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國五大名將:一生皆戰(zhàn)功卓著,第一實乃千古名將
第一名:淮西二十四將之首——徐達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戰(zhàn)功及筑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
1363年,鄱陽湖之戰(zhàn)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
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并于兩年后攻克平江,滅張士誠。旋即出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tǒng)治。
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后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第二名:常十萬——常遇春
歸附朱元璋后,自請為前鋒,力戰(zhàn)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很愛重。
起初,常遇春僅僅是有勇無謀的將領,朱元璋因此常常告誡常遇春”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者,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 后來,常遇春不斷成長,終于成為了智勇雙全的將領,為明朝立下了卓越的功勛。朱元璋認為常遇春的功勛“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第三名:李文忠
朱元璋外甥,十九歲時,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親軍,隨軍支援池州,擊敗天完軍,驍勇善戰(zhàn)為諸將之首。朱元璋對李文忠十分寵信,常派他監(jiān)軍隨將領出征。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余勢力,戰(zhàn)功顯赫,獲封曹國公。
1379年,明太祖又詔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軍事機構),兼主管國子監(jiān)(全國最高學府)。
第四名:湯和
為人謹慎,沉敏多智,在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取鎮(zhèn)江的諸戰(zhàn)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tǒng)軍元帥。
1357年,鎮(zhèn)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部。1367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爾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jù)延平的陳友定。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1378年,封信國公。1388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設衛(wèi)所城59處,使倭寇不得輕入。
第五名:傅友德
朱元璋:“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元末時期,參加紅巾軍(劉福通)起義。之后他率部歸順朱元璋,屢立戰(zhàn)功,從偏裨升為大將,多次帶兵大勝元軍,平定甘肅、四川、貴州、云南, 冊封潁國公,加位太子太師。

大明開國五大名將:一生皆戰(zhàn)功卓著,第一實乃千古名將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