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堡太極拳之玄機——“以檔代手”
? ? 趙堡太極拳其關鍵的練法,主要是調(diào)動襠胯的作用,趙堡架人把襠胯的運用作為主要的修練方法,也是趙堡太極拳的至關重要特點。雖然有許多其它特點,但它貫統(tǒng)整個太極拳內(nèi)勁,所以這個特點尤為重要,也是其它太極拳中沒有的,罕見的這種說法。
? ? ? ? 鄙人也學過其它太極拳種,但從無此法提及,有的只是表面之談,或涉及不深,作為趙堡太極拳而是主要的練法,是練功的關鍵,是入門之捷徑,那必須學會襠胯的運調(diào),沒有襠的運作,以襠發(fā)手,以襠代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趙堡太極拳,更談不上用法,也談不上能進入太極拳的高級層次,太極拳的真正體用,趙堡太極拳的修恃離不開襠胯,這種襠胯的運作方法教難學更難。
? ? ? ?有的老師不講襠胯,有的只是在門內(nèi)傳授,太極拳能否入門,關鍵是在身法,至關重要就是襠胯的運作,有的人練一輩也不懂得如何“以襠帶手”“以襠代手”,那就根本談不上入門,也無法討論其高級的東西。
? ? ? ?當然這里也只是局限于趙堡太極拳,因為其它拳種就沒有這種說法,也沒有這種訓練方法,僅僅知道胯很重要,如可修練,如何運作,還很模糊,不菅人家的觀點如何,各家各門都有自己的觀點,就趙堡太極拳一門,其內(nèi)勁始終貫串于襠胯的運作,內(nèi)勁過得去或過不去。全賴于這種運作的正確性。
? ? ? ?以前老師不在門外說,只在入室弟子中傳授,所以外界鮮為人知,有時我們看老師的功夫如何了得,要想學他的招法,學他的化打法,其實是學不會的,關鍵是學他的根本,學他內(nèi)勁的運作,內(nèi)勁又似乎是講不清楚的東西,隱于內(nèi)而不顯于外的,但是它是由襠胯的運調(diào)而產(chǎn)生的。這種運調(diào)又是十分細微,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之根本。
? ? ? ? 盤架時應該把襠勁作為主要的修恃方法,并與四肢軀體協(xié)調(diào)地配合起來,在技擊交手時要有襠與肢體相結合,相輔相成,才能得心應手。它不僅表現(xiàn)為所有的外動,(四肢軀體運動)它更重要的是牽動丹田的運作,是內(nèi)勁的根本,它既支配著逆腹式呼吸,又支配著丹田的運轉(zhuǎn),由丹田的運轉(zhuǎn),指揮著全身氣的運行,內(nèi)修外煉都離不開襠的運作,只有完全徹底掌握了襠胯部的運調(diào),才能算得領悟到趙堡太極拳的真諦。
? “以襠帶手”,襠胯在趙堡太極拳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杜元化的《太極拳正宗》已經(jīng)把膀胯列入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在“太極拳啟蒙規(guī)則”一文中把它列入必修的規(guī)則:“兩膀兩胯為四大節(jié),膀為稍節(jié)之根,胯為根節(jié)之根,周身活潑全賴乎此”。
? ? ? ?八小節(jié):兩肘、兩膝、兩手、兩腳,節(jié)節(jié)隨膀隨胯依次運動。勿令死滯,自能隨順,與膀胯為一。
? ? ? ?所以趙堡太極拳是以膀胯為主,也就是動作都是在以膀胯的發(fā)動之下,依次而運動。勿令死滯,太極拳活于不活全賴于此,這在我們趙堡來說都十分重視這種修練,如果你沒有學到怎樣利用襠胯的動作,或者根本不知道,這不是一個真正的趙堡太極拳種。難怪咱們老師要提出,練趙堡太極拳必須做到“以襠代手、以襠帶手”,最為形象深動的是老師把“以襠代手、以襠帶手”來比作木偶戲。
? ? ? ? 我在小時候看到過木偶戲的表演,現(xiàn)在似乎少多了,也不大看到了。以前常有到里弄街坊來賣藝的,一個大箱匱上面算是舞臺,表演各種戲文,臺下箱內(nèi)只有一個人,一邊說唱,其人物都有木偶做成,全有演員一個操作,過去叫雜耍者,兩手各伸入兩個木偶的衣套內(nèi),盡可能表演得淋漓盡致、生動活潑、形象逼真,也是一種不太容易的藝術。這與我們趙堡太極拳的“以襠代手”有什么關系呢?
? ? ? ?老師說“襠”就是木偶戲雜耍者的一雙手,活于不活全在于襠,“襠”在太極拳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指揮了所有動作,貫串了整個內(nèi)勁,象征著內(nèi)勁和力量,在推手中能不知不覺中把對方的力化解掉。
? ?如果對方用兩手壓我的右手臂其用的力量假如是10公斤,那么我要用15公斤的力量才能輕松反彈開對方的壓力。如果我沒有這種力量,只能被對方壓癟、壓倒,或者可以走化掉,如果不能走化,我們可用襠勁旋轉(zhuǎn)向上,那么只要少量的力就可送走對方的壓力,這里不是要你去頂力,說明這是一種化解的方法.
? ? ?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對方用20公斤的力量,抓拿你的右腕臂,你自己不具備相應的力量走化,你的手臂處在對方的強力之下,上不能去,下又下不去,進退不得,你何能為此解脫,雙方力量懸殊,好似老鷹抓著小雞,動多不能動,何言解脫。然后我則可以啟動襠胯,使襠胯合于手臂,如發(fā)動機之主軸啟動,由襠胯牽轉(zhuǎn)發(fā)動于手腕,其力量不在手腕,所以對方再也無法抓著你的手臂,其拿如握滾動齒輪,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握著對方。
? ? ? ?我曾經(jīng)試握過老師的手腕,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我的手腕握力如果沒有四十公斤,也起碼得有二三十公斤,我拿著老師的手臂,老師根本就不能動,是非他用散手打我,因為散手他可以用其它方法擊打我,肘打肩靠,腳踢膝頂,因為我畢竟年青有力,而老師年邁進將七十歲的人了。老師再三再四叫我用力抓拿,我卻將信將疑,不敢盡力去拿,老師說不礙事的,我始以八分之力去拿老師的腕臂,不了老師啟動襠勁,我的手腕根本就沒有力氣了,好像不是拿的手臂,像似發(fā)動機的滾動齒輪,不只是拿不住,且有一種心驚膽顫的感覺,后來我才知道,老師用的是襠胯勁,而這種襠胯勁能直接形于手,以襠代手,以襠帶手,說明你拿著的不是老師的手,而是老師的大腿,是發(fā)動機的主軸,當然你是無法拿得著的。
? 如何實現(xiàn)“以襠帶手”,這全在練架上下功夫,沒有其它捷徑,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個圈,也就是襠圈,由襠來帶動手臂的運動,當然這是應該有嚴格的要求,具有一定規(guī)范。先要求松胯、松胯根,由襠胯旋弧,帶動一系列的肢體運作。如趙堡太極拳之金剛式,它要求松胯,由襠劃園弧送出兩手之托槍勢,也叫式,當動作二由捋式旋轉(zhuǎn)為捋式,也是由右胯為主再把兩手臂捋回,一一捋,襠胯恰好轉(zhuǎn)了一個立園,而下面的擠按兩式,恰好完成了第二個襠圈,再繼續(xù)劃園,右拳搗于左掌心時,襠由劃園走了第二圈。所謂金剛三大對是由這幾個圈的連環(huán)組成的,而關鍵是在二個胯的運作。
? ?太極拳的千變?nèi)f化,全賴于襠胯的動作,而襠胯就是趙堡太極拳的玄妙之天機。如何利用胯來配合周身肢體運動,這對趙堡架來說太重要。早年的杜元化,他在《太極拳正宗》一書對于胯的動作,尤其在解說金剛一式中更為確切,他說:“兩胯為天機,貴于松活”,他把兩個胯比作太極拳的天機,我想還有什么比胯更重要的?
? 如何體驗太極拳“以襠帶手”,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以身領手”,身法帶動手法,也就是由襠來帶動指揮手上的動作,你似乎覺得自已已經(jīng)到達了“以襠出手”的水準,那么你不妨測試一下你的襠勁。當你在走架套路時,兩手伸放在褲袋里不動,或放在身背后不做任何動作,也就是用你的兩雙腳來打一套架子,襠勁好的自然能打出身法來。
? ? ? ?而自以為身法好的,實際上沒有襠勁,或者會一些以手領身,你在打太極拳的時候,只會走路什么身法,襠勁都沒有了,且十分難看。
? ? ? ?有時我們也作這樣的測試方法,來測試我們是否真的掌握了“以襠帶手”,有襠勁者可以帶動手的運作,如果手不動,而我們的襠照舊可以運作一套太極拳架子。
? ? ? ?靈于不靈當場試驗,初學者圈可以走大一些,證明我們有這個襠勁來帶動肢體,有襠圈和沒有襠圈是一個關鍵,沒有襠圈的要練出這個襠圈,真正有了襠圈的,我們就要適應套路和技擊的需要,就要大圈變小圈,有圈似無圈,大圈套小套,形成變幻莫測的太極圈,真如《太極拳正宗》所言“切望練斯拳者,要以斯為必有事,方能尋著太極拳之真門徑,方可造出太極拳之真鉛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