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中石雕柱礎柱頂石的作用
2021-10-21 19:55 作者:嘉祥海鑫石業(yè)石雕 | 我要投稿
石雕是以自然界開采的大理石、花崗巖、青石、砂石、漢白玉等石材為原料,用工具雕刻成物象的一種工藝。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裝飾手法,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柱礎石#嘉祥海鑫石業(yè)
《詩經(jīng)》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寫,就是在反映當時的雕刻加工的制作過程,東漢后佛教傳入中國,中國的石雕藝術在宗教石雕上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寺廟的修造,大殿和連廊的結構都是木構架,它們的柱、梁、枋等全是木材,這樣石材的柱頂石和柱礎石就開始大量使用。#柱頂石#嘉祥海鑫石業(yè)
石材柱頂石當時是為了防止木材受潮而腐爛,這樣下面加上高出地面的石塊,使的木材與地面不接確,這樣潮氣就上不來了,同時石材的尺寸比木柱子的尺寸大,這樣也起到了穩(wěn)固柱子的作用,形制上來說有圓形和方形的,這是最早的柱礎石。
佛教雕刻藝術的發(fā)展,雕刻技能的提高,佛教題材在柱礎石上雕刻成蓮瓣、如意云紋、寶相花、云龍紋等,雕刻上也有深淺浮雕,柱頂?shù)男螤钜捕鄻踊?,方形、圓形、多邊形等。
到了現(xiàn)代雕刻工藝的發(fā)展,柱頂石的雕刻更是多樣化,圓雕車床和仿型機的應用,柱礎的作用不單純的防潮和穩(wěn)固,裝飾性藝術性也更加明顯了,柱礎石是我國傳統(tǒng)結構構件藝術化的典型代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