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初學者如何選擇第一張古琴——從一個斫琴師的角度給古琴愛好
閑話不敘,直入正題。 初學古琴時的古琴選擇首當其沖的便是價格問題 價格: 我依稀記得在知乎看到過一篇文章,大概是價格建議不要太便宜也不要太貴。我是很認同的,我認為初學者的古琴價格區(qū)間最好在兩到三千之間。 古琴行業(yè)魚龍混雜,價格從幾百到幾萬都有。但是就古琴本身的制作成本而言,一千以下的價格是不太現(xiàn)實的。一般這個價格區(qū)間的古琴都粗制濫造,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從音色到手感到做功都有。不但無法讓人體會到古琴特有的意味,反而會快速消磨掉學琴的熱情。 至于三千往上是不太劃算的,對于初學者來說有些沒必要,而且一般的初學者也不太有挑選的能力。當然,預售充足的不在此列。 確定了基本價格,再來看以下問題: 二、古琴的材質 三、古琴音色 四、古琴的手感以及三病 五、做工與細節(jié) 六、形制和顏色 二、古琴的材質 古琴的主流材質目前有三種:青桐、泡桐和杉木。 青桐價格昂貴初學者自然是不必考慮。 泡桐我也不建議初學者購買,倒不是我對泡桐有所偏見,泡桐也是能做出好琴的。但目前泡桐琴下限太低,相比其他琴來說更是魚目混珠,好壞難分,初學者很難挑選到一張好的泡桐琴。 杉木:目前古琴最主流的材質,也是個人比較推薦的古琴材質。相比于其他兩種材質更加四平八穩(wěn),對初學者比較友好。 至于辨別放方法,有木料方面的知識的話可以從龍池風沼看出來,但現(xiàn)在也有貼納音的做法,我暫時還沒有找到什么簡單且有行之有效的辨別方式。這可能也是古琴行業(yè)魚龍混雜的原因之一吧。 三、古琴的音色 毫無疑問,對于古琴來說,音色是它的決定因素,也是一張琴的靈魂。但是,對于剛接觸古琴的初學者來說,我反倒認為它可以放在稍微靠后的位置。幾點原因: 1、一般的初學者其實并沒形成自己的審美體系,也難以分辨小范圍內的好壞,這需要比較多的真實感受,對初學者來說有些困難。 2、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兩三千元的練習琴雖然幾乎都是廠琴,但是它還是有一個基礎的下限的,基本上都能滿足初學者的需求。 當然,廠琴并不代表著音色一樣!誰都希望買到音色更好的琴,我還是建議大家聽一聽選一選。只不過音色這個東西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略顯主觀,第一次買琴不要太過執(zhí)著,等學會了之后真的喜歡再升級更好的也不遲。 以上的論斷僅限于貨真價實的兩三千元的練習琴,以次充好的幾百一千的琴音色上是有很明顯的差別的,一般都能感覺到。如果實在分辯不出的可以參考第四條和第五條,如果能滿足這兩條基本就不會是幾百的琴。 四、古琴的手感以及三病 個人認為這一點應該是古琴初學者最為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這直接關系到你的熱情是否會被快速的消耗以及能不能堅持學下去。 手感: 一張好琴演奏起來不應太過吃力。左手走音順滑,右手下指空間不應太過局促,也不應太過充沛。正常演奏不打到琴面、不受過多限制即可。線下選琴可以自己多試試,如果是線上選琴的話優(yōu)先考慮三病,如果沒有三病的一般手感也不會太差。 古琴三病,即抗指、打板和沙音。 抗指:左手下指和走音吃力,一曲未罷手指便開始疼痛。 打板:散音或者按音正常彈奏時有琴弦擊打琴面的啪啪聲。 沙音:按音或走音時有雜音,聲音不干凈。 線下的話三病可通過彈奏感受。線上的話沙音打板只能通過音頻聽,但抗指有一個判斷標準,即七弦、四弦、一弦的七徽位置距離琴面的距離不高于6、7、8毫米,如果是女生的話這個標準還可以再縮小半個毫。當然,古琴南北川各有差別,標準僅供參考。 五、做工與細節(jié) 做工和細節(jié)雖然看起來是并不重要,但這一般能直觀的體現(xiàn)出做琴人或斫琴師的態(tài)度,算是一個間接的質量判斷標準。 當然,練習琴的細節(jié)和做功自然不能向演奏級之類的看齊,價格在這里。但畢竟兩三千,做工肯定不至于太過粗糙。 漆面:
(忽略那張落霞)一般練習琴做不到演奏級的那種溫潤如玉,但是漆面也要光澤明亮、潤滑,紋路不應雜亂粗糙。 當然漆面以及下面的冠角岳山的描述都只是理論上的,實際挑選的時候標準可以放寬松些,畢竟古琴都是手工作業(yè),練習琴有些地方不到位也屬正常,只要整體在及格之上都沒啥問題。 如果是網(wǎng)上選琴的話就還要涉及到P圖的問題,如下面兩張:
實在技術有限,明白意思就行。第二張圖相比與第一張我僅僅只是在拍照的時候將亮度調高了一點就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好壞我們暫且不論。所以網(wǎng)上挑選最好找信的過的,即使看圖挑的話也要看古琴整體的感覺,再結合拍攝背景一起分析。 冠角和岳山 一般沒有粗糙的打磨痕跡,沒有明顯的坑和裂縫,沒有灰胎殘留,能清晰的看到木頭紋理(如果冠角做了生漆擦拭就不考慮這點)就行。
六:形制與顏色 如果你不是有非常喜愛的形制或者顏色的話這點基本放到最后考慮。 顏色我只推薦黑色、黑紅和透鹿角霜的。原因比較簡單,這三種顏色最多,也比較耐看。以后買了更好的琴想轉手的話這幾種也更容易。 形制
這個不做推薦,但一般伏羲仲尼最容易買到,也比較耐看。有一些形制 比如蕉葉,因為做功麻煩所以要貴一點。 以上內容僅作為古琴初學者的挑選建議,基初方法差不多也就這樣,希望你們少走些彎路。 我只傳播我所了解的知識,不做具體的古琴推薦,不然總有賣琴的嫌疑。而且以上都是個人經驗,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嗯,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