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也許是操作最簡單,效果卻最驚艷的手機微距技巧

「 寫在前面 」
貌似好久沒有推送手機攝影的技巧了,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如今把技巧做成了更為系統(tǒng)的課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之前寫過幾百篇技巧,其實已經足夠應付日常的很多拍攝需求了。
那今天為何又要聊一個新的技巧呢?是因為這個技巧真的很好玩,也很容易實現(xiàn)。并且,它正好體現(xiàn)了手機攝影的特征:隨時隨地,創(chuàng)造驚喜。
-「?What?」?
- ? 效果咋樣?
先來看看最終的作品是什么樣子的吧:


這是我在冬天北京的一個小公園里,拍攝的結冰湖水中的冰晶和氣泡。
除此之外,還有冰面下的荷葉脈絡:

那么,這是怎么拍出來的呢?可能接下來我要和你分享的,會讓你大感意外~
-「?How 」?
- ? 咋整的?
拍這個冰的創(chuàng)意,其實有一個跟拍攝無關,但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是否觀察到了,想到了去拍。
不過不要誤會,這不是要求你有多么厲害的眼力,相反的,我是希望你先暫時忘記手機,忘記攝影,先去享受冬天,去像一個孩子那樣玩耍:

玩耍之時,你可能會像我一樣,撈起一些冰塊:

也會注意到,在結冰的湖面或河面里,那些冰層之中通常不是完全透明,而是帶有一些裂隙和氣泡的。
那么如果你所在的冰層比較結實(其實不一定要能站人,只要能撐得住手機就行),你可以試一下把手機輕輕放在冰上,就像下面這樣:

注意上方是拿我手中的 iPhone 14 Pro Max 作為演示的手機,因為它具備一個必備的功能 ——?「微距」模式。

當你把手機放到冰面上時,手機通常會自動啟用「微距」模式,此時拍攝界面的左下角會出現(xiàn)花朵的微距標識:

在我印象中,iPhone 是自 13 開始加入了這一功能,而安卓手機上則是更早一些的機型就開始搭載微距模式。
多說一句,這里的微距模式通常都是通過手機的超廣角攝像頭實現(xiàn)的,它本身的缺點是必須離得很近才能拍攝,并且視角往往過廣,景深也比中長焦微距更大。
但在今天本文這個技巧里,這些看似缺點的特點,全部逆轉,成為了巨大的優(yōu)勢。因為你不必再擔心對焦,只需要讓手機在冰面上來回移動,看看哪里的冰凌和氣泡最有特點,然后按下快門即可。

所以當很多人說 “兔子老師很厲害,用什么手機都能拍好” 的時候,其實我特別想說的是:
“ 并不是我用什么手機都能拍好,
而是我知道如何發(fā)揮每一個功能的潛力,
取長補短,而不是以卵擊石。”
好了,那么到這里你已經有了原片,接下來還有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偏色的問題 —— 黃不拉幾的冰,色調上太過溫暖,一點也不像冰給人的感覺,對吧?
這就要用到?Snapseed?中的兩個工具,「黑白」和「曲線」:

「黑白」工具中,我做了如上調整,加了一點點亮度,還加了對比,因為隔著有點臟的冰面拍攝,畫面難免會蒙上一層灰,而加對比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而在「曲線」工具中,我是分通道進行了調節(jié),對畫面的色彩進行了重新渲染:
以下分別為 RGB 總通道
和 RGB 分通道的調節(jié)截圖:




進行完上面的修片之后,我還旋轉成了豎圖,當然不旋轉也 OK,這取決于你的觀看習慣。
反正,經過并不復雜的把手機丟在冰面上的拍攝,再經過僅需 2 步即可完成的修片,我就得到了一系列的冰凌照片:




這很難嗎?我覺得在眾多手機攝影的技巧中,絕對算不上難。
這很難想到嗎?只要你和我一樣,放松下來去玩耍,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題材和拍攝視角。
那么,這是什么呢?在我看來,這就是手機攝影的「范兒」,也是手機攝影區(qū)別于相機攝影的最好例子。
試想一下,你通常不會舍得把相機鏡頭大頭朝下丟到冰面上,對吧?并且相機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也不允許這樣的拍攝(景深更是一個問題)。而手機就無此顧慮。

更多手機攝影的「范兒」與「腦洞」,就在下面我的「超凡手機攝影課」里,歡迎掃描二維碼以優(yōu)惠價格購買~
這門課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拍出好照片,更是告訴你,如何以手機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將生活中的點滴化作神奇的影像。
我是李白兔子
是這個訂閱號的創(chuàng)始人
是編輯、攝影師、自媒體人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2022 獲獎人
我是《攝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還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門課
叫作
「?超凡手機攝影課?」
講課始于 2015 年,如今重裝上陣。
我有一本書
它很厚,也很貴,更實用
叫作《手機攝影筆記》
目前銷量已超 10000 冊
我在這里
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