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海軍大型戰(zhàn)艦介紹——1134B型反潛艦
? ? ? ? ?1965年10月,前蘇聯(lián)部長會議在《855-3310文件》中將1134B工程予以確認,后經過北方設計局的設計努力,次年9月工程細節(jié)和預算報表被提交造船工業(yè)部。1967年,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市61個公社社員造船廠著手進行1134B工程準備。1969年12月19日,就在1134A型首艦完工一周后,以造船廠所在城市命名的尼古拉耶夫號作為1134B首艦下水。又經過了3年半的舾裝、準備和驗收,該艦終于于1972年2月被編入黑海艦隊第70反潛艦支隊服役。很快,北約就在黑海觀測到了這一新型艦艇,并將其命名為卡拉級。

? ? ? ? 作為1134平臺的第三代衍生艦型,金雕B是全系列中艦體尺寸最大,排水量最大者。其標準排水量達到6670~7710噸,最大排水量8505~8890噸。艦體總長173.4米,型寬18.54米,吃水5.74~5.9米,設計水線長161.9米。

? ? ? ? ?動力系統(tǒng)終于從蒸汽輪機換成了強大而緊湊的2套燃-燃聯(lián)合動力(COGAG)M-5型發(fā)動機組。每套發(fā)動機組包括2臺總功率29419千瓦的M-8主燃氣輪機、和1臺總功率4413千瓦M-62巡航燃氣輪機,最高航速32節(jié)比1134A略有下降,但續(xù)航力提升到了7100海里/18節(jié)或者3000海里/30節(jié)。

? ? ? ?1134B的艦體與上層建筑沿用了1134系列模式,不過在規(guī)模上進行了明顯的擴大。艦艏兩層甲板主體構型不變,但之后的橋樓變化較大,長度和體積均有大幅度增長。艦橋內部和甲板下指揮中心空間因此都顯著增大。在蘇聯(lián)海軍的技戰(zhàn)術指標的限制下,設計局盡了最大努力加大1134B的內部空間和甲板面積,以容納更多的武器和電子設備,同時對艦體構型上做了許多調整以保證全艦甲板整潔,設備布置緊湊有序,外觀的大幅改變也是北約稱其為卡拉而非克列斯塔Ⅲ的原因。

? ? ? ? ?作為反潛作戰(zhàn)艦艇,1134B除了繼承1134A反潛導彈、重型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彈等武器配系之外,還在使用MG332T(泰坦2T)艦殼聲吶之余,加裝了革命性的MG-325(織女星)變深度拖曳式聲吶(VDS)。該聲吶通過控制拖纜長度調節(jié)聲吶拖體入水深度,可以越過相當部分的水聲躍變層,直接在北約潛艇活動的水溫層上工作,從而克服各種不同的聲速層和密度層,最大工作深度可達200米,兼有主、被動工作模式,可用于中、近距探測潛艇噪音,并可使用主動方式定位目標,自身也可以作為艦艇攻擊聲吶進行測距測向。

? ? ? ? ? 防空武器方面,負責中遠程防御的M-11依舊是必備的裝備,在后幾艘下水的1134B上則升級為了改進型M-11防空系統(tǒng)即風暴M,在彈藥性能大幅度強化的基礎上,還改進了火控系統(tǒng),使得10000米以下跟蹤目標最大值增加到了20個,當處于5000米時可打擊其中17個目標。

? ? ? ? 為了與M-11有效地配合作戰(zhàn),蘇聯(lián)海軍同時準備了由路基型9K33(即薩姆8)改型而來的4K33黃蜂M近程導彈系統(tǒng)(北約編號SA-N-4)。采用9M33型導彈,彈長3.2米,直徑0.21米,翼展0.64米,射程14.8千米,射高40~6000米,ZIF-122伸縮型雙臂導彈發(fā)射裝置分布于塔形主桅兩側,在非作戰(zhàn)狀態(tài)下可以收縮入彈藥庫,每個彈藥庫共保存有20枚導彈,2部導彈發(fā)射裝置面向艦艇兩側方向共可進行20次攔截(2枚導彈攔截一個典型目標),主要針對低空突防的固定翼作戰(zhàn)飛機。

? ? ? ?速射艦炮方面,蘇聯(lián)海軍終于再也無法忍受AK-725孱弱的對面殺傷能力,設計局剛一騰出來空間,海軍立刻就用AK-726替換了前者,安裝位置也被移至橋樓和主桅桿之間的以增大射界。

? ? ? ??與此同時,4座全新的AK-630也被裝設于主桅桿兩側,該炮采用轉管加特林原理,炮彈發(fā)射時產生的發(fā)射藥爆燃氣體,推動彈鏈前進并自動上彈,旋轉炮管由水冷系冷卻,作戰(zhàn)全重僅3.8噸(備有榴彈、燃燒彈和殺爆彈2000發(fā)),炮口初速900米/秒,理論射速4000~5000發(fā)/分,實際3300發(fā)/分以上,對空中目標作戰(zhàn)斜距大于4000米。這種20世紀70年代誕生的近防速射炮,極具開創(chuàng)性和先進性,直到半個世紀后依舊被相當數(shù)量國家的海軍裝備。

? ? ? ? 在1971年到1979年的九年間,尼古拉耶夫市61名公社社員造船廠共完成了7艘1134B的建造工作,這一數(shù)量雖不如1134A的10艘,但也著實不少了。其中,第四艘1134B亞佐夫號幸運地成為了S-300F型遠程艦空導彈的試驗艦并獲得了1134BF的編號。

? ? ? ? 為了安裝這一新系統(tǒng),該艦拆除了后部的4P60制導雷達和M-11發(fā)射架,換上了頂罩雷達和6座四聯(lián)裝ПУ-203發(fā)射裝置。另外為了設置導彈庫,兩側的五聯(lián)裝533毫米魚雷發(fā)射管都換成了雙聯(lián)裝發(fā)射管,這一措施使得B-500P遠程防空導彈的翻倍為了48枚。亞佐夫號也成了前蘇聯(lián)海軍唯一一艘集成了三種防空導彈系統(tǒng)的大型反潛艦。

? ? ? ? 在1976年到1983年的7年時間內,亞佐夫號進行了大量新型防空導彈的試驗,直到1984年S-300F在基洛夫號核動力巡洋艦上通過國家測試并交付使用。

基本性能
艦員編制:540人
標準排水量:6670~7710噸
滿載排水量:8505~8890噸
艦艇尺寸:173.4×18.5m×5.9m
動力系統(tǒng):2臺M-62巡航燃氣輪機(10兆瓦),4臺M-8E加速燃氣輪機(80兆瓦),雙軸推進
續(xù)航力:7100海里/18節(jié)
航速:32節(jié)

武備
兩座四聯(lián)裝暴風雪反潛導彈系統(tǒng)(備彈8枚)
兩座雙聯(lián)裝風暴艦空導彈系統(tǒng)(采用B192發(fā)射管,備彈提升至72枚)
兩部RBU-6000 龍卷風2型12聯(lián)反潛火箭發(fā)射裝置(備彈114枚)
兩部RBU-1000 龍卷風3型6聯(lián)反潛火箭發(fā)射裝置(備彈60枚)
兩部PTA-53-1134型五聯(lián)裝533毫米魚雷管(備彈10枚)
兩座AK-726型雙聯(lián)裝76毫米炮
四座AK-630型30毫米近防炮
MP-600全向搜索雷達
MR-310A型三坐標空情雷達
MG-332T艦殼搜索聲吶
MG-325織女星變深度拖曳式聲吶
一架Ka-25/Ka-27艦載直升機

? ? ?? ?20世紀60-70年代前蘇聯(lián)海軍在新建大中型艦艇的分配上,大幅度向黑海艦隊傾斜,7艘1134B中有4艘被分配給了黑海艦隊,亞佐夫號、刻赤號、尼古拉耶夫號和奧察科夫號四艦,分別于1972年4月、1974年3月、1975年4月和1976年4月進入黑海艦隊第30反潛艦師第70反潛艦旅(另有三艘56型、兩艘56M型以及兩艘30改進型),與同師的第21反潛艦旅(核心主力為兩艘1123型載機巡洋艦莫斯科號于列林格勒號)共同擔負在黑海南部和地中海東部海區(qū)的反潛作戰(zhàn)任務,以2個主力反潛艦旅的兵力規(guī)模在地中海實施反潛,在蘇聯(lián)四大艦隊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搜尋美國第16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大隊在東地中海的活動規(guī)律與發(fā)射陣位,實施不間斷的追蹤動作,以便在戰(zhàn)時迅速消滅。

? ? ? ? 20世紀70年代,兇猛的金雕紛紛進入遠洋,它們身上的紅色標志顯示了一個傳統(tǒng)陸權超級大國對海洋的初步探索,它們翱翔的身影,不僅進一步讓紅海軍看到了真正馳騁大洋的希望曙光,也驚詫了一眾對手。然而,僅僅二十年過后,這些驕傲的猛禽就隨著紅色帝國的崩潰一一隕落,七艘1134B僅有兩艘駛入了二十一世紀,實在是令人唏噓。

? ? ? ?兩艘中的奧恰科夫號在1994年發(fā)生了一次火災,然后勉強拖到了2011年退役,2014年俄烏克里米亞沖突,該艦被俄軍鑿沉在了烏克蘭的港口,使得5艘烏克蘭海洋軍艦在港內動彈不得后被曾經的同僚打靶。最后一艘1134B刻赤號也在同一年發(fā)生了失火(毛熊戰(zhàn)艦失火數(shù)量實在有點多),并最終于2020年正式退役,結束金雕家族的歷史。


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