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網(wǎng)三/雪羊】重山雪(上/偽花羊/偽雙羊)
友情提示:為了迎合職業(yè)的某些特殊需求和方便情報(bào)的收集,隸屬于百相齋的部分凌雪閣弟子一般會變換相貌、體征、名姓到其他門派學(xué)藝(是正經(jīng)的工作需求,才不是去偷師跟順便找情緣的呢)。

李鈺下山奉誥赴京任職那年,他二十七歲。
或許是長年在華山山巔獨(dú)身一人修行,數(shù)年參悟太虛劍意而難免心生孤寂,故而性子清冷了些,總叫人覺得不好相處——故而除了幾位師長,再無旁人來給他送行。
而修道之人出了純陽山門,便也叫入了紅塵俗世,與廟宇僧侶無所迥異。
正當(dāng)他在山腳下的一個茶攤閑坐品茗深思之時,恰有一架紙鳶落在了腳邊。
想來正是初春時節(jié),八成是誰家的貪玩孩子在此嬉戲吧?
李鈺方這樣想著,就有一名女童走了過來,瞧她模樣,似乎是經(jīng)過了極大的心理斗爭才敢過來同他搭話:“那個……道士哥哥,這個風(fēng)箏是我、我哥哥給我做的,你、你能還給我嗎?”
小孩子難免怕生,再者自己的氣質(zhì)確顯得有些生人勿近,他倒理解,默默撿起那架紙鳶遞了過去,又言:“玩的時候須得多加小心?!?/p>
“謝謝道士哥哥!”那女童道完謝就跟只兔子似的竄走了,像是在逃避什么大危機(jī)。
“……”
走了也好,習(xí)慣了一個人后其實(shí)并非覺得多么無趣,反而落得清凈。
一盞茶罷,他便要繼續(xù)西行往長安進(jìn)發(fā)——縱然預(yù)留給李鈺的時間其實(shí)還算充裕,他也不想多作耽擱。
長安作為大唐國都,繁華而至奢,大抵是許多人的心向之所,李鈺卻不以為然:這人平時最愛久呆的地方是一處建在雪竹嶺上的小木屋,也沒什么人會來打攪,冷冷清清的;以至于他也不記得每日除了冒著風(fēng)雪練劍外還有什么旁的事能做。
而且若非那位皇帝陛下將最小的皇子托付與他,一說要帶著人四處游歷增長見聞,李鈺說不定真會一心守在華山上孤獨(dú)終老。
他年紀(jì)輕輕的就身居純陽掌教之位是天賦異稟不假;至于這所謂“國相”一職,不過一個配得上教化皇子的虛名罷了。
……
“歸云?”遙遙聽見一聲鶴唳,李鈺恍惚間才意識到自己的仙鶴跟寵竟跟著失了蹤影,他一時失態(tài),不經(jīng)多想就追了過去,不料誤入了一處險(xiǎn)峻山崖環(huán)繞之所。
不出所料,此處乃是青巖萬花谷,據(jù)聞有不少郁郁不得志的奇人異士選擇來此隱居,說不定在此會得到什么特別的消息。
李鈺一時入神,牽著馬兒在一處瀑布旁停下,恰好看見不遠(yuǎn)處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正揮著藥鋤掘著什么——再看仔細(xì)些,這位年輕姑娘一身紺紫衣衫,腰上懸掛著一支毫筆,似乎正是萬花谷中弟子。
那姑娘似乎也注意到了李鈺,趕忙整理儀態(tài)走上前來,禮貌微笑:“不知道長有何貴干?”
李鈺跟著作了一揖,卻有片刻遲疑:“是為……尋人?!?/p>
觀他面色從容,這女子不由莞爾:“谷中日常人來人往,也不大會特別去留意……道長不若往西走,去那‘仙跡巖’瞧上一瞧吧,這個時候周師兄應(yīng)當(dāng)在那作畫,他記性好,說不準(zhǔn)有些印象?!?/p>
“多謝?!?/p>
傳聞中萬花谷仙跡巖為文人墨客聚集的陶冶情操之地,寫詩的,奏琴的,采擷花草的比比皆是,各得其樂。
依據(jù)那名萬花女子的描述,李鈺還真在一處小亭里找見了人:下午的陽光暖洋洋的正好,那人的及腰長發(fā)被微風(fēng)帶起,衣著素雅,腰身略顯瘦狹;他背對著自己,或時抬頭仰望天上云卷云舒,或時俯首想到什么似的將嘆將泣,擱下畫筆作思忖狀。
“在下李鈺,冒昧一問足下——”
“……”對方顯得漫不經(jīng)心。
“在下李鈺——”
“……”對方依舊默不作聲。
“在下——”
“這位道長,你別喊啦!”一旁正修剪花枝的少年沒忍住笑了一下道,“周師兄他耳朵不靈光,你直接走過去就行了?!?/p>
李鈺雖覺得此舉過于唐突,可還是照做了。
(備注:[]部分為手語跟書寫部分)
見有生人上前,周言險(xiǎn)些提筆防衛(wèi),見對方并無惡意才趕忙用手比劃:[這位道長有何指教?有什么是需要在下幫忙的嗎?]
“你這……”李鈺略顯訝異:這人竟是耳不能聞口不能言,難為方才半天都不作應(yīng)答——這樣的人真的會有自己想知道的消息嗎!
[在下雖是耳舌不便,但還是懂一些唇語的;如果道長你還是覺得不慣,你我可以寫在紙上進(jìn)行交流。]
觀他比劃手語的動作繁復(fù),簡直比在密宗修行時習(xí)的結(jié)印手法還要迅速。
幸虧有剛剛那個好意提醒的少年替周言轉(zhuǎn)述了他的意思,對此深感無力的李鈺才點(diǎn)頭稱是。
“聽說周師兄小時候害過一場大病,又是高燒不退還上吐下瀉的,好容易才撿回一條命;唉……雖然沒有真變得又聾又啞,但師長們還是叫他莫要勉強(qiáng)自己,就維持這樣啦。”
聽少年多嘴幾句,李鈺再度望向立于身側(cè)的周言,眼中分明多了幾分微不可察的哀憐。
周言卻顯得有些生氣:[你說什么我都看得懂的,不要在客人面前說這種話!快些回去做自己的功課!]
“知道啦師兄!我不打攪你們了!”那少年笑容輕巧著跑回去忙自己的事了。
周言取來紙筆:[道長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李鈺默默寫下:[尋人。][我?guī)煹?。]
[對方年歲幾何?生得何種模樣?可是確信人就在谷中?]
李鈺不由頓筆,呆呆地低聲呢喃:“年方……應(yīng)二十有三;至于相貌……一別多年,早記不得了……”
察覺了他的落魄,周言寫:[會找到的。]
寥寥幾筆,權(quán)作安慰。
“多謝,我該告辭了?!北緛硪簿褪潜е雠鲞\(yùn)氣的態(tài)度尋來,李鈺并未過多失意,迅速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情緒,恢復(fù)了淡漠神情,說著就要離開,卻在轉(zhuǎn)身的一瞬在余光中瞧見了桌上的畫——是一只栩栩如生的丹頂鶴。
“隱雪……不對,不是……”李鈺猛地又想起師弟來了,那時候兩人抱的是同一窩里的蛋,孵出來的小鶴模樣自是相似,還能經(jīng)??匆妰芍机Q成年后對歌起舞來著……只可惜如今人非,物也難在。
[道長可是喜歡?若是中意,就帶走留作紀(jì)念吧……才疏學(xué)淺畫得不好,莫要嫌棄。]周言似乎帶著些自嘲意味,又寫,[這只鶴明明天天來,大抵是想與我交個朋友,我卻對不起它,總畫不傳神,今天不留心落筆錯了翎羽……]
李鈺卻是搖了搖頭,淡淡道:“不了,多謝?!?/p>
……
同周言簡單作了別后在聾啞村民的指引下,李鈺徐步來到了萬花谷的出口——自己分明初來此處,此刻回望山水依舊,心中卻添了幾分沒來由的依戀。
真是很奇怪的歸屬感呢。他一時咨嗟。?
卻在這時,有鶴唳自云端而來,一高一低遙遙相和。
“歸云?”
不等李鈺回過神來,那鶴翩然落地,扇拍著雙翼就銜住他的一片衣角試圖將人往回拉。
“你可留在此地,陪著你的伴侶,我還得去長安赴任?!崩钼暷托慕忉?,畢竟歸云跟了他數(shù)年,早就通了人性,李鈺平常更多也是拿它當(dāng)摯友相待,有道是“久伴終作別”,見它尋得所愛再不孤寂也算了卻自己一樁心事。
另一只鶴則是落在李鈺身邊淡定自若地打理起了羽毛,叫他越看越覺得熟悉,下意識就要將它認(rèn)作隱雪——大抵是禽鳥一類的相貌大同小異,就算誤認(rèn)了也不算落下什么罪責(zé)。
歸云的鶴唳聲卻是愈發(fā)急厲,李鈺正想著索性取下劍來割斷衣袍,就見另一只鶴將藏在自己蓬松羽毛下的物什銜了出來。
李鈺自然認(rèn)得,因?yàn)椤@是純陽宮的信物葫蘆。
據(jù)說每個拜入純陽門下的人都會得到一個這種款式的葫蘆,一般弟子皆是刻上用來勉勵自己的話語,而這一個綁著根淺色發(fā)帶,上面分明是個“瀾”字!
是他師弟聽瀾的東西!
“隱雪,你果然是隱雪對不對!”李鈺呼吸急促,已然失態(tài)至極,“阿瀾在哪?還有我?guī)煾浮麄兌歼€好嗎?他們在哪?為什么……為什么都不回來看看我!”
猶記得那正是個冬月里落著薄雪的清晨,師父說要帶著師弟下山去游歷一陣,李鈺抱著劍,在下得像紙屑一般的雪里默默目送二人離開,一直等到三月雪霽,他倆卻是遲遲未歸。
破碎且飄搖,然相逢無期。
見人情緒失控,隱雪高鳴一聲振翅而起,似乎要指引他去尋人,李鈺也不作逗留,旋即跟上。
可當(dāng)他循著仙鶴蹤跡再見到周言,那人神情渾噩地斜靠在角落,似乎剛遭受什么巨大的打擊,非是泣不成聲,而是因?yàn)槭曋荒馨l(fā)出刺耳嘶啞。
“聽瀾……”
問了知情人才知,谷外信使才送來的書信,說是收養(yǎng)了周言的師父,也就是那位負(fù)責(zé)教授書畫的先生幾日前歿于他鄉(xiāng)——老先生年事已高,想來應(yīng)是壽終正寢;但畢竟兩人情誼深厚,得此噩耗難免唏噓。
李鈺不善言辭,故而也不能像旁人一般同周言說些貼己的話,又自覺現(xiàn)在并非相認(rèn)的好時機(jī),故而只能默默守在他的身邊。
直到入了夜,夾著幾聲云雀的啼鳴,逍遙林里的蛙鳴聲此起彼伏,大抵正是春末夏初時分,咕呱咕呱的好不熱鬧;林內(nèi)沒有鋪陳庭燈,月亮被云遮著,一片黑魆魆的,僅僅落有零星幾點(diǎn)螢火,游蕩著,倒也不算真的“伸手不見五指”。
李鈺走近時,發(fā)覺周言興許是哭累了,蜷成一團(tuán),已是毫無防備地睡著了。他沒有多想,動作輕柔地將人背在背上就往聾啞村的方向走。
好似他師弟小的時候就是這樣,也不知是懶還是吃不得苦,師父叫練一炷香的時辰就只練上一炷香,多哪怕一毫一厘都是不情不愿的,失了理還嚎得大聲;有一次這人鬧脾氣還不慎練功出偏,險(xiǎn)些就要變成廢人,所幸調(diào)養(yǎng)及時才沒有大礙……
只可惜那些他自以為難以忘懷的樁樁件件,同現(xiàn)在的“周言”來說都太過陌生了。
“唔……”
興許是擔(dān)心自己腳程過快顛著背上的周言,可莫要將人驚醒才是。李鈺下意識地放緩了步伐,側(cè)過臉去確認(rèn)他是否依舊安睡。
周言似乎入了魘,不住夢囈:“唔呃……師兄,疼……”
李鈺呆呆道:“……我在的,我背著你呢。”
那一刻灑落林間的,朦朦朧朧的,像咂了一口陳酒,重回舊時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