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于消渴范疇,屬三消證,即上消、中消、下消,以血糖升高、尿中排糖為主,易
2023-06-18 17:02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糖尿病屬于消渴范疇,屬三消證,即上消、中消、下消,以血糖升高、尿中排糖為主,易見諸膏粱厚味之人,常伴有吃多、喝多、尿多、體重下降,三多一少現(xiàn)象,能并發(fā)白內(nèi)障、身上瘙癢、血栓性脈管炎,乃老年病之一”,消渴屬肺燥名上消,消中屬胃熱名中消,腎消屬腎虛名下消。病機為氣、液兩虛。 肺主治節(jié),為水之上源,燥熱傷肺則津液失布,津液不能上承則口渴多飲,下行則小便頻數(shù)量多。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行津液,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腐熟水谷。積熱傷及脾胃,胃火熾盛,脾陰不足則口渴多飲,多食善饑,胃火熾盛,耗傷陰液。積熱傷脾,脾失健運,內(nèi)生濕濁,郁而化熱可致濕熱中阻。腎主藏精,腎陰虧損,虛火內(nèi)生,上灼心肺則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陰虛陽盛,燥熱傷陰,出現(xiàn)氣陰兩傷。 其指出應(yīng)從藥物、飲食等方面調(diào)理治療。 方藥治療 常用藥物藥物治療 要從氣、液兩虛方面入手,重點補氣益腎滋陰,投與黃芪、人參、生地黃、玄參、黃精、枸杞子、山萸肉,其次護陰驅(qū)熱加牡丹皮、地骨皮,健脾加蒼術(shù),兼以利尿加澤瀉,都有一定作用。 糖尿病口渴,臨床投藥,氣液不足用人參、西洋參、太子參、臺黨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津液虧乏用石斛、天花粉、玄參、麥冬、玉竹、生地黃滋陰生津,山萸肉、五味子收斂固脫。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