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科普:U-11號潛艇

陛下之11號潛艇(德語:SM U 11[注 2])或稱U-XI號潛艇是奧匈帝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購置的U-10級潛艇的二號艇。它原是作為UB-I型潛艇在德意志帝國海軍服役,戰(zhàn)術編號使用UB-15號。該艇由不來梅的威悉船廠承建,竣工后的艇體被拆解成若干部分并通過鐵路運輸至奧匈帝國港口普拉進行重新組裝并下水。1915年4月,它在德國海軍麾下正式入役,并于6月?lián)舫亮艘凰乙獯罄麧撏?。UB-15號于6月14日移交奧匈帝國,改以U-11號之名投入使用。1916年初,U-11號曾向一艘英國潛艇開火,但未能命中。戰(zhàn)爭結束后,U-11號作為戰(zhàn)爭賠款移交意大利,后于1920年在普拉拆解報廢。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UB-15號
下訂日 1914年10月15日
建造者 不來梅威悉船廠
船廠編號 224
動工日 1914年11月9日
服役日 1915年4月11日
結局 1915年6月14日移交奧匈帝國
UB-15號服役歷史
指揮官
海軍中尉海諾·馮·海姆堡,1915年6月4日-17日
戰(zhàn)績 擊沉1艘軍艦(245噸)
奧匈帝國
艦名 U-11號
獲取日 1915年6月14日
服役日 1915年6月18日
結局 作為戰(zhàn)爭賠款移交意大利,1920年在普拉拆解報廢
U-11號服役歷史
指揮官
海軍上尉呂德維?!ぐX悹柟?,1915年6月8日-8月31日
海軍上尉卡爾·埃德勒·馮·翁措夫斯基,1915年9月16日-10月28日
海軍上尉羅伯特·托伊夫·馮·費恩蘭,1915年10月28日-1916年8月30日
海軍上尉約翰·克爾什亞維,1916年8月30日-1917年5月25日
海軍上尉路德維?!つ吕眨?917年5月25日-7月16日
海軍上尉弗拉迪米爾·普法伊費爾,1917年7月16日-9月17日
海軍上尉歐根·霍恩亞克,1917年9月17日-1918年1月12日
海軍上尉胡戈·皮斯特爾,1918年1月12日-6月19日
海軍上尉阿方斯·格拉夫·蒙特庫科利,1918年6月19日-8月27日
海軍上尉阿洛伊斯·塞內茨,1918年8月27日-10月31日
戰(zhàn)績 繳獲1艘輔助軍艦(10484總噸)
技術數(shù)據(jù)
艦級
竣工時:UB級潛艇
1915年7月后:U-10級潛艇
艦型 UB-I型(近岸潛艇)
排水量
水面:127噸
水下:141噸
全長 27.88米(全長)
全寬 3.15米
吃水 3.03米
動力輸出? ?44千瓦特(柴油機),89千瓦特(電動機)
動力來源? ?1 × 螺旋槳軸,1 × 科爾庭柴油發(fā)動機,1 × 西門子-舒克特電動發(fā)電機
速度? ?水面:7.45節(jié),水下:6.24節(jié)
續(xù)航距離? ?水面:1500海里以5節(jié),水下:45海里以4節(jié)
潛航深度 50米
乘員 14人
武器裝備? ?2 × 45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2枚魚雷),1 × 66毫米18倍徑炮(1916年)
設計及建造
經(jīng)過奧匈帝國與德國的長期談判,德國于1915年3月決定向對方提供五艘UB-I型潛艇。這款艇型對奧匈帝國海軍而言是相當熟悉的,因為德意志帝國海軍的UB-3號、UB-8號和UB-9號均是在奧匈帝國的普拉海軍基地完成重新組裝。該國的第一艘同型艇于1915年4月4日購入,即作為“樣品”的UB-1號。第二艘購入的U-11號(德國海軍編號為UB-15號)則是自1914年11月9日在不來梅的威悉船廠開建,至1915年初竣工后被拆成多個部件,通過鐵路運輸?shù)狡绽僦匦陆M裝。U-11號的重組耗時不詳,但參考1915年4月中旬從德國運來的姊妹艇UB-3號,組裝時間應為兩周左右。
U-11號是一艘供近岸使用的小型單殼體潛艇,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127噸和141噸。它配備有一臺功率為44千瓦特(59匹軸馬力)的科爾庭四缸四沖程柴油發(fā)動機用于水面運行,以及一臺89千瓦特(119匹軸馬力)的西門子-舒克特電動發(fā)電機用于水下航行,可分別提供最高7.45節(jié)(13.80千米每小時)的水面航速和最高6.24節(jié)(11.56千米每小時)的水下航速。其潛航深度為50米,額定船員編制為14名官兵。
U-11號內置有兩具直徑為450毫米的艇艏魚雷發(fā)射管,并可裝載兩枚魚雷。典型的德國UB-I型潛艇還額外裝備有一挺8毫米MG08重機槍,但既有來源尚無法確定U-11號作為一艘前德國潛艇是否裝備了這類機槍,若有又是否在奧匈帝國服役時保留了下來。1916年10月,U-11號又補充裝備了一門66毫米18倍徑炮。
服役歷史
1915年4月11日,UB-15號在首任艇長、海軍中尉海諾·馮·海姆堡的指揮下正式投入德意志帝國海軍服役。一名奧匈帝國海軍軍官也被派駐該艇進行引航和訓練。6月10日,UB-15號在亞得里亞海北部的皮亞韋基亞港附近擊沉了排水量為245噸的意大利潛艇美杜莎號。與所有UB-I型和U-10級潛艇一樣,UB-15號配備了補償水柜,旨在充填和抵消770千克重的魚雷在發(fā)射時的重量損失。然而,它們并不總是能正常發(fā)揮作用;當從潛望鏡的深度射擊時,潛艇可能會在發(fā)射后突然橫轉,或倘若承受了太多的重量則會驟沉。當UB-15號施射魚雷擊沉美杜莎號時,水柜便未能妥善補償,迫使全體船員跑到艇艉以抵消縱傾不平衡。
一周后,即1915年6月18日,德意志帝國海軍正式將UB-15號移交給奧匈帝國海軍,并在海軍上尉呂德維?!ぐX悹柟氐闹笓]下入役,成為U-11號。U-11號則一直保留德國船員至1916年6月18日,才全數(shù)被奧國人所取代。1916年初,U-11號曾試圖在阜姆灣襲擊英國潛艇B8號,但未獲成功。1月20日,它又在阿爾巴尼亞海岸附近繳獲了容積總噸達10484噸的意大利醫(yī)療船費迪南多·帕拉西亞諾號,并帶回卡塔羅。戰(zhàn)爭結束后,U-11號作為戰(zhàn)爭賠款移交意大利,后于1920年在普拉拆解報廢。
結束了,福利

點個贊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