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2:時長192 分鐘,驚嚇幾秒鐘,不適合成年人觀看
對于《阿凡達:水之道》這部影片,闡述一下個人的真實感受,看了大約一半的時候,心里就開始嘀咕了:
“怎么還不結(jié)束???”
時長192 分鐘,驚嚇幾秒鐘
至于評價,大白話就是又臭又長,文雅一點的話,可以稱之為“時長192 分鐘,驚嚇幾秒鐘”。毫無疑問,《阿凡達:水之道》最大的賣點是特效,不得不承認堪稱當今影視作品的天花板。但遠未達到驚艷的程度,畢竟同等級的特效影片有很多,例如《復(fù)仇者聯(lián)盟》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等等。退一步來說,包括一些制作精良的科教節(jié)目,其特效水準也不低,比方說生物進化類節(jié)目。

唯一值得稱道之處,便是小男主(男主角的二兒子)遭大魚追逐那場戲中的幾個鏡頭,視覺效果的突然性的確令人感到了驚嚇,不過加起來也就幾秒鐘而已。與192分鐘的時長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此之外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了。

關(guān)于劇情,典型的好萊塢式套路,主角一家輪番上演高光時刻,最終擊敗了占盡優(yōu)勢的大反派。誠如許多網(wǎng)友所說,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jié)局,沒有任何懸念可言。還有人吐槽,《阿凡達:水之道》壓根兒就是一部兒童影片,內(nèi)容的幼稚程度不太適合成年人觀看。其實想想也是,美國的科幻、玄幻類影視作品恰好與日本相反,前者重特效、輕劇情,后者是萬年不變的二維動漫,但劇情確實給力。包括《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皆有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高光橋段,雖然畫面相對樸素,可依舊能夠風靡全球。要是兩者能夠結(jié)合一起,做到特效與劇情兼而有之,口碑和票房應(yīng)該可以更上一層樓。
邏輯崩壞的個人英雄主義
當然了,要是深挖《阿凡達:水之道》的內(nèi)涵,還是有一些值得討論的話題。比如說根深蒂固的殖民主義,眾所周知,西方世界的崛起離不開對其他地區(qū)人民的殖民統(tǒng)治,從而累積了大量的原始資本。盡管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21世紀了,可是在好萊塢的影片中,依舊充斥著濃烈的殖民元素,只不過從殖民人類演變成殖民外星人了。盡管殖民的對象不同了,但欺壓良善、掠奪資源的野蠻行徑從未改變,這大概率就是本性難移了。

估計有人要說了,主角一家雖然有著地球人的血統(tǒng),但也參與了對抗大反派。記得在《流浪地球》大獲成功之后,有人曾大聲高呼,拯救世界的英雄不再是美國人了。沒錯,美國人拯救世界就是好萊塢大片的金科玉律,也是美國對外進行文化輸出的核心價值,包括《阿凡達:水之道》中的外星人也未能幸免。顯而易見,男主角是地球上的美國人,哪怕?lián)碛辛伺硕嗬侨说纳碥|,可心依舊是美國心。有些類似大家口中“香蕉人”,相貌是黃皮膚、黑眼睛,但內(nèi)在卻是白人的思維模式。換而言之,潘多拉星人想要對抗大反派,需要一位擁有美國心的領(lǐng)袖,不然注定要任人宰割。

可以這么說,為了凸顯主角的英勇,《阿凡達:水之道》甚至不惜自毀劇情邏輯。相信不少人至今疑惑不解,潘多拉星人的科技水平如此拉胯,已然具備大規(guī)模登陸外星能力的地球人,完全足以碾壓對方,為什么會一敗再敗呢?縱然是以人類當前的武力,對上潘多拉星人也理應(yīng)是砍瓜切菜般輕松,何以如此狼狽呢?

一言以蔽之,邏輯崩壞了,可邏輯要是不崩壞,主角一家根本不可能逆風翻盤。這就是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要是有必要的話,即便個人英雄主義踐踏了劇情邏輯也在所不惜。更要命的是,國內(nèi)不少影視作品也深受其害,拿《冰雨火》來說,為了彰顯主角之一的陳宇,刻意為其設(shè)計了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愣頭青人設(shè),這與現(xiàn)實中的緝毒干警嚴重不符。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源于我們的文化與西方文化是存在差異的,一個注重集體,一個崇尚個人。《阿凡達:水之道》這樣的影片可以借鑒,但切不可盲目跟風,我們的影視作品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而不是成為西方文化的附庸。

結(jié)語
綜上所述,要是沖著特效而去,《阿凡達:水之道》還算值得一看,但期望不要太高。反之,單純想看一部精彩的影片,《阿凡達:水之道》并不值得推薦,中途睡著也是有可能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