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真實的高適是什么樣的?電影中算是把他大大美化了
長安三萬里電影是真的火,當初沒上線電影院之前誰能想到這部動漫電影能這么火,不到三天就票房破億,到現(xiàn)在不過十幾天票房已經(jīng)破11億了。看樣子,這部電影破15億是十拿九穩(wěn)的事了。

不過這部電影火的同時也招來很多爭議和批評,很多懂歷史也喜歡歷史的觀眾紛紛批判這部電影在魔改歷史。魔改歷史的事確實存在,尤其是里面的主角高適,完全沒有按照真正的歷史來。那么真實的高適是什么樣的呢?感興趣的可以來看看。

一,真實的高適是什么樣的
長安三萬里電影中的高適給人的感覺是老成持重默默努力最終大器晚成的一個人。但是歷史上對他的記載是這樣的,喜言王霸大略,務(wù)功名,尚節(jié)義,可以說和電影中高適的形象完全背道馳。

在歷史上,高適早年很不得志,人到中年四十多歲的時候才看到機會。那個時候他是大唐名將哥舒翰的手下,負責和哥舒翰一起把守潼關(guān)。但是潼關(guān)最后卻失守了,落于安祿山叛軍之手。不過哥舒翰卻沒有投降安祿山叛軍,是逃了出來,之后聽聞唐玄宗已經(jīng)撤出長安,于是趕緊去追尋唐玄宗。

這個時候的唐玄宗正值用人之際,于是就召見了他,高適趁機向唐玄宗表達了自己的方略,由此得到唐玄宗的賞識,被封了官。不過很快高適就轉(zhuǎn)投李亨,也就是后來的唐肅宗。唐肅宗因為高適是父皇那邊的人,卻來投奔自己,所以覺得高適這個人可用,就留了下來。

沒有多久,就傳來永王謀反的消息。高適卻說永王不足慮,必敗無疑,隨后還自告奮勇請求出征,唐肅宗大喜,就封他為淮南節(jié)度使,去鎮(zhèn)壓永王。但是高適還沒有見到永王,永王就已經(jīng)自亂陣腳先敗了,高適等于不戰(zhàn)勝。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高適和李白并沒有那么深的交情,兩人就只有一次梁園游歷之情,后面就沒有什么聯(lián)系了。所以當李白參與永王謀反的時候,被抓住的時候,高適并沒有為李白求情,反怕被連累選擇了明哲保身。電影中所謂的高適寫信讓郭子儀去救李白,是完全沒有的事。

電影里面高適最后打了勝仗,戰(zhàn)勝了吐蕃,同樣是沒有的事。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唐肅宗封高適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讓他去守衛(wèi)西川,擋住吐蕃。但是高適擋住吐蕃了嗎?不但沒有擋住,反十分丟人。
因為不到一年,吐蕃就相繼攻陷松州維州和保州這三州,此外還有兩座城,那就是云山和新筑二城這都是高適負責的地盤,結(jié)果卻被吐蕃占領(lǐng),大唐也由此再遭重創(chuàng)。

高適這樣的戰(zhàn)績,朝野一片嘩然,就連皇帝都不再認可高適,于是把他撤了回來,讓嚴武去代替他守西川。嚴武可比高適厲害多了,一到西川就整頓軍營,隨后厲兵秣馬,在他的指揮下,很快就大破吐蕃,守住了西川。

二,電影中算是把他大大美化了
現(xiàn)在看來,長安三萬里電影算是把高適給大大美化了。因為歷史上的高適就是一個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人,一上戰(zhàn)場就現(xiàn)原形了,絕不是什么大器晚成之人。
他曾一年之內(nèi)連丟三州,差點讓吐蕃把西川給完全占領(lǐng),還是靠嚴武才挽回局面。在故人李白落難后他也沒有救李白,因為他好不容易才熬出頭,不想因為李白把自己搭進去。

只不過比起歷史上的高適,導(dǎo)演很懂觀眾想要看什么,知道一個勵志的不放棄的最終大器晚成的人更招人喜歡,所以就把高適刻畫成這樣的人。但可惜這樣的人只出現(xiàn)在電影里,歷史上的高適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