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②:父親高勱,北齊樂安王,隋朝建立后,隨王世積攻打南陳
高勱是高士廉的父親,北齊清河郡王高岳的兒子。
高勱在北齊時為樂安王。
楊堅代北周建立隋朝,高勱為行軍總管,跟隨王世積攻打南陳。
高勱,549年出生,字敬德,北齊宗室大臣,渤??ど偪h(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人,是唐初申國公高士廉的父親,是李世民皇后長孫氏的外祖父。

《隋書》:高勱,字敬德,渤海蓚?cè)艘?,齊太尉、清河王岳之子也。
高勱在北齊文宣帝時,因為聰明伶俐,長的又帥氣,被文宣帝高洋喜愛,七歲就被派遣隨侍皇太子,長大后,被授予青州刺史;因為此前高勱父親曾在青州任職,官聲非常好,高洋派高勱前去,未嘗沒有以后要重用的意思,青州由他當刺史也容易治理,父親已經(jīng)打下底子了。
不久之后,被授予武衛(wèi)將軍、領(lǐng)軍將軍、祠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遷侍中、尚書右仆射,出為朔州行臺仆射,改封樂安王。
北齊皇帝交替很快,到了第五位皇帝齊后主高緯,高緯被北周軍隊打敗,高延宗在晉陽稱帝,而高緯傳位給高恒,當起了太上皇,然后聽從薛道衡等人建議,南下招兵,假如不行,再投靠南陳。
高勱作為宗室大臣,統(tǒng)帥兵士,并侍奉皇太后回到鄴地(河北臨漳)。
隨行中侍候皇太后的宦官任性妄為,民間雞鴨狗鵝,被小太監(jiān)侍衛(wèi)等肆意捕殺,儀同茍子溢尤被寵幸;高勱看到這種情況欲要殺茍子溢示眾立威,皇太后求情才釋放茍子溢。

劉文殊私下里對高勱說,這種小人一句話就會給你帶來災(zāi)禍,何必如此呢?高勱回答,現(xiàn)在形勢不利,很多權(quán)貴叛逃,正是這些人把持朝政,人心渙散,如果殺了他們,就是死也值得。
齊后主南逃時,高勱總是留在最后殿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捉住,宇文邕問高勱北齊滅亡的原因時,高勱悲不自勝痛哭流涕,宇文邕為此動容,高勱入北周,授開府儀同三司。
北周靜帝宇文闡繼位后,楊堅為丞相,曾經(jīng)和高勱有一番交談,勉勵他繼續(xù)保持忠正賢良的作風,父子兩代人對北齊忠心耿耿,因此高勱被楊堅重用。
楊堅代北周建立隋朝,開皇七年(587年),從楚州刺史轉(zhuǎn)任光州刺史,上書滅陳五策,又上表楊堅正是滅南陳的時機,因為高勱在邊境很了解南陳的情況。于是楊堅下詔褒獎高勱,隋朝大軍南下攻陳時,讓高勱為行軍總管,跟隨宜陽公王世積下陳江州。此戰(zhàn)在蘄口大破南陳將領(lǐng)紀瑱。高勱以功拜上開府,賜物三千段。
《隋書》:豪猾屏跡,路不拾遺,在職數(shù)年,稱為治理。后遇吐谷渾來寇,勱遇疾不能拒戰(zhàn),賊遂大掠而去。憲司奏勱亡失戶口,又言受羌饋遺,竟坐免官。
后來任職洮州刺史,當時隴右地區(qū)的羌族部落多次襲繞邊境,在任期間,胡漢融洽,都心悅誠服,陰險狡詐的人不敢露頭,只能隱藏蹤跡,可以說路不拾遺。
吐谷渾來劫掠時,正趕上高勱染病,所以沒有抵御住侵略,吐谷渾輕松劫掠而去。因為這事被彈劾丟失人口,又收受羌族饋贈,因此座罪免官。604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五十六歲。

604年有大事件發(fā)生,楊堅病重去世,楊廣登基。
高勱不僅能打仗,還能治理地方,文武雙全??上П恍∪讼莺γ夤佟?/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