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吳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六回 鄉(xiāng)紳發(fā)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
?
話說嚴監(jiān)生臨死之時,伸著兩個指頭,只有趙氏知道嚴二的心事: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恐費了油。忙走去挑掉一莖,嚴監(jiān)生放心而逝。族長嚴振先領(lǐng)著合族一班人來吊孝吃席。趙氏娘家也來人祭奠。嚴大老官也從省里科舉了回來,假模假樣祭奠二弟后,和王德王仁夸口省城里的經(jīng)歷。過了幾日,嚴大帶著二兒子往省里去相親。
趙氏在家掌管家務(wù),不想皇天無眼,不佑善人,那兒子出起天花,到七日上卻夭折了。趙氏直哭得眼淚都哭不出來。
趙氏請兩位舅爺來商量要立大房里第五個侄子承嗣,嚴大收到消息不置可否。待嚴二公子娶親畢,嚴大雇兩只大船回高要,快到高要的時候,嚴貢生用計賺掌舵駕長吃下他的云片糕,誣賴了船費。
嚴貢生回家立即打算霸占二房的房產(chǎn)。趙氏號天大哭,哭了又罵,罵了又哭,足足鬧了一夜。次日,到縣衙門口喊冤。湯知縣批判‘仰族親處覆’。趙氏找族長嚴振先做中,族長以親房為主。兩位舅爺王德、王仁像泥塑木雕的一般。娘家那開米店的趙老二、扯銀爐的趙老漢迫于嚴大的淫威又不敢言語。趙氏在屏風(fēng)后急得像熱鍋上螞蟻一般, 次日商議寫覆呈,王德、王仁不肯列名。嚴振先只只是和稀泥。不料湯知縣也是妾生的兒子,批復(fù)說:“趙氏既扶過正,可由趙氏自行決定立嗣。嚴貢生不服,寫呈到府里去告。府尊也是有妾的,覺得嚴大多事。嚴貢生到省赴按察司告狀亦不得支持。嚴貢生還不死心,打算到京里求周學(xué)道在部里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