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nèi)松壽E,需要長期的毅力

問:老師,跟著您學習沒有多久,頭一次發(fā)言,想把自己的內(nèi)心打開,曬曬太陽,讓自己不再糾結(jié)一些事情。但是說實在的,真的沒有那么容易。
答:對呀,任何一件事情都沒有那么容易,因為它需要打破我們過去的慣性。就像上一位發(fā)言的朋友,他想過自己的生活,這個想法我們都知道。我們要追尋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我們要過回我們自己的生活,道理簡單吧?但是我們做起來依然不容易,因為我們習慣了在意別人的看法,習慣了活在別人的標準和認同當中。
我們有過去的思維慣性,有過去的行為慣性。有的人遇事就是發(fā)脾氣呀,遇事就是想退縮呀,總是調(diào)動不起來積極性……這些都是我們的慣性。
要想改變慣性,是需要我們有毅力和長時間的堅持才可以。如果我們做事情還是不自覺地回到過去的慣性當中,首先我們要知道,它是正常的,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的。
能打破自己的慣性重新走上另外一個軌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們做到了,那真的要恭喜自己。如果我們當下還沒有做到,也是正常的事情,只不過下的功夫還不夠而已。所以,我們一定要給自己足夠的認同和自信。人是自信的,內(nèi)在是積極的,整個人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
問:有時候就感覺我就是像老師說的這樣。感覺一說就懂了,然后一做就又不行了。
答:一定要一邊學一邊習。比如說我們今天聽了這番道理,叫學。那什么叫習呢?我們時刻地調(diào)整自己、認同自己,這叫做習。絕不是聽完了,明白了,明天還那樣子,沒習是沒用的。人不能逃避,因為是沒有地方逃的。
我們說什么人勤奮呢?比如說,我們每天學習的內(nèi)容,覺得哪一句話特別對應我們當下的狀態(tài)。那么我們接下來就要去調(diào)整自己,而不是放任它,否則沒有辦法改變。
假設我們是一個領導者,然后我們有一個員工,我們就和這個員工講,這個工作應該這樣干。他說:“好,我知道了”。這樣是沒用的。什么樣的員工會上進呢?我們和他說這樣干。他說“好,我知道”。然后他馬上就去試。這樣的人,前途無量。因為他不停地在習、在做,他真的在改變他自己。而不是只說“我知道了”,明天還那樣做,這是不知道。所以只有“習”才會給人帶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