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人不是烏克蘭人,但大部分是
哥薩克人是生活在俄羅斯南部東歐大草原上的游牧社群,歷史上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 如果說俄羅斯是“戰(zhàn)斗民族”,那么“哥薩克人”的敢打敢斗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哥薩克人由于具有游牧性質(zhì),野性十足,沒有固定居住地,所以劫財害命后便溜之大吉,在俄羅斯人眼中一直是“江洋大盜”不受待見,是生活在俄羅斯底層社會的民族。“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哥薩克人社群多被驅(qū)趕到深林河谷放蕩不拘,其中有一部分流落到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山谷和黑龍江河谷一帶。 哥薩克一詞源于突厥語,意思是“自由”和“勇敢”?!坝赂摇鼻也惶?,哥薩克人倒是非常習(xí)慣和渴望“自由”,到了中國東北后,野性和放蕩依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夢想霸占東北領(lǐng)地不惜和日本人勾結(jié),甚至為了驅(qū)趕當?shù)鼐用?,竟然殘忍地把人架在火上烤吃,當時被稱為“東北紅魔”。 俄國十月革命以后,社會局勢動蕩不安,特別是二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紅軍兵源缺少,便招募“哥薩克人”入伍。 1945年底,日本投降后,東北地區(qū)被蘇聯(lián)紅軍占領(lǐng)。本來蘇聯(lián)紅軍就軍紀不嚴,又趕上東北兵荒馬亂,給蘇軍中的哥薩克人創(chuàng)造了可乘之機,他們像土匪一樣到處搶劫。盧冬生是共產(chǎn)黨高級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軍團僅剩的4個黨員之一,當時任哈爾濱衛(wèi)戍司令員和松江軍區(qū)司令員職務(wù)。 1945年12月14日,陳云在東北哈爾濱主持召開會議到深夜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行李留在省工委機關(guān),盧冬生擔心陳云安全,親自幫陳云取行李,在回省工委途中遇上兩名蘇軍士兵在搶劫,上前制止,被蘇聯(lián)士兵開槍殺害。 事件發(fā)生后,中方非常震驚,曾強烈要求蘇方嚴懲兇手。斯大林非常重視,立即命令緝拿兇手,但是,兩名蘇聯(lián)士兵知道闖下大禍,為了躲避追查,兩人偷偷潛逃。 后來據(jù)蘇方發(fā)給中方的通報解釋,兇手是哥薩克人,屬于雇傭兵性質(zhì),人已經(jīng)逃走沒辦法追究責任。 這樣的“托詞”怎么似曾相識?給人一種“穿越”的感覺,出事了都不是“正規(guī)的”!但是,哥薩克人無賴殘暴確實是真的。這不是一個民族,他是一個很多民族混合起來的雜合體。 這開頭的主體是有韃靼人和斯拉夫人構(gòu)成,這里邊還有啥烏克蘭人,啥白俄羅斯人,啥波蘭人,啥土雞國的土耳其人等等,總之一句話太雜了。 就算是現(xiàn)在您拉出來一個哥薩克人,問他:“你祖上是啥人?” “管他呢?誰還會在乎這個?”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哥薩克給你的答案。 那么他們是怎么就聚集起來的呢? 這事得往老毛子起家的后盾金帳汗國說起,開頭是一幫子韃靼人和斯拉夫人從金帳汗國逃出來,竄到南俄羅斯地界搞游牧的。 大家伙也知道后來建立起來的老毛子沙皇,玩的是農(nóng)奴制,那么在這種制度下壓迫的農(nóng)奴或者家養(yǎng)的奴隸,再或者城市那嘎達破了產(chǎn)的人,也往這南俄羅斯地界上竄。 因為這地人煙稀少,那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羊賊拉多,還有那河里游的魚,這魚不僅多還特傻,您拿那大水瓢就這么一劃拉,沒三條也得有五跳蹲在水瓢里游。 他就不缺吃的,更重要的一點沙皇那胳膊伸不到這地來,所以這南俄羅斯這就成了這幫子人的避難所。 時間的推移,這逃出來的人越來越多,這慢慢的就形成了幾個定居點。 而這些個住在定居點里的人就叫哥薩克,其實這幫人您用咱大華夏的土話說,就是一幫子盲流。 而且這些定居點一般都選取河流經(jīng)過的地界建立的,所以他們又有不同的名稱。 你比如說蹲在頓河中間建立的叫上游哥薩克,蹲在頓河下游建立的叫下游哥薩克,陪著伏爾加河玩的一幫子又叫伏爾加哥薩克,這大大小小,可以歸納為六個大群。 至于是那六個?這不提也罷,老梁感覺咱大華夏的子民應(yīng)該沒人在乎這問題。(主要是名字賊拉別扭) 哥薩克真的效忠老毛子嗎 沒有 燒殺搶掠,名聲臭大街了,也是,畢竟都是一幫子沒啥錢的玩意,通過武力掠奪他人,就是他們的本質(zhì),所以下起手來也沒啥底線。 說道這里,有些小伙伴會有疑問:“這哥薩克是不是對老毛子很忠誠?”
您想多了,這哥薩克的成分相當復(fù)雜,各個民族的人都有,而且各個定居點之間的掌權(quán)者還都勾心斗角,蹲在老毛子國土外邊的各個國家還想給老毛子后院點把火,所以每個定居點都有不同的外國支持者,在加上他們本身就信仰拳頭大的道理。
效忠老毛子,這話你也信,老毛子雖然一直在使用哥薩克,但對他們的忠誠度都是打問號的。 當年的彼得一世就說過所有的哥薩克除了倆其余都是變節(jié)者。 那《靜靜的頓河》這書里主人公,一會跑紅軍,一會跑白軍,整個就是一墻頭草的存在,一般人覺的不可思議,但在老毛子眼里這正常。 有奶便是娘這是他們的一貫風格。 隨著時間推移,俄國的農(nóng)奴制往哥薩克滲透,一些哥薩克軍官成了大地主大貴族,根據(jù)約定,哥薩克要為沙皇服兵役,哥薩克又很排外,于是形成了獨立的部隊,充當沙皇擴張的馬前卒,17世紀中葉,他們屠殺了30萬猶太人,一戰(zhàn)時沙俄的騎兵有一半是哥薩克人,二戰(zhàn)時有一支哥薩克騎兵投到德國旗下,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被斯大林屠盡,如今的哥薩克后代生活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據(jù)統(tǒng)計,約有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