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 2.5.2 星間山脈都市 完結紀念(個人感受)

由于這兩天事情扎堆,推的進度稍微慢了一點,不過也好,看看別人攻略(然后,發(fā)現(xiàn)基本不用啥攻略,難在哪了?),最后,令咒過年。

就當令咒拿去裝填黑槍了吧,也好也好。(自我安慰)
接下來將有大量劇透,如果還沒推完的話,建議推完再看哦!另,由于最近看了不少編劇專業(yè)相關的書,可能分析的角度有點變化,望諒解。

劇透警告!

客觀的說,2.5.2的劇情實際上很一般,但優(yōu)秀的人設、不錯的配樂和激動人心的演出將這一章的故事拉到了整體的水平。

至少,相對2.5.1來說有種,當時看《絕對魔獸戰(zhàn)線》最后幾集一樣。感覺會更加艱辛和可怕的戰(zhàn)斗,更加殘酷的前行,在2.5.1的對比下,略顯乏力。
當然,這里要歸功于“黑槍”。只是,設定上的“合理”,不等于劇情上的“完美”。這也就使得整體敘事上,節(jié)奏不太好,有種頭輕腳重的感覺。大部分波瀾的感情都靠最后神祖和武藏撐起來。

不過,總的來說,作為型月廚還是比較滿意的(我們型月廚從來要求不高,所以,小太刀,你好自為之)
?

OK,那么來說說這一章中的人設。
然鵝,要說人設總要說人吧。我又不太想提那幾個異聞帶的“主角”,也就是我們對抗的諸神,因為,實在是沒怎么鋪墊好。這也是2.5.2在人物方面的瑕疵,或者說妥協(xié)。
我們大可以認為2.5.2是一段宏偉的“開坑宣言”。
異星神的揭露,隱匿者的瓦解,大令咒的秘密,白紙化的真相等等。蘑菇在完善大量設定(同時挖坑)的前提下,依舊是忽略了這個異聞帶的原住民(這里既指代人,也指代諸神),或者說有意忽略。
?
什么?為什么沒提劇情點?
絕對不是我寫的時候忘了什么的,嗯(確信)
算了,融入在人物里提一下吧。
啊,絕對不是覺得坑太多了,解釋起來麻煩,大概……
(nobu)
?

?那先把這章的主要人物羅列一下吧。
隊長沃戴姆、雙胞胎姐弟、武藏親、凱尼斯、卡利古拉、破神聯(lián)盟以及希臘諸神。(考慮到神祖和阿瑞斯不同于俄里翁,不放入分析)
?

首先,我最關注,也是最為復雜的人物,當然,也是我覺得塑造的相當好,很符合戲劇要求的角色。
或者,在蘑菇的眼中擔起揭露真相,正式開啟異星篇章的重要之人
——沃戴姆·基爾什塔利亞。(以下簡稱“隊長”)
這個人物的分析,我們有必要將從個人和群體中去剝離開來。這個分析的過程,也是將我們從這環(huán)境中剝離的過程。因為,這個角色是何其的立體。
如果說,2.4的佩佩的性格是設定讓我欣賞。那隊長就是從根源上“完整”的人物,因為其性格形成有完善的闡述,是真正意義上,因“自我”而“行動”的存在。
我們拋開那些宏偉的設定,從個人角度,我們可以看到,隊長所代表的劇情很簡單。
出身貴族,為視為“忽視之物”的人舍命所救,悟得“本我所求”,然后貫徹的正直之“人”。
這樣剝離設定,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過是“白鶴報恩”般的人物。
但,蘑菇賦予了其應有的復雜性。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對被救的覺醒過程、對模擬人理之旅的隱瞞、對計劃的完美貫徹和對迦勒底以及人類的態(tài)度。
這些部分都不是出自這段“源”,而是出自其“人”的部分和剛剝離的“群體”部分。
覺醒的部分,是說隊長“正直”的根,這是在被救之前就存在的秉性,這也是導致覺醒這一“行動”的“性格”。同理,冷靜而周全地貫徹計劃和對迦勒底對等的態(tài)度,也是源自隊長的教育,可以說是背景中已經(jīng)被觀眾接受的“性格”。
至于人理模擬之旅的隱瞞和態(tài)度來說,就很值得尋味了。因為,這里蘑菇將這個正直又狡猾的人置于了兩個群體中,一個是身死相依的小團隊,一個是全人類(救世)的大群體。
對小團體,隊長的選擇是隱瞞(欺騙),或者用蘑菇的描寫來說是,獨自背負這沉重的過往。是親友遺忘自己,但卻堅持不呼喊的毅力和決心。是對現(xiàn)有團體的完整性的考量和負責。
而對于全人類而言,隊長則承擔著“革新者”、“救世主”和“失敗者”的三重身份?,F(xiàn)實中,這樣身份的人不難找,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認為哥白尼是類似的人物(后世的承認與否不過是“結果論”)。隊長在決定讓所有人成神那一刻,就是突破的嘗試,而在被迦勒底和異聞帶性質否定的那一刻則承擔著失敗之人的角色。
那么,很有意思,隊長是迦勒底的敵人,是被剪定事象的嘗試者,是慘敗迎來終結的犧牲者。
隊長,是失敗者嗎?
至少,最后新所長給出的答案已經(jīng)很明顯了。
相信各位,也對這個立體的人物的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罷。
?

說完隊長,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個早早登場的角色,隊長的三位從者之一
——英靈凱尼斯。

凱尼斯可以說,因為之前一直的鋪墊和塑造,已經(jīng)算是深入人心的角色。而最后的黃金凱尼斯戰(zhàn),也讓這個人物得到了應有的結局,形象得到了深化。
直來直往、恩怨分明、貫徹理念。
凱尼斯將這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梢哉f,和2.4的馬嘶一樣,是一個在單面上,描寫到完善的角色。
(或者說,給我跟馬嘶很像的感覺?)
ps.但是,可能是我記憶問題。2.5.1給我的感覺,凱尼斯對隊長的厭惡是有別于雙子的,但是真切的。
不過,確實,凱尼斯實際上對隊長的做法還是不太贊同的,恩怨分明的她不能理解隊長那種“看似無源”的“奉獻精神”也是合情合理的。當然,即便不理解,不代表她不尊重這個男人,最后的決斗既包含著源自其本性的“反叛”,更源自對這個男人的尊重。

而且,凱尼斯在這一章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展現(xiàn)所謂“仇恨”的兩種形態(tài)?;蛘哒f,和雙子對比。同樣的源頭是“仇恨”,一個是選擇遷怒,對“恨的根源”視而不見,一個選擇直面,追究到底。
這里就要吐槽雙子了,我不清楚蘑菇是不是故意這樣設計,如果故意,那我也就作罷。他們給我的感覺既不符合“神”的身份,如果定位“人”有不太合適,想來想去,像是倆小丑,或者小屁孩。
滿嘴打打殺殺,結果游戲里菜得每次都隨便3t送走,還幾乎每次都要帶小弟(小怪)??梢哉f,和寶可夢里面那個菜到摳腳,不成長還一直以為比你牛的“對手”一樣。
但,說回來,這樣蒙蔽眼睛般的愚蠢倒是和他們遷怒幼稚舉動的設定符合。所以,確實是故意的?
(好家伙,我把自己說服了,得)
?

這里,我將歐羅巴和雙胞胎姐弟歸為一類,而希臘諸神皆歸為一類,是因為,從戲劇角度來說,他們實際上和前幾章的原住民和接觸者不同,不再是個例的特寫,而是更類似于代表“一面”的象征體。

或者直白的說,歐羅巴和雙胞胎姐弟代表了“人”;希臘諸神代表了“神”(或者“智能”);而破神聯(lián)盟的AI雖然為智能,但代表了“英雄”這一隸屬于“人”而起到特殊作用的“人”。

一方面,即便作為個體,雙胞胎的描寫和前幾章對于愛夏等人的描寫作用差不多,就不多贅述了。
另一方面,雙胞胎說自己是“幸存者”,所以代表著之前反抗的集體的形象,而作為“協(xié)助者”(行動執(zhí)行者)和訴說者(說出眾人心聲的作用,類似旁白)的歐羅巴,嚴格來說,也算是為了完善這個群體而服務。
而諸神方面,蘑菇則試圖暗示兩種存在,一種是我們一直接受的“訣別神代,人智覺醒”,另一種,則是對“智能”的探討。
即“人工智能”的“機械學習”,能否真實地理解人類復雜的情感,或者說理解透人之所以為“人”。
表面上來說,地母毀滅重生人類、愛神覆寫人類、宙斯保存人類都是“智能”對“人”的錯誤理解。就像是,“智能”能模仿還原人的行動,但無法涉及“根源”,所以,無法理解這些行為,這也是為何宙斯最后會多次訊問迦勒底眾人的原因。

那絕不是什么仁慈,不是神對人的疑問,而是“智能”對“人”的疑問,也可以看作,是“利己主義”/“量化思維”對那些“不合理”的人性的疑問。
當然,蘑菇給出的答案是浪漫的。
地母消失的瞬間,想起自己的愛子;愛神消失的瞬間,呼喊愛人的名字,那些“智能”似乎確實在彌留之際得到了答案。
而,在座的各位覺得“智能”最終能否重現(xiàn)“人”呢?
我持中立的態(tài)度,這個問題也是我喜歡《尼爾:機械紀元》的理由。
?

接下來,我一直糾結他們倆的敘述先后。因為一個是從劇情作用角度設計絕妙的角色,一個是對個人的情感敘述完滿的角色。因為,這也將導致這篇文章最后引導的思考走向。
最后,決定廚力釋放,單獨寫一篇,紀念那個陪伴我的角色吧。
?

那么,設計絕妙的角色正式戲份似乎看起來單薄的鬼舅
——卡利古拉。
是不是,還算有點意外。
什么?
作為媒介,當然是重要的。
NO,NO,NO。
固然,在設定上,這是很重要,也很關鍵,但我要講的不是這個(看出來的就懶得講了)
我要說的是這個角色的寓意。
為什么是卡利古拉?
為了召喚神祖?那為什么不是尼祿?或者其他羅馬英靈?
這樣想,因果就顛倒了。召喚神祖固然是目的,但正如破神聯(lián)盟最初提出召喚假設的時候,不一定是神祖,也沒想過是神祖,是后來一步步將“鑰匙”確定的。
卡利古拉是這一章不可或缺的存在,是這一章的核心理念的存在,是絕對的“王牌”。
因為,卡利古拉實際上的角色是——思想。
是“思考”之概念,是“死亡恐懼”之具現(xiàn)。
看過加繆的《卡利古拉》,就會明白,卡利古拉幾乎不曾瘋狂,月亮也是“夢”一般的存在,而他的暴君形象遠超死亡本身,而深層到“死亡恐懼”的意向。他之所以為暴君,是因為,他企圖用死亡驅趕人們思考,用恐懼迫使人們前進。
而這,正和這一章的主題契合。雙胞胎追求的是什么?明面上,是“求死”。而,兩人也說的很明白了,那是“和昨天完全不同的明天”,這樣的愿望怎么會得出“求死”的目的呢?

而這看似矛盾,卻不然。
如果,看過《尋找劇作家的六個角色》,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說的和那里面劇中人的狀況是何其相似。
正因為無法改變,而無法前行;因為無法前行,而無法改變。
而人之所以會保持前進,是因為接受“老去”、“消亡”這些不完美的事實,最終,每個清晨到達“截然不同于昨日”的彼岸的勇敢的物種。
雙胞胎正是如此,他們最初失去了人前進的原初的幾個動力,是“停滯”,而其中一個,就是“死亡”。而卡利古拉又正是“死亡”內在動力的象征,這里又充當著拯救人類的角色。
可以說,從寓意上,非卡利古拉不可。是“死亡”最終救贖了奧林波斯人,拯救了人理。是“月光”最終成為了“人”的前路之光。
?

順便提一嘴,之前2.4中,我對馬修塑造的推測。我此刻仍堅信這個推測,這一章中,對“敵人”,對“殺死”等負面的概念針對馬修不斷強調,不斷發(fā)問。

我認為,雖然不如前幾章那樣明確,但最為2.5的眾多負面人性,“仇恨”、“敵對”、“屠戮”、“憤怒”都如同這一章對于“衰亡”的探討。這些負面的人性是根植于“人”深處的劣根性,是不可回避的存在。
而,這里馬修試圖去學習的,就是如何正視這樣的存在,正視那些人因而稱之為“人”的背面。


最后,說說那張禮裝吧。令人滿意的是,這張禮裝正是那——
“與昨日完全不同的明天。”

而,我知道,這禮裝的名字叫——《未歸還者》。
?

人是無限矛盾的集合體,而正是矛盾所成的螺旋使得人這個物種得以前行,得以留存。
和網(wǎng)友討論的時候,一致認為,F(xiàn)GO的主旨一直是“人類是強大的”、“人定勝天”類似的理念。也許,有所偏差,但作為主旨是沒什么問題,充滿勇氣的冒險故事從來不會落入俗套。
但,這不是我熱愛的型月的理由。
熱血也好,勇氣也罷。
那些少年的兒女情長早已如廢棄的枯柴,時而燃起,又悄然熄滅。
而,型月給我,給我們帶來的故事,從來不是單純的,是充滿思考,是華麗包裝和內芯夾心而成的“真理”。
我經(jīng)常這樣問別人,你不害怕死亡嗎?
是因為,我們都知道那天不會是明天嗎?
蘑菇創(chuàng)造出那一個個故事,把我們置于那魔幻、浪漫又殘酷的空間中,去催促我們思考,去指引我們心懷夢,去擊碎那個戲劇亙古的命題——
?
命運
F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