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漫漫會有時

本書是許老師多年多篇學術文章的集合,包括思考中國文明與早期國家的形成,禮樂文化的興起,中原國家文明的行程,中國都城的發(fā)展史等。

最開始是從李零老師作序的《了不起的文明現(xiàn)場》了解到的許老師,也是第一次認真讀考古學有關的書籍。真的是開拓眼界。對于中國考古人,更是十分欽佩。
溯源中國的意義,在于通過考古與文字系統(tǒng)的結合,盡力描繪出早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先民是如何從多元到一體,再到形成廣域的王權文明的全景。
這其中有太多謎題需要解開,或許早已超出了“夏朝是否存在”這種非是即否的問題所涉及的范圍。
中國考古人要腳踏實地,同時要胸懷世界,在做好中國考古的同時,盡量不落入西方考古學或歷史學的窠臼。結合本國實際,不歪曲捏造,遠離極端民族主義,既梳理中華文脈又要對國際考古學有所貢獻。
溯源中國就是與祖先對話,同時也是現(xiàn)代人認識自我的過程。是在證據(jù)鏈不甚完整的情況下妄下結論,定性“五千年文明”,還是繼續(xù)深入探索,努力為這副遠古拼圖添上更多的失落殘片,是擺在每一位中國考古人和歷史研究者面前的現(xiàn)實選擇。
無論有沒有夏朝,都不能改變中華文明從未斷絕、延綿數(shù)千年的事實,也不能磨滅炎黃兒女心中那份文化與歷史自信,更不能消除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民族印記。
對于夏朝是否存在,許宏老師的話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在對夏文化的探索上,我們只能說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至最終解決相關問題,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