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下?!?,能否造就“中國大G”?
?猛士,這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不過它所指代的那輛車卻不是一輛常見的車,因為那是一輛軍用車。

此前,猛士的制造廠商東風汽車曾推出過猛士的民用版本,普通消費者確實可以通過合法渠道購買到民用版的猛士。但這么一輛“戰(zhàn)斗格”的車依然不太適合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畢竟還是太“猛”了,所以我們幾乎不會在路上見到猛士,買它的人基本上也是買來收藏,一年開不了多少公里,除非開去阿拉善。可見猛士作為一款汽車產品,它跟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還是挺遠的。
但是現(xiàn)在事情有了一點變化,因為東風集團決定要把猛士打造成一個獨立的品牌,這個品牌將更廣泛、深入地涉足民用車領域。

M-Terrain,看起來有點意思
東風猛士的品牌發(fā)布會放出了不少信息,比如發(fā)布了“M”字形LOGO,以及主打電動越野的概念等。我們最關心的自然是他們未來將帶來什么樣的產品,而這一切都得從他們這次帶來的兩款概念車說起。

兩款概念車的名稱分別是M-Terrain和M-Terrain S,我們可以將它們看作是同一車系的五門和三門兩種不同車身版本,因為兩者的車身前部設計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中后部有比較大的差異??上部少R的是,五門版和三門版各具特色,并非刻板的拉長或縮短操作。

這兩輛概念車目前的形態(tài)盡管距離量產不太遠,但仍有著較多的花里胡哨的元素,我們十分期待將來見到它們“素顏”的樣子。不過即便素顏丑也問題不大,這兩輛概念車恰恰提供了不錯的改裝方案。
需要說明的是,M-Terrain S將會更注重用戶共創(chuàng)屬性,這也許意味著M-Terrain S未來可能會提供程度較高的定制化服務。

根據發(fā)布會上的信息,猛士品牌的產品將會基于M TECH猛士智能越野架構打造,5G通信、千兆以太網這些最前沿的技術基礎都是齊備的,而且也是個域控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可以說是看齊了當前業(yè)內領先的那些平臺架構了。

這個M TECH猛士智能越野架構也涵蓋了三大板塊:
MORA猛士滑板式越野平臺代表其支持多種車身形式,并且支持純電和增程形式的動力系統(tǒng),采用線控制動和線控轉向系統(tǒng);
MEGA POWER猛士動力代表這個架構的產品將采用四電機驅動,輸出至少1000馬力,0-100km/h加速時間為4.2秒,并具備100%坡度爬升能力(注:100%坡度即為45度);
M ATS猛士智能越野全地形系統(tǒng)代表產品將搭載150mm升降行程的空氣懸架,以及硬派越野必備的“三把鎖”。
之所以我們要給這“三把鎖”打引號,是因為它大概率是虛擬的“三把鎖”,畢竟有四電機,一個電機控制一個車輪,各個車輪都可以非常精細地控制了,也就能實現(xiàn)“三把鎖”的功能了,甚至效果比起真實的三把鎖還會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MORA滑板平臺中同時帶有后輪轉向系統(tǒng),針對越野需求,這套后輪轉向系統(tǒng)可以在低速支持前后輪同向轉動的“蟹行”模式。此前我們在電動悍馬HUMMER EV上也見過這一功能,實際上,從一系列的技術指標來看,猛士也確實有要做中國的電動悍馬的意思。

根據相關申報信息來看,東風猛士規(guī)劃的首款車型(大概率就是M-Terrain的量產版本)會有5.2米的車身長度,結合剛才提到的技術指標判斷,猛士這第一款車型會有著比較高端的定位。至于這種高端定位會如何體現(xiàn)在定價上,這還得看東風的造化。
“軍轉民”自帶光環(huán)?
從軍用車化身民用品牌,這是猛士的一個極具特色的屬性,畢竟這種背景不是其他廠商想有就能有的,尤其在中國汽車行業(yè),具備這樣條件的廠商并不多,畢竟“東風”二字,意味深長。
不過放眼全世界,汽車軍轉民的案例倒是有一些,我們剛才提到的悍馬便是其中之一。除了悍馬之外,最有名,現(xiàn)在也最風光的,還有奔馳G級。Jeep牧馬人、路虎衛(wèi)士等車型也是世界上較為典型的軍用轉民用的汽車案例,甚至超跑品牌蘭博基尼也曾涉足軍用車領域。

很顯然,軍用出身的這些汽車車型或品牌,身上都帶有非常濃厚的硬漢氣質,這對于部分消費者來說可能有著特殊的吸引力。疊加軍用裝備一向給人以先進、可靠、適應性強等優(yōu)質印象,這些軍轉民的汽車往往都是天生自帶光環(huán),又或者說它們與大眾消費者之間存在距離感,所以定位相對都是較高的。

這大概也是東風猛士走高端定位的底氣之一,不過東風猛士跟我們所熟知的外來軍轉民汽車有一個不同之處——它是中國的。所以東風猛士多多少少會帶有一定的民族榮譽感在身上,尤其是在當前某些地區(qū)局勢緊張的時代背景之下,也許更是能夠激發(fā)起群眾心中的共鳴。盡管我們非常清楚,以M-Terrain和M-Terrain S為代表的猛士民用產品,跟猛士的軍用型號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

所以該如何說服消費者來購買這“似軍用又顯然非軍用”的猛士,就成為了東風需要研究的課題?!半妱釉揭啊被蛟S就是他們針對這一點給出的答案。
“電動越野”前途光明?
在大部分人看來,“電動越野”是個很詭異的概念,因為你很難把“電動”跟“越野”聯(lián)系起來。顯然,越野是一項野外活動,在野外,很多東西都是一種奢求,其中就包括電。

講真,我作為一名汽車愛好者,對于越野這一種汽車細分玩法卻絲毫不感冒,這也許跟性格相關,我會覺得開著一輛車到荒無人煙的地方去探險,是真的挺危險的,尤其是艱難地翻過一座山之后,你發(fā)現(xiàn)連手機信號都沒了,這時候你真的很怕發(fā)生其他的意外,無助感油然而生。
嗯,我真的不是沒越過野,我只是對那種長距離的越野探險沒啥興趣。不過要是在一個專業(yè)的越野場地,有各種專業(yè)后勤保障讓我去體驗車輛的越野性能,那我倒是非常樂意。你完全可以說我怕苦怕累怕死。
如果我開著一輛電動車去越野,這種不安很可能會被繼續(xù)放大,因為車是你唯一能夠依賴的工具。誠然,具有四電機以及升降底盤的電動車在越野能力方面或許完全不輸于你家的陸巡、牧馬人、衛(wèi)士,但你依賴的這個工具也得依賴電能,而且這越野的復雜路況下,電耗可能會達到難以預測的水平,你在野外上哪找電去?你難道不是還指望著這車能給你發(fā)發(fā)電?
我覺得這不僅僅是我這么一個對野外探險沒興趣的人會考慮的問題,那些真正愛越野的人應該會更介意這個問題。

好在,猛士在產品規(guī)劃中還是留了一手,準備了增程式的動力系統(tǒng),增程對于電動車來說就像越野玩家常提及的副油箱,這應該能很大程度上打消補能方面的憂慮。
只是這么一來,你把這叫“電動越野”就顯得不太嚴謹了。更何況,我認為“電動越野”這四個字可能會勸退一些人,即便其本意應該是好的,但他們或許應該再斟酌斟酌,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包裝方案。
是個聲東擊西的妙計?
帶著軍用背景,打著“電動越野”的旗號,猛士最底層的目的或許只是想賣一些硬漢風格的車,既然民用產品跟軍用型號之間沒有直接關系,我們可以把這理解成一種聲東擊西的計策。

我不知道這么說是否恰當,但東風或許也是受到了坦克品牌的啟發(fā),然而坦克品牌啟發(fā)的不僅有東風,此前我們也推送過捷途的T-X,跟猛士這次的動作是非常類似的。對于東風來說,在其品牌背景之下,打造硬漢形象的品牌和產品,在情感上具有先天優(yōu)勢。
只是對于猛士這個“新”品牌來說,需要做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他們要先把量產產品造出來,他們聲稱自2023年起每年推出不少于一款新車,隨后還需要建立渠道等。
對于像猛士這樣勇于為中國車市帶來不一樣的色彩的品牌,我們是喜聞樂見的。至于“電動越野”這一概念,正如我們剛才所說,好在他們準備了增程式動力系統(tǒng),否則可能很難打動消費者?,F(xiàn)在剩下的懸念就是,量產產品到底會是什么樣,以及他們會定下什么樣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