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SMn30材料易切削鋼德國牌號特種鋼
11SMn30(1.0715)易切削鋼是S-P復合高硫、低硅易切削鋼。
切削性明顯高于Y12,生產(chǎn)效率比Y12鋼提高30~50%,特別是攻絲時,絲錐壽命比Y12提高兩倍以上,11SMn30(1.0715)易切削鋼常用于制造不重要的標準件中,如螺栓、螺母、管接頭、彈簧座等。
11SMn30(1.0715)易切削鋼是S-P復合高硫、低硅易切削鋼,具有很好的切削性能,能夠提高生產(chǎn)效率,特別是攻絲時,絲錐壽命比常規(guī)材料提高兩倍以上。11SMn30(1.0715)易切削鋼的化學成分包括碳、硅、錳、磷和硫等元素,其中硫化錳具有很好的潤滑效能,能夠降低切削力并提高切削效率,同時也是一種脆性元素,這使得鋼在切削過程中易于斷裂,從而使得切削更加容易。

?
11smn30鋼的機械性能
11smn30鋼是一種低碳錳鋼,具有較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其機械性能表現(xiàn)出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韌性。 在拉伸試驗中,11smn30鋼的屈服強度為360MPa,抗拉強度為540MPa,延伸率為16%。在沖擊試驗中,其沖擊韌性為40J/cm2。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11smn30鋼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但相應的犧牲了一定的韌性。 11smn30鋼的機械性能與其化學成分密切相關。其中,錳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同時也有利于鋼的加工和焊接。而低碳含量則有助于提高鋼的韌性和塑性,從而使其適用于各種機械零件的制造。 綜上所述,11smn30鋼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適用于各種機械零件的制造。在使用時,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應用場景和要求,選擇合適的工藝和處理方式,以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異的性能表現(xiàn)。
?
11smn30鋼的熱處理工藝
11SMn30鋼是一種常用的碳素鋼,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機械性能。該鋼的熱處理工藝對其性能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熱處理工藝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個過程。對于11SMn30鋼而言,退火是必要的預處理工藝,可以消除鋼材內(nèi)部應力和組織不均勻性。正火可以提高鋼材的硬度和強度,淬火則可以進一步提高鋼材的硬度和強度,但同時也會使其脆性增加。因此,回火是必要的后續(xù)處理工藝,可以消除淬火帶來的脆性,并且提高鋼材的韌性和塑性。 在具體的熱處理過程中,需要根據(jù)不同的鋼材尺寸、形狀和用途等因素,選擇適當?shù)募訜釡囟?、保溫時間和冷卻方式。同時,還需要注意控制加熱和冷卻速率,避免產(chǎn)生過快或過慢的溫度變化,以免影響鋼材的性能。 總之,11SMn30鋼的熱處理工藝是一個復雜而又重要的工藝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以保證鋼材的優(yōu)良性能和使用壽命。
?
化學成份
編輯
?播報
硫 S :0.27~0.33
磷 Pmax :0.11
力學性能
編輯
?播報
抗拉強度 σb (MPa):(熱軋)390~540; (冷拉)鋼材厚度或直徑 8~20時:530~755; >20~30時:510~735; >30時:490~685
伸長率 δ5 (%):(熱軋)≥22;(冷軋)≥7.0
斷面收縮率?ψ (%):(熱軋)≥36
硬度 :(熱軋)≤170HB;(冷拉)152~217HB
●熱處理規(guī)范及金相組織:
●交貨狀態(tài):以熱軋或冷拉狀態(tài)交貨,交貨狀態(tài)應在合同中注明。
牌號:11SMn30
標準:EN 10277 - 3 : 2008
●特性及應用:
11SMn30材料,德國牌號特種鋼。
●化學成分:
碳 C:≤0.14
硅 Si:≤0.05
錳 Mn:0.9 - 1.3
磷 P:≤0.11
硫 S:0.27 - 0.33
11SMn30(1.0715)易切削鋼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抗拉強度在熱軋狀態(tài)下為390~540MPa,在冷拉狀態(tài)下為530~755MPa,伸長率在熱軋狀態(tài)下為22%以上,在冷軋狀態(tài)下為7.0%以上,斷面收縮率在熱軋狀態(tài)下為36%以上,硬度在熱軋狀態(tài)下為170HB以下,在冷拉狀態(tài)下為152~217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