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淵》正式下架,從101到404,耽改劇到底經歷了什么?


7月5日,開播4個多月的《光淵》悄無聲息的下架了,全網淵種一片哀嚎。
就像一種不能說的秘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還抱著一絲僥幸,卻終究斗不過規(guī)則。
網友評論區(qū)大喊:“從前只有我棄劇,未料今朝劇棄我?!?/p>
演員也很無奈。于正和付辛博聊天時,想問問他是否有開播的戲,嚇得付辛博驚慌失措直呼“不能說”。
2月18日,由張新成和付辛博主演的《光淵》開播,沉寂已久的耽改劇重出江湖,文娛圈都沸騰了。
第一次在熱搜上上演“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假象,《左肩有你》《皓衣行》《烽火流金》《山河表里》個個躍躍欲試。

然而假象就是假象,現(xiàn)實不是“你可以我也可以”,而是“你不行我也不行”。
《光淵》改編自Priest的耽美懸疑小說《默讀》,講述了刑偵隊長駱為昭和實習探員裴溯聯(lián)手破案的故事。
沒有任何預告,沒有任何宣傳,連演員都只字不提,《光淵》空降8集后就遭停播。

即便弱化了情感,披上了兄弟的外衣,加重刑偵案件的劇情,也依舊過不了審。
2014年到2023年,從耽改101到耽改404,耽改劇走過了繁榮也進入了寒冬。
2014年,一部《類似愛情》拉開了耽改影視作品的序幕。
兩位主演的大火,使得短短2年的時間里上線了18部耽改劇,迎來了耽改的首個高峰。

其中以《上癮》為代表,直接捧紅了許魏洲和黃景瑜,也帶動了腐文化的繁盛。
雖然劇播出一半就被下架,但短平快的成名之路,還是讓很多資本看到了希望。
可爆款不容易復制,直到2018年朱一龍的《鎮(zhèn)魂》問世,才讓耽改劇又看到了曙光。

真正達到巔峰的是2019年的《陳情令》,直接把肖戰(zhàn)和王一博推上了頂流。
一年內,《左肩有你》《皓衣行》《烽火流金》等籌備的耽改劇就高達59部之多。
加上2021年《山河令》的成功,再次證明了耽改這條路是可行的。

然而就當你以為耽改101正式打開新局面的時候,廣電一紙禁令,又將這場跟風扼殺在了搖籃中。
2021年9月16日,國家廣電總局召開會議,要求加強電視劇創(chuàng)作生產正面引導。
堅決抵制流量至上、飯圈亂象、耽改之風等泛娛樂化現(xiàn)象。

緊接著,不僅耽改劇被封,就連廣播劇都逐一下線,許多已拍完的耽改劇被迫胎死腹中。
《光淵》能夠播出,其實已經在原著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變。
先是把劇名《默讀》改成《深淵》,接著又改成了《光淵》,就連劇中人物名稱也都全部換過。

費渡、駱聞舟、陶然、肖海洋、陸有良、常寧、駱一鍋,改名為裴溯、駱為昭、陶澤、肖翰揚、杜宇良、唐凝、平底鍋。
案件《清理者》《紅與黑》《洛麗塔》改成了《朗讀者》《傲慢者》《偏執(zhí)者》。
從已播出的劇情來看,感情線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劇情的重心都在刑偵案件上。

可即便已經弱化到看不出耽美的影子,也依舊架不住被下線,可見淵種哀嚎不是沒有道理的。
質量上乘的耽改劇不是沒有,但一味博眼球博尺度的跟風劣質作品也很多。
光明日報曾發(fā)過一篇《警惕耽改劇把大眾審美帶入歧途》的文章。痛批了部分耽改劇為了吸引眼球,在畫面上呈現(xiàn)低俗庸俗的擦邊傾向。

資本投機取巧,創(chuàng)作者急功近利,演員不磨煉演技,觀眾迷失自我,惡性循環(huán)使得社會主流價值觀嚴重偏差。
加上個別無下限的炒作,會讓青少年的人生觀產生困惑,帶來不良影響,甚至顛覆對性別的認知。
我國的結婚率和生育率一再下降,規(guī)則和底線不能踏破,主流價值觀不能被模糊。

此外,《光淵》出品公司新湃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與廣州璽第納啡數字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陷入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新增了被執(zhí)行信息,執(zhí)行金額58451元。雖不是《光淵》下架的主要原因,但多少也有些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