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二四章
跂(qì)者不立,跨者不行。
上章回顧:道德經(jīng)在上一章闡述了天地有
常,人以偽巧使天下失其常然,則會(huì)失道。失
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義。所謂失者同于
失,亦即失去道德之正,天下就會(huì)被淫僻之德
所充塞,進(jìn)而導(dǎo)致天下危亂。所以還是要希言
自然,知常守正。
上章講了淫僻之德,本章接著上一章,講
的是淫僻之行。這也是遭受普遍誤讀的一章,
很多人注解此章,就由“踮著腳站不牢,跨著
走走不遠(yuǎn),
“這種膚淺的曲解出發(fā),然后引申
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出來。這顯然是嚴(yán)重的降
格解讀道德經(jīng)了。道德經(jīng)是講道與德的,不是
講為人處世那點(diǎn)瑣事的。
跂,說文注,足多指也。足趾多而無用,
是謂淫。淫,過度而失當(dāng)?shù)囊馑肌?纾f文注,
渡也,大步而越之意。走路的時(shí)候不好好走,
是謂僻。僻,從人從辟,辟者,法也。僻,即
為人為的給天地立法之意。人為的立法,是違
背天地之常然的。
淫者不正,不正故不立。僻者不常,不常
故難行于天下。故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zhǎng)。
自見者不明,人失去道德之常,而人為的
為天地立法,則不見天地之常然,故曰不明。
自是者不彰,以人為偽巧為綱,于天下行
淫僻之操守,則不顯天下之正德,故曰不彰。
自伐者無功,為天下淫僻之行,逆造化而
施妖妄之舉,則自遭天戮之刑罰,故曰無功。
自矜者不長(zhǎng),行天戮之民之性,削其性侵
其德而不止,則形不適于天而夭,故曰不長(zhǎng)。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
余食,很多人注解為剩飯。這樣注解是很
膚淺的。如果余食做剩飯解,那么贅行就不好
和這個(gè)剩飯對(duì)應(yīng)了。難道解成過剩的勾當(dāng)? 于
是很多人沒辦法,就不得不穿鑿附會(huì)的說,行
通形,把贅行解成多余的身體上的附生物,就
給糊弄過去了。
老子真正想表達(dá)的是,余食,就是吃不完
還貪求那么多食物,這就是淫。而贅行,則是
僻,不合乎常然的行為和勾當(dāng),就是贅行。
這些淫僻之行,以道觀之,就像吃不完還
要去追求的過多的食物一樣,不合乎常然之
道,還要去做的行為一樣。
很多人點(diǎn)菜,弄一桌子,也吃不了幾口。
這在道德經(jīng)里面來說,就是淫。淫者必?zé)o德,
無德,則行必妄。與無德妄為之人為友,則果
必兇。有道之人,當(dāng)趨避之??炊赖陆?jīng),僅
從日常的點(diǎn)菜和飲食習(xí)慣中,就可以推斷出來
他的品性。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樣的德行,都是很過當(dāng)?shù)囊е?。?/p>
淫僻之德,為淫僻之行者,都會(huì)招致天戮之
刑,故有道之人,不會(huì)操使這樣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