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騎士2/翻譯] 開發(fā)日志 20 宗教

原文標題:DevDiary 20 - Religion
內容出處:community.knightsofhonor.com
發(fā)布日期:2021年7月20日

歡迎各位瀏覽第20部《榮譽騎士2》開發(fā)日志!今天我們來討論宗教,遍覽宗教系統(tǒng)的所有關鍵要點,以及它為各王國提供的常見玩法。盡管并非本游戲的核心要素,宗教系統(tǒng)有著重要的地位,且不同的宗教會帶來諸多獨特的特性,由此助力玩家探索與眾不同的優(yōu)勢與策略。
從最基本的要點開始說,我們的宗教分為三大“家族”——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異教。其中基督教又劃分為東正教與天主教兩大派別,伊斯蘭教又有遜尼派與什葉派之分。不瞞您說,我們確實考慮過科普特教會、伊巴德派、鮑格米勒派等其它設定,也曾有過簡單粗暴地添加“異端教派”(heresy)的想法,但我們希望保持宗教系統(tǒng)的精簡性,所以沒有對其做出進一步延伸。畢竟對一般玩家而言,這些內容實在顯得太過繁雜而具有太多迷惑性,相比之下加入它們帶來的玩法選擇簡直微不足道。此外,異教是我們“歷史性簡化”得最多的一種“宗教”,我們將不屬于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范疇的所有宗教都劃歸到異教之列。因此,異教在游戲中顯得更像是一種“白板宗教”(原文為“Sandbox”,即“沙盒”),它可以為玩家?guī)硪恍┓浅?岬挠螒蜻x擇。我們之后還會用兩到三部日志來說明每個宗教與其子派系的個性,但當下我們將集中闡述其共性。

首先,宗教在國家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信仰同一宗教的國家彼此間更容易締結貿(mào)易協(xié)定、互不侵犯條約、王室聯(lián)煙等關系。當然,信仰不同的國家則更具有侵略性——尤其是當某些人眼中的“異教徒”占領了他們的圣潔之城時。
不同國家的建筑選擇也會根據(jù)其宗教而有些許出入——基督教國家有教堂、大教堂與大學,而穆斯林國家有清真寺,大清真寺與伊斯蘭大學(Madrasah),而異教只有神廟。著些建筑(還有一些其它建筑)都有一些不同的升級選項、效果與需求,因此某些資源對于信奉某一宗教的國家而言可能具有更高的價值。某些作戰(zhàn)單位也需要特定的宗教——比如說,只有天主教國家可以征召圣殿騎士。
宗教在王國內部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某一省份信仰的宗教與王國的官方宗教有所不同,則會發(fā)現(xiàn)一些宗教沖突。比方說,如果玩家在自己的遜尼派王國統(tǒng)治著一個什葉派省份,則當?shù)氐姆€(wěn)定性會受到些許沖擊——而如果玩家統(tǒng)治的是一個天主教管家,那就有更多麻煩要對付了。除此之外,像祭壇和修道院這類宗教聚落對于伊斯蘭國家并不會那么有利(譯者注:這兩種聚落應分屬于異教和基督教,也就是說當?shù)匦叛龊屯鯂叛霾煌瑫r,宗教聚落提供的資源會變低),而由前任所有者修建的宗教建筑,如大教堂和神殿,為伊斯蘭國家提供的加成也會受限。

而這正是教士/學者/薩滿的用武之地(他們的名稱由王國信仰決定)——“傳教”行動。這種活動開展較慢且耗資不菲,且需要同時消耗黃金與虔誠/信念/傳統(tǒng)——它們是所有宗教行動的通行“貨幣”(其名稱也由王國信仰決定)。傳教活動需要玩家為神職人員選定一個起始省份來執(zhí)行,一旦這一省份的信仰被成功轉化,他們將自動到臨近的身份繼續(xù)傳教。而當一個身份的宗教被成功轉化,當?shù)氐木o張局勢也將有所緩解,其中的宗教聚落類型也會被轉變——例如,如果一個異教省份被轉化為了基督教,其中的神廟將會自動變成修道院。此前修建的所有建筑將會繼續(xù)工作,但大學與大教堂這類建筑的效果可能會改變,甚至停止工作。除了成本較高之額外,“傳教”行動還會對神職人員的生命構成威脅——尤其是在王國的王權威望值過低,王國正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或受命的騎士級別較低時。
<譯者注:所以,這段說的“傳統(tǒng)”指的不是以前提到的“王國傳統(tǒng)”,而應該是異教版本的“虔誠”——盡管原文都是“tradition”,暫時還沒想好怎么在譯文上做區(qū)分。此外,官方在這部日志中的用詞有不夠嚴謹?shù)牡胤剑喊辞拔乃觯惤痰某擎?zhèn)宗教建筑是“神廟”(Temple),而省份內的宗教聚落叫“祭壇”(Shrine),但這里舉聚落類型轉變的例子時用的卻是神廟而非祭壇。>
如果一個神職人員學會了“慈善”(Charity)技能,他還可以獲得一項額外行動——“開展慈善”(Commit to charity)。估計各位也猜得到,這項行動同樣需要昂貴的經(jīng)費來維持,且其花費會隨王國規(guī)模的擴大而提高——它的作用范圍也是如此,這項行動可以提高王國內所有省份的穩(wěn)定性。此外,可以同時執(zhí)行這一行動的人員數(shù)量并不設限。所以當你的王國內部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時,派遣數(shù)名神職人員投入慈善興許能夠助你擺脫困境。

除了這些角色行動之外,教士/學者/薩滿還可以投入一些帶有宗教特色的特殊行動中,但我們將在后續(xù)的日志中對每個宗教進入深入介紹時加以闡述。當然,即使不采取任何特殊行動,神職人員也可以在普通治理中擔當重要職能,尤其是在宗教聚落數(shù)較多的省份中。例如,玩家可以將一名教士派遣到一個修道院眾多的省份中,由此穩(wěn)定地增加信念與書籍的收入,如果加以修建得當?shù)慕ㄖ?,便可讓這一區(qū)域變?yōu)橥鯂膶毜?,促進整個王國的文化發(fā)展。
<譯者注:問題又來了,按照前文“基督教/伊斯蘭教/異教”的排布順序以及第一張截圖中的內容,基督教的“信仰貨幣”叫“虔誠”(piety),伊斯蘭教的才是“信念”(faith)。至于所謂的特殊行動指的想必是前作中“十字軍東征”和“圣戰(zhàn)”這種東西。>
最后,任何信仰的王國都有一項選擇:讓王國接受一種新的官方宗教。注意這是一項王國選擇,而非某個騎士的行動,其風險自然是不可言喻的。即使成功達成目標,玩家也可能需要面對其后果,例如叛亂的爆發(fā),神職人員反對你的意見而離開宮廷,抑或是神職群體的評價下降一定程度。而如果轉變失敗,王國的王權威望值會大大下降。若要增加成功的幾率,玩家需要讓王國內部擁有一些宣揚這種宗教的省份,并讓國王受到臣民的擁護愛戴,最好這位國王在神學、領導力等方面還表現(xiàn)出眾。盡管風險巨大,轉變宗教可以為游戲開啟廣闊的可能性,也會立刻在外交上有所影響——屬于新舊信仰的國家都不例外。這一行動對于異教國家而言是最容易達成的,因為他們并不存在一個強大的宗教組織,對于接受另一宗教的抗拒程度也是最低的。
<譯者注:“神職群體”應該指的是第14篇日志中提到過一種階層,但那部日志中用的是“clergy”而非“religious cast”——結合下一張截圖來看,不同信仰的“神職群體”也會有不同稱呼。>

最后,我們想聽聽你對這個話題的看法!你是愿意在策略游戲中深入探索宗教方面的玩家嗎,還是更喜歡另辟蹊徑呢?相比于其它職業(yè),你是否更喜歡在宮廷中保有更多神職角色呢?
我們將在7月22日,星期四的開發(fā)直播中繼續(xù)討論宗教的話題,如果你能加入我們的討論那再好不過——我們將更加深入地探討為我們的游戲設計宗教的思路,其中各宗教最關鍵的不同之處,以及神職人員所發(fā)揮的作用。Twitch直播將在THQ Nordic頻道上進行:http://twitch.tv/thqnordic,我們會抽取日志中的一些反饋做出回復,并在直播過程中解答問題。
下一次我們將再度回到多人游戲的話題上來,屆時將會介紹更多關于初始條件,游戲規(guī)則的內容,以及這些要素將如何塑造每一場戰(zhàn)役。在那之前,我們向你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