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陵新出土《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銘》
陜西高陵新出土《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銘》
選自《中國書法》 2005年02期
高陵縣位于陜西省中心地帶,為秦川腹地,是西安之望邑,十三朝故都的門戶,貴為省會屬地,古有「陸海」美譽。高陵之名始見于周代?!夺屆贰竿辽皆桓贰埂!稜栄拧反蟾啡樟辍弧I瞎胖畷r高陵地屬古雍州,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三五。年),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境內(nèi)有奉政原,原體高隆,故名高陵。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古縣之一。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仍定都最,實行郡縣制。今縣之東部仍為高陵縣,西部屬弋陽縣(弋陽縣還包括今咸陽市秦都區(qū)東北部),兩縣均由掌管否的內(nèi)*轄。隋大業(yè)二年(公元六O六年)縣定名高陵,沿用至今。《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銘》,二OO二年夏日出土于高陵縣奉政原(又名白蟒原)。根據(jù)志中所載,墓主人乃李唐皇族。石高52cm寬55cm,每行二十九字,共二十七行小楷書,刻于唐天寶十三年(公元七五四年),曹忠義撰文并書。
墓主人姓李,字秦山,隴西人也。乃帝戚宗苗,早拜朝名,任云安郡錄事參軍。據(jù)《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一年版)載:云安郡在今四川云陽縣境,墓主人卒于開元二十二年四月十八日,終年六十八歲,死后與夫人楊氏同遷葬于奉政原,以全夫妻之禮。
査閱各種地方史志,不見曹忠義事跡著錄,可知曹氏書名不顯。其用筆、結(jié)字多有北魏墓志之風,結(jié)字以扁方為主,少有長方字形,左右參差,峻峭之勢,生動可人。用筆以方為主,兼以圓筆,變化極為書。故此墓志出于崇尚法度的唐代,實不多見,從此墓志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明即使在楷法完備的大唐盛世,民間作品中也可依稀見到北魏書風的影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