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說初盛唐詩》筆記·矛盾的王維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匆匆離開長安時朝中的文武官員有一部分人隨著離開了,但還有大部分人留在長安,王維也是其中之一。安祿山占領(lǐng)長安后,就逼迫這些人給他做官,王維在這時又表現(xiàn)出他的矛盾與妥協(xié)。他一方面不甘心出仕偽朝,但他沒有勇氣去與之強烈對抗,另一方面他還是接受了安祿山授予他的給事中官職。
據(jù)《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王維服下一種藥假裝發(fā)不出聲音說不出話,安祿山就以養(yǎng)病為由將王維拘禁在洛陽的菩提寺禁中。又據(jù)載安祿山做了皇帝后,在皇宮的凝碧池畔宴請群臣,召集了許多樂工為他演奏。樂師不得已而作,卻想起舊日時光而不禁舉淚泣下。這其中有一個叫做雷海清的樂師,拒絕為安祿山演奏,還將樂器砸在地上,面向西慟哭,結(jié)果被安祿山一等人支解示眾,下場悲慘。此時王維拘禁在菩提寺中,好友裴迪來探望時說起此事,王維聞之悲痛萬分,作五絕、七絕各一首,此為其一。
這就是《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里,
凝碧池頭奏管弦。
他說:千門萬戶的人家在戰(zhàn)亂中被叛賊燒殺搶掠,現(xiàn)在剩下的只有劫后的青煙繚繞;文武百官都在叛賊的控制之下,什么時候才能重見天顏?秋時槐樹樹葉飄零,落在凄涼的皇宮之中,而叛賊卻在凝碧池頭慶祝勝利,讓樂工為他們演奏音樂。
這首詩是裴迪前往菩提寺看望他時,他念給裴迪聽的。而此詩反映了當時一般人的悲慨,因而傳誦得十分之遠,傳到了玄宗的耳中。長安收復(fù)之后,玄宗與肅宗回朝,本依律法,凡是在淪陷區(qū)接受偽朝官職的人都要被三等定罪,但王維依憑此詩表露出對朝廷的一份忠愛之情和弟弟王縉參與收復(fù)失地之功,他不僅被赦免,而且還被授予太子中允的官職。
對于這段曾迫不得已接受偽朝官職的經(jīng)歷,王維的內(nèi)心是十分矛盾且慚愧的,這在王維接受太子中允一職時所寫的謝表中多有表現(xiàn)。懷著這樣的心態(tài),他直到晚年依然過著半仕半隱的生活。然而他的這份矛盾與痛苦都沒有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始終缺乏一種真誠的感情。在葉先生看來,只有感情深厚博大的詩人,才能寫出深厚博大的第一流作品。王維卻是以感覺取勝的詩人,而感覺都是剎那間的直覺,不能將它擴展。因此,王維的詩在思想感情方面就缺少了一種深度和廣度。當然,這并不是說王維就沒有感情,只不過他不敢真誠地面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