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壤有機質?
廣義的講:土壤有機質是指各種社會形態(tài)主要存在于我國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機化學物質。
它包括各種動植物殘體、微生物及其在土壤中分解合成的各種有機質。
狹義的講: 土壤有機質一般是指由有機殘體作用微生物形成的一種特殊、復雜、性質相對穩(wěn)定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腐殖質)有機質本身是一個營養(yǎng)的儲存庫,同時深刻地影響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假設土壤表面有機質含量為4% ,有機氮含量為5% ,作物一季有機質分解率為2% ,土壤有機質供應量可達到80公斤/公頃,這種供應量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作物的需求,估計1% 的土壤有機質相當于每畝18公斤養(yǎng)分。
同時,有研究表明,當土壤中的有機質從2%降低到1.5%時,土壤肥力會降低14%。
此外,土壤有機質深刻影響蓄水。一英畝一英寸厚、有機質含量為2%的土壤可以儲存12.1萬升的水,而有機質含量為5%和8%的土壤分別可以儲存30.3萬升和48.5萬升的水。研究表明,當土壤有機質含量從1%上升到3%時,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了6倍。
當然,土壤有機質也深刻影響著我國土壤的質地和結構。豐富的有機質下,土壤環(huán)境可以通過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大量的有機無機復合體,具有發(fā)展良好的土壤系統(tǒng)結構,不僅抗土壤侵蝕,也為根系研究提供社會理想的水分和空氣技術條件。
最重要的是,土壤有機質是大大小小各種生物碳和能量的來源。土壤有機質豐富,自然形成巨大的食物網,構建健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土壤生命力的源泉,從養(yǎng)分轉化到病蟲害防治,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