家女子穿著拖地的袍子,披著長發(fā),弓著身背一桶源頭之水,緩緩走向一座山崗,腳邊跟著一條牧犬。當她站在那山崗上時,夕陽最后的一抹余暉就從她身上輝煌地瀉落了。
? ? ? ?遠遠望去,那整個一座山崗內(nèi)在的全部力量好像都凝聚到了她的背上。那碩大的木桶就在她背上高高聳立,直抵蒼穹,好像整個天空都是靠她支撐著。離她不遠處,一頂牛毛帳篷里已飄著炊煙,她背了那水回去后,就會用它燒成飯,燒成奶茶。然后,那水就會變成血液,變成生命之源。
? ? ? ?我看著她站在那山崗上,和天地連為一體,陽光自她身上瀉落,江河自她腳下流出,便覺得我好像不是在看一個普通的背水藏女,而是在捧讀一頁真實的神話。她站在那里,好像是萬物的中心,她背上那個碩大的木桶里滿裝著的源頭之水好像就是萬物之源,天地、歲月、光明、江河,好像都從那桶里開始。而我則好像是從那桶里不慎滴落的一粒水珠。
? ? ? ?閉目遐想,仿佛已步入幻境。冥冥之中,我已置身我之外,看著我自己??粗易约簳r,真好像看著一粒水珠。只見它渺小的身軀晶瑩剔透,映著天地日月,映著宇宙萬物,映著那女人背上高聳的木桶。
? ? ? ?這是我寫于30年前的一篇小散文,全文不足千字,標題只有一個字:《源》,發(fā)表在1992年2月號的《民族文學(xué)》上。這是此生我對三江源的一次深情書寫,文字稚嫩,然情真意切,是一種表白,像情書。此后,這樣的書寫和表達就沒有間斷過,前些年,我出的一本書,書名就叫《寫給三江源的情書》——這是一封長達28萬言的情書!
? ? ? ?在我心里,源是神圣的,尤其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這等江河的源頭,尤其江河最初洶涌的那些源泉。只要寫三江源,寫中華母親河的源頭,也只能從最初的源泉寫起。只有這樣,意氣和思緒也才會像一條河流一樣順暢。
? ? ? ?從源頭開始,從第一個源泉洶涌的地方開始,像是一個出發(fā)儀式。
? ? ? ?一個當?shù)夭刈迦艘獜脑搭^啟程去遠行,他一定會選一個源泉,在那里煨桑,點燈,獻上凈水,行出發(fā)前的祭拜儀式,表達對源泉的感恩和敬意。爾后,才上路。走很遠了,還會回頭張望。即便那源泉已經(jīng)看不見了,他也會依然回眸,因為,源頭還在那里。
? ? ? ?無論是才仁谷那條小溪,還是莫曲以及剛剛?cè)ミ^的雅曲、君曲,均屬長江南源當曲流域。漢語世界,一般在寫到這些河流時,都習(xí)慣性地在“曲”字后面又贅一“河”字,實屬多余。藏語中的“曲”,泛指水,也是“河”的本義。像渭水、漢水、黑水、赤水、湟水,后面的“水”就是“河”一樣。
? ? ? ?作為世界第三大長河、中國第一大河,從源區(qū)到入???,長江有很多名字。它有三個主要源流,也都分別有名字,由南向北,分別是當曲、沱沱河、楚瑪爾河(有的河段也寫成曲麻河,都是一個意思)。當?shù)貧v史上,一直視當曲源頭為長江正源,后來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確定的長江正源是沱沱河源頭各拉丹東,最近的科學(xué)考察又傾向于當曲。當曲在囊極巴隴與沱沱河匯合之后,流經(jīng)整個玉樹境內(nèi)時,都叫通天河。
? ? ? ?通天河與巴塘河匯合,出玉樹,進入川藏交界處,始稱金沙江。至宜賓與岷江匯合之后才稱長江,也有別名,宜賓至宜昌段稱川江,南京至入??谟址Q揚子江。但它們都是長江。
? ? ? ?不像長江,出了源區(qū)大野,黃河一個名字縱貫上下。但在源區(qū)也是另有名字的,干流叫瑪曲,源流也分別有名字,由西南而東北,依次是卡日曲、約古宗列曲、瑪曲曲果。有關(guān)黃河正源的爭論和更替一直在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之間展開,最近的科學(xué)考察得出的結(jié)論卻是那扎隴查河,那是卡日曲上游源流,也就是說,卡日曲還有上源。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都在巴顏喀拉西北端的雅拉達澤山前,一在北,一在南。黃河,在流經(jīng)整個巴顏喀拉山麓大草原時,都叫瑪曲。出了河曲草原,往下,都叫黃河。
? ? ? ?瀾滄江在源區(qū)也不叫這名字,而叫雜曲(亦稱扎曲),出了青藏才叫瀾滄江,出國境流經(jīng)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時,叫湄公河。幾條源流也分別另有名字,主要有兩條。按當?shù)卣f法,瀾滄江一直有兩個源頭,一是源于吉富山的扎阿曲,一是源于扎那日根山的扎那曲。扎阿曲也由谷涌曲、曲通涌曲等10條支流匯合而成,扎那曲由加果空桑貢瑪、扎加隴昌、隴毛那扎、索木曲等7條支流匯合而成。
? ? ? ?從最新科考得出的數(shù)據(jù)看,無論是長度和流量,還是流域面積,源于吉富山的扎阿曲都在扎那曲之上,兩條源流匯合成雜曲。
? ? ? ?無論長江、黃河、瀾滄江,它們的每一條源流、支流又有很多更小的支流,每一條小支流又有很多更小的源流,還有數(shù)不清的源泉。在當?shù)夭刈迕癖娦睦铮菬o數(shù)的源泉才是江河真正的源頭——源。
? ? ? ?源,水流開始的地方。
? ? ? ?源,以初始和本源的倫理指向啟示于自然萬物以及生命。
? ? ? ?源,于一條河流,當屬地理坐標,于精神文化層面,卻有著更豐富的涵蓋指向。
? ? ? ?依照陳獨秀在《小學(xué)識字課本》中的解釋,源,古作“原”?!霸弊窒旅媸且粋€“泉”?!叭弊衷诩坠俏闹械膶懛?,“像水從山穴石隙中涓涓流出之形。說文云:泉,水原也”。
? ? ? ?藏文化學(xué)者、好友文扎致力于“源”文化研究,曾有幸與他討論“源”之要義,受益匪淺。根據(jù)文扎兄的詮釋,如果把整個青藏高原都看做是一個“源”——“眾水始所出之百源”,那么這個“源”,至少應(yīng)該有這樣幾層意思。
? ? ? ?第一層意思,源本身的含義,是水之本,是起始,是誕生,是元點。
第二層意思,因為亞洲大陸眾多重要河流均源于青藏高原的緣故,整個青藏高原就是一個源,眾水之源。于地球萬物——在當?shù)夭刈迦诵睦?,青藏高原是一座寶塔,是一座壇城,一個曼陀羅。
? ? ? ?第三層意思,因為水是滋養(yǎng)自然萬物的生命之源,無比珍貴,所以,所有江河的源頭也都無比神圣,理應(yīng)滿懷敬畏。而青藏高原是無數(shù)源頭的誕生地,整個地球,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地方,神圣莊嚴,至高無上,更當滿懷敬畏。
? ? ? ?第四層意思,因為世代棲居于斯的藏民族信奉眾生平等的緣故,文化基因中原本就包含了對源的尊崇和敬仰,并行祭拜之禮,使其成為民族生活習(xí)俗和精神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倫理體系和價值觀念的基礎(chǔ)。
? ? ? ?每一個源泉都有自己的名字,所有源泉在藏語中還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堪稱敬畏之稱:瓊果??芍弊g為“源泉”。一般說到“瓊果”時都喜歡加上“阿媽”兩個字,說成“瓊果阿媽”。這幾個字,翻譯成漢語,就是母親泉?!霸础痹诓孛褡寰暄}中重要神圣的地位由此可見。
? ? ? ? 而從中國漢文化傳統(tǒng)細加辨識,對“水”之德品自古禮贊有加,對“源”之功德更是尊崇備至。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敝v的是水的品性之至善、德行之至純。
? ? ? ?老子說:“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沖?!庇终f:“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講的又何嘗不是水的品行與德操呢?也是在說,水動與靜的形態(tài)、盈與虛的淡泊境界,以及曲與枉、洼與敝、少與多的運勢變幻。
? ? ? ?這里說的也是水,水所有的形態(tài)變幻都在里面。也說水的造化,水能去垢除污,潔凈群穢,凈化萬物,讓世界變得干凈。
? ? ? ?翻開《道德經(jīng)》,水無處不在,水的形態(tài)、水的品行、水的仁慈和純善都化作了無形或有形的道。水至善至柔,微則無聲,巨則洶涌,不爭與萬物而又容納萬物、滋養(yǎng)萬物,故幾于道。
? ? ? ?水緣何從山頂流向山下——水往低處流,因為山下有空谷。
? ? ? ?透徹了水的品性之后,老子表達了一層意思,水要是裝在一個容器里,或讓其充盈一片洼地或水壩之內(nèi),無論它有多大多深,都有滿的時候,其容量再大也是有數(shù)的,均可度量。而充盈之后,盛滿之后它就會溢出,就會流淌。
? ? ? ?唯“源”不可估量。只要有不竭之源泉,水就會源源不斷,就會洶涌不止,就會不舍晝夜,萬古流淌,滋養(yǎng)萬物。
? ? ? ?如果世上沒有水,生命萬物將不復(fù)存在,水之于自然萬物無比珍貴!而如果天下眾水沒有源頭活水的補給,它也成了無本無源之水,即使有再多的水也會干涸。所以,中國自古倡導(dǎo)“飲水思源”的思想,它強調(diào)的是知恩圖報的倫理指向,是對“源”的感恩珍視和崇尚。
? ? ? ?陳榮捷說,頗堪玩味的是,初期的印度人將水與創(chuàng)造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希臘人則視之為自然的現(xiàn)象;古代中國哲學(xué)家,不管是老子或孔子,則寧可從中尋得道德的訓(xùn)示。這些不同的進路,分別形成了印度、西方與東亞不同的文化特色。
? ? ? ?的確,從古印度、古希臘、古中國人對水的認知上,就能看出人類幾大古老文明的鮮明特色,但是,老子不僅僅是從水的認知中尋找道德的啟示。老子有更高遠的追尋,《道德經(jīng)》的視野不僅限于人類世俗的道德層面,更在于自然萬物所遵循的真理法則,在于宇宙萬物的倫理秩序,在于悲憫,在于“道”,更在于“自然”。
? ? ? ?所以,老子還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崩献影选暗馈睌[在天地之上的崇高位置,卻把“自然”置于道之上,置于最頂端。這個“自然”,不只是地球生態(tài)意義上的自然,而是終極意義上的自然,至少應(yīng)該涵蓋了整個宇宙所以如此精妙的哲學(xué)乃至倫理觀照。
? ? ? ?中國古代先賢中,最接近老子思想的是莊子,其所思所想也幾于道,直抵萬物本源。莊子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睆娬{(diào)的是天地運行變化的平衡和萬物各得其所的一致規(guī)律。我們現(xiàn)在所說人與自然的和諧,其實就是古人說的,天人合一或天地人和。
? ? ? ?莊子甚至遙望過昆侖:“黃帝游乎赤水以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闭f黃帝登上昆侖向南方看了一眼,結(jié)果將自己的玄珠給丟了。便相繼派人去找,前面三個人都沒找到,直到第四個人罔終于把玄珠找回來了。黃帝感到很奇怪,問罔,他們都找不到,你為何能找到呢?
? ? ? ?后世多糾纏于昆侖是否在今天的赤水以北,然莊子所謂赤水也許并非今云貴之赤水(吾不糾纏),其本意亦并不在玄珠,而在借以言他。我的本意也不在玄珠,而在昆侖。莊子能望見昆侖,當亦想見過大江大河之源出。
? ? ? ?我更在意的是,無論老子還是莊子,其目光分明已經(jīng)伸向萬物的本源,融合人類智慧與萬物慈悲的無量功德,啟示于造化的根本,昭示于久遠的未來。
? ? ? ?我覺得,從這樣一個高度去瞻望或注目三江源,不僅值得,也是必要的。
? ? ? ?無論長江、黃河還是瀾滄江,對東方人類文明的意義都無可替代。而在它們?nèi)f古奔流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三江源。
? ? ? ?我第一次聽到“瓊果阿媽”這個名字,是在長江源區(qū)的君曲草原。
? ? ? ?君曲是一條以野驢之名命名的河流,長江源流,河岸草原也叫君曲。
? ? ? ?那次江源行采訪組在《青海日報》發(fā)過一組大型系列報道,其中第十三篇為《走過的河》,我在里面寫到過君曲:?
? ? ? ?君曲,這條野驢之河是最善待我們的河流。它也是萬里長江的南源四大支流之一,河水流量曾經(jīng)在雅曲之上。但是這些年卻一年比一年瘦小。整個君曲流域數(shù)千平方公里的沼澤草場而今已蕩然無存,50%的草場已經(jīng)嚴重沙化。源頭的雪山冰峰上已經(jīng)見不到往日的皚皚白頭。
? ? ? ?許許多多的小泉小河已經(jīng)干涸。地處大江之源,卻有上百戶牧人找不到水源,不得不飲用僅存的那一片片零星沼澤地的積水。從8月25日至27日的幾天里,我們所到之處,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荒漠沙礫地。據(jù)說,君曲下游幾年前就斷流,現(xiàn)在只有在雨季才有一股水流匯入長江。君曲的上游河道里也沒有多少水流。我們的車幾次在君曲河上穿行,就如同在干沙灘上行駛,只濺起一串水珠。
? ? ? ? 寫“走過的河”,當然不止寫到君曲,還寫了其他的河流,都是長江的源流。不過,當時我并沒想到,20年之后,我們寫過的這些河流都會納入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的領(lǐng)地。要不,我一定會把側(cè)重點放在大好河山的壯美景致上,而非江源生態(tài)環(huán)境所面臨的危難??赊D(zhuǎn)念一想,不正是出于憂患,我們才開始加大保護力度,倡導(dǎo)“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fā)展理念,開啟中國生態(tài)文明之路的嗎?
? ? ? ? 也許我們應(yīng)該記住,這是媒體第一次向世界公開報道長江源區(qū)的這些河流。我們是首次造訪這片土地的新聞記者。
? ? ? ?在這篇報道中,我是這樣寫的:
? ? ? ? 8月23日,我們出了多彩鄉(xiāng)(屬治多縣——筆者注)之后,一路上少說也過了幾十條河。有一條叫察曲的河,我們至少來回地過了50次。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那條河一直伴著我們。順著察曲河谷,不斷向左向右地向上爬行時,我們有一種總也擺脫不了那條河的感覺。我們越是急著走出那河谷,那河卻越顯得從容不迫,越往山頂上走,它就越變得舒緩。我們想是已經(jīng)擺脫它的糾纏了,剛在那里慶幸時,它卻又在前面神秘地出現(xiàn)了。后來,我們甚至有點怕了。它會使你想起諸如命運之類嚴肅的話題。
? ? ? ?好不容易走出了那河谷,過了扎河之后雅曲又橫在前面。雖然雅曲比察曲要平直得多,但也遠比察曲要壯闊幾十倍。它不愧為長江南源的四大支流之一,無論向上游仰望那薄霧深處孕育了它的雪山冰川——雖然那上面的冰雪已幾近消失,還是向下游眺望那茫茫群山和開闊的河谷灘地,你都會堅信,作為一條河,它無可挑剔。那一份從容與豪邁,那一份深沉與寧靜,以及在那河床漫灘上以它的淡泊之魂留下的如同潑墨寫意般的優(yōu)雅蒼勁之風(fēng)令人傾倒。長江正因為有了它這等的支流才顯得無比神奇。但它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絲毫也沒有客氣。當我們的車一次次陷進那河里不能前行,當我的同伴們光著腿腳感受它的冰冷時,它的流淌好像越發(fā)的舒緩從容了……
? ? ? ?莫曲比君曲要深厚得多,但遠沒有雅曲壯闊。在莫曲河流域的那幾天里,我們其實離真正的莫曲河很遠,而且大部分時間里一直在翻越一座座大山。我們從山頂上眺望過莫曲在那莽原上款款而過的樣子,那蜿蜒逶迤的風(fēng)姿如同裊裊升騰的炊煙,它會使你想起帳篷鍋臺前忙碌的牧女。我們只有一次是從它的身上跨過去的。在那岸邊的細沙里推車挖車時,我們發(fā)現(xiàn)它兩岸的河灘上長滿了像草一樣的黑刺樹,那是我們見過的最低矮的森林了……
? ? ? ?我們走過更多的是些更加默默無聞的小河、小溪。它們或靜靜安臥于草地,或潺潺流瀉于山壁,在夕陽下、朝暉里閃動著醉人的光芒。它們也同樣是萬里長江的搖籃和乳汁。雖然它們本身并不具備波瀾壯闊、驚濤拍岸的氣度,卻以自己的弱小與無私,孕育了長江雄魂的根脈……
? ? ? ?我們第一次把“瓊果阿媽”“母親泉”這樣的幾個漢字登在報紙上。
? ? ? ?給我們講“瓊果阿媽”故事的人叫達才旺——恕我不敬,以藏民族習(xí)俗,忌諱提亡人名字——而這個老牧人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jīng)離開人世??紤]到敘事的真實性,我又不想用假名或化名。
? ? ? ?住在達才旺家的那幾天里,我們白天出去采訪,晚上就圍坐在他家的黑牛毛帳篷里聽他講述草原的故事。老牧人達才旺有著很好的口才,不管講什么,只要從他口里出來,你就覺得有趣,時不時地還會冒出一些格言警句,使敘述不斷呈現(xiàn)一種高度——當然是精神思想的高度。我曾在文字中毫不掩飾地說,他既有牧人的風(fēng)趣幽默,又有哲人的沉思和深邃。
? ? ? ?一天晚上,他不經(jīng)意間說道:“每一個或長久或短暫離開過雪山草原的牧人,在遠方最想念的不是親人,而是雪山和草原,之后是畜群,之后才是親人。”頓時,心里不禁為之一驚。抬眼看去,他臉上卻有淚水滑落。雪山草原在牧人心里就是神圣的殿堂,是心靈永恒的家園。
? ? ? ?他們可以什么都沒有,但不能沒有雪山草原。
? ? ? ?他就講到了“瓊果阿媽”。說他家東南方向的山下有一汪泉水,很神奇。因為地處高寒,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幾乎所有的泉水、河流都凍死了,結(jié)上厚厚的冰層——他覺得,都不結(jié)冰也不行,那樣水里的小生命都會被凍死的。但都要結(jié)冰了,凍住了,人和牲畜就沒有水源,無法生存。而這里的冬天又格外漫長,差不多有半年時間都非常寒冷??赡芫褪沁@個原因,留下這一眼泉水,冬天不結(jié)冰,它是君曲草原冬季唯一的水源。生命因而得以繁衍。
? ? ? ?這汪泉水就是一個“瓊果阿媽”。一聽到這個名字,即刻,腦海中有母親的形象浮現(xiàn)——很多母親的形象,繼而想到了乳汁——母親的乳汁。為什么我們總是把一條河稱為母親河,把河水比作是母親的乳汁,因為,它澆灌和喂養(yǎng)了我們的生命。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
? ? ? ?那么,一汪什么樣的泉水會配有這樣一個美麗絕倫的名字——瓊果阿媽?
? ? ? ?斷定這應(yīng)該是一眼舉世罕見的泉水。應(yīng)該有綠樹和鮮花的圍繞,應(yīng)該有奇峰巉巖的簇擁。白天,應(yīng)該有皚皚雪山和藍天白云的映照;夜里,應(yīng)該有廣袤山川和燦爛星河的烘托。那個小小的泉眼,既是萬物誕生的地方,也是時間開始的地方。
? ? ? ?我所看到的是一眼很普通的泉水。說實話,在見到達才旺口中的這眼泉水時,我的驚訝和疑惑超過了所有的想象。眼前所見的這一泓碧水太普通了,普通得讓人無法把它與那樣一個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
? ? ? ?只見一片已經(jīng)嚴重退化的草地上涌流著一股清流,因地勢過于平緩,幾乎看不出它流動的樣子。泉眼里如燈火般跳動著的是那泉水從地下涌出的情景。泉水流過的地方,水下是一層碎石子,間或長著些水草。從那泉眼處遠遠望去,那泉水曲曲彎彎一直流向了君曲河,由君曲而通天河而長江而大海。
? ? ? ?出了那片草地,人們已無從辨認它的模樣,但也正是有了眾多瓊果阿媽們的涓涓溪流才成就了萬里長江的波瀾壯闊。也許正是這種普通與無私的品質(zhì)才真正蘊含了母親的意義。
? ? ? ?藏民族把最美的頌辭與歌聲都獻給了母親,母親是高山的祥瑞,母親是牧人心中永遠綻放的雪蓮。所有贊美的背后,作為母親形象的真實存在卻又永遠是普通平凡的,永遠是質(zhì)樸無華的。
? ? ? ?達才旺說,直到20世紀初之前的漫長歲月里,君曲及其周邊草原生活著一個以狩獵為生的藏族部落——雅拉部落。從名字看,這是一個以野牦牛為自己命名的部落,他們用野牛角做奶桶,把野牛皮當鍋用,在地上挖個鍋卡,用砂土層隔開傳熱,煮肉燒茶。而他們卻以獵獲藏野驢維持生計。
? ? ? ?以前的三江源乃至青藏高原有很多獵人,在黃河源、長江源都有打獵為生的部落。雅拉部落就是一個有名的獵人部落,從黃河源頭的雅拉達澤山麓一直到長江源區(qū)的廣袤山野都曾留下過他們的足跡。據(jù)說,其中的一支最后遠徙岡底斯、喜馬拉雅,有一些地方依然還叫雅拉。很久以后,為保護藏羚羊獻身的環(huán)保英雄杰桑·索南達杰就是這個獵人部落的后裔。
? ? ? ?達才旺說,雅拉部落在這里生息時,一到冬天,這一帶成千上萬的野驢總愛到瓊果阿媽喝水。每天早上,透過晨曦望過去,野驢覆蓋著瓊果阿媽周圍的廣袤原野,草地上紅紅的一片。獵人們就躲在泉水邊的掩體或低洼處,能輕易地獵獲那些獵物。久而久之,獵人們對那泉水就產(chǎn)生了感恩之情,覺得那泉水的神奇力量召喚那些野驢到它身邊,就是為了讓他們獵獲,它像母親一樣哺育了他們。這已經(jīng)不只是“瓊果”,也是母親,于是取名:瓊果阿媽。
摘自《源啟中國》
青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