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十周年武將技能突破評析(界李儒)

界李儒,男,群,3勾玉,魔仕
焚城:限定技,出牌階段,你可以選擇一名其他角色,從該角色開始,所有其他角色依次選擇一項:1.棄置任意張牌(須比上一名進行選擇的角色棄置的牌多);2.受到你造成的2點火焰?zhèn)Α?/p>
滅計: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將一張武器牌或黑色錦囊牌置于牌堆頂,令一名有手牌的其他角色棄置一張牌。若棄置的牌不為錦囊牌,其再棄置一張非錦囊牌。
絕策:結束階段,你可以對一名沒有手牌的其他角色造成1點傷害。
黑歷史滿滿的原版評析CV458434
☆修改點
1.焚城:起始角色任選。
2.滅計:武器牌也可發(fā)動。
★修改的角度很邪門/偏門/冷門。都知道滅計要加強,正常思路可能是黑錦囊改成所有錦囊、一張變成兩張、棄置改成獲得之類的思路,沒想到最后多了個武器牌滅計,角度著實刁鉆。
★焚城的技能設計就依托于位置,因為要按位置順序棄牌,所以修改為自選起點倒是有幾分合理,至少不會因為位置不好而不能開大。
※絕策
時機:結束階段
效果:你可以對一名沒有手牌的角色造成1點傷害
★一個隨緣的補輸出技能,沒有手牌角色基本上全靠你自己回合內的操作來創(chuàng)造。
★對手牌少的角色壓制力較強,偶爾能起到偽強命的效果。指出了閃就要被絕策,伸頭縮頭都是一刀。
★目標手牌多的時候,絕策形同虛設。
※滅計
時機:出牌階段內的空閑時間點(限一次)
消耗:你可以將一張武器牌或一張黑色錦囊牌置于牌堆頂
效果:令一名有手牌的其他角色棄置{一張錦囊牌/一張非錦囊牌和一張非錦囊牌}
★只能滅計有手牌的角色,但是目標角色可以棄置裝備區(qū)里的牌。也不知道這是個什么設定,我就想扒裝備區(qū)兩張牌,不行嘛?
★突破后只是降低了發(fā)動難度,收益上限并沒有變。就是多了12張能發(fā)動滅計的牌罷了,30黑錦囊+12武器=42,比殺還少,該摸不到還是摸不到。

★其實本身滅計控頂就意義不明,這牌是能隨便瞎控的嗎?下家不管是不是自己人都不見得有正收益。再說李儒自己都摸不著,還等著別人控給他呢。
☆題外話,曹性算是比較新的控頂武將,人家曹性流矢不限次數(shù)的,有無中和鐵索或者刷賣血就能自我回收。李儒滅計則是限制了次數(shù),即使有回收手段也會因為3上限而留不到下一次滅計。
☆說到續(xù)航,我想到的是芮姬,結束階段系統(tǒng)直接幫你找一張裝備牌放手里,回合外手牌里的裝備牌基本上沒什么用,就差沒直接寫明是給芮姬下回合巧力準備的。所以界李儒為什么不加個這樣子的續(xù)航呢。結束階段,若有其他角色于此回合棄置過牌,你隨機獲得一張黑色錦囊牌。
※焚城
時機:出牌階段內的空閑時間點(限定技)
效果:你指定一名其他角色為起點并選擇所有其他角色→這些角色從起點開始依次選擇棄置X張牌或受到你造成的2點火焰?zhèn)?/p>
★由于中間夾了個李儒,導致原描述里的“上家”不再準確。當然實際上的意思大家都懂。
★能自選起點之后,稍微增加了一點焚城的可控性,而最終燒誰身上,大部分依然不受李儒控制。只能說看著隊友和對手的狀態(tài)決定從誰開始燒。
★其實區(qū)別不大,座位排布順序又不受李儒控制。從哪燒不是燒。
●總結
★調整的思路比較清奇,在不需要的地方下了苦功,實際上沒什么大用,依然是個三血無防摸牌白大脆皮。
☆單排22的時候總是會遇到4框5框的喜歡秒選李儒,也不知道圖什么。還有那種秒選司馬懿的也是,我反正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