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兩魏(534——556年)

東魏(534——550年)

一、東魏孝靜帝——元善見(534——550年)

(一)元善見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曾孫、文獻王元懌之孫、文宣王元亶之子。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與高歡決裂,逃離洛陽向西投奔關(guān)中的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歡任命元亶為大司馬,全權(quán)處理國家政務(wù)。元亶還沒稱帝,出入就讓侍衛(wèi)清道止行,而且不把高歡放在眼里,于是高歡把元亶趕下臺另立元善見為帝。元善見在洛陽即位,北魏東西各有一位皇帝導(dǎo)致其分裂,高歡所控制的東部地區(qū)稱東魏。不久高歡帶元善見遷都鄴城。

(二)高歡雖然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討伐叛逆、復(fù)辟君位起家的而不敢輕易篡位稱君。538年元善見為拉近與高歡一族的距離,主動提出立高歡的二女兒為皇后,高歡起初固然推辭,但因元善見的堅持己見而順從。547年高歡去世,其長子高澄承襲父職繼續(xù)把持東魏朝政。高澄認為東魏是高家打下來的,皇帝也應(yīng)是高家的,從此萌生自己取而代之的想法。高澄控制元善見而任命心腹崔季舒為黃門侍郎,監(jiān)視元善見的一舉一動。549年高澄趁南梁爆發(fā)侯景之亂攻陷其少城池,元善見因此不得已封高澄為相國、齊王,此后高澄的野心更加膨脹,對元善見肆無忌憚的欺辱。元善見不想任高澄擺布與荀濟密謀策劃出皇城糾集天下兵馬討伐高澄,元善見為高澄布滿朝中的耳目而挖地道逃出皇城,不幸的是元善見、荀濟剛挖到城門附近時被守門軍官聽到,元善見、荀濟因此被抓。高澄聞此帶兵入宮逼問元善見,把元善見囚禁在含章堂并烹殺荀濟。高澄準備殺死孝靜帝時被自己的廚師蘭京刺殺,蘭京本來是南梁人,與東魏交戰(zhàn)時被俘而被分配到高澄府中當(dāng)廚子,蘭京多次向高澄請求回家被高澄下話威脅,蘭京忍受不了此憤怒而與同黨六人刺殺高澄。高澄的弟弟高洋聽說哥哥被殺趕過來殺了蘭京等人,隨后繼承高澄職位。

(三)正當(dāng)元善見高興時卻沒想到高洋比起高澄更加兇殘、更難對付,其野心比高澄更大。550年元善見被高洋帶領(lǐng)的十萬精兵的逼迫下禪位于高洋,?高洋即位之初對元善見特別優(yōu)待,然而這是高洋為贏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551年高洋在北齊政權(quán)的根基牢固時毒殺元善見。

西魏(535——556年)

一、西魏文帝——元寶炬(535——551年)

(一)元寶炬是北魏文景帝元愉之子。508年元愉因不滿權(quán)臣高肇禍亂朝政而在冀州謀反稱帝,不久元愉兵敗被擒。北魏宣武帝元恪沒有誅殺元愉而是用家法懲罰他,元愉因此感覺對不起元恪而自殺,隨后元寶炬與兄弟姐妹被元恪幽禁在宗正寺。515年元恪赦免他們,元寶炬重獲自由。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與權(quán)臣高歡決裂,元修在斛斯椿的游說下西遷長安,元寶炬隨元修西遷。535年宇文泰因元修閨門無禮而弒殺元修,擁立元寶炬為帝,從此北魏正式分裂成東、西兩魏,宇文泰控制的西部地區(qū)稱西魏。元寶炬在位時大權(quán)被宇文泰掌握,元寶炬無奈拱手而治。
(二)538年柔然依舊與往日一樣強勢,對西魏構(gòu)成極大威脅,宇文泰勸元寶炬納柔然可汗郁久閭·阿那瓌之女為皇后以結(jié)好柔然,元寶炬無奈順從宇文泰的意見廢掉皇后乙弗氏,立郁久閭·阿那瓌之女郁久閭氏為皇后。551年元寶炬去世,享年四十五歲。
二、元欽(551——554年)

(一)元欽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嫡長子。538年獨孤信遭東魏將領(lǐng)侯景、高敖曹等人圍困而向西魏朝廷告急,元寶炬和宇文泰援救獨孤信,并命尚書左仆射周惠達輔佐元欽守衛(wèi)長安。不久西魏戰(zhàn)敗,當(dāng)時關(guān)中地區(qū)俘虜?shù)臇|魏士兵都分散在民間,他們一聽西魏部隊遭到失敗就紛紛作亂,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來到長安和王盟、周惠達等人侍奉元欽出城到渭北地區(qū)駐防。542年東魏權(quán)臣高歡帶兵攻打西魏,宇文泰命王思政守衛(wèi)玉壁以便切斷高歡的退路,高歡聽此立即包圍玉壁,適逢天降大雪,東魏士兵因此饑寒交迫導(dǎo)致死亡眾多,高歡見此下令撤退。551年元寶炬去世,元欽繼位。
(二)西魏大權(quán)皆掌于宇文泰之手,不少元氏宗親對此憂憤不已。553年尚書元烈密謀殺害宇文泰,因事情泄露反被宇文泰所殺。554年元欽對元烈之死憤憤而罷免宇文泰丞相官職并密謀誅殺宇文泰,宇文泰本來對被罷免之事感到憤怒,適逢宇文泰的眼線告訴宇文泰元欽的陰謀,宇文泰聽此立即將元欽廢黜并幽禁在雍州,改立元欽的四弟拓跋廓為帝。不久宇文泰鴆殺元欽。

三、西魏恭帝——拓跋廓(554——557年)

(一)拓跋廓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第四子。554年宇文泰廢黜元欽立拓跋廓為帝,拓跋廓繼位后大權(quán)徹底落入宇文泰手中,不久宇文泰威逼拓跋廓恢復(fù)原姓拓跋氏。宇文泰為提高自己的聲望、壯大自己的實力派于謹、宇文護、楊忠率兵五萬攻打南梁江陵,于謹、宇文護、楊忠江陵攻破江陵并俘殺梁元帝蕭繹。556年宇文泰病死,宇文泰死前因為自己的兒子宇文覺幼小便囑托自己的侄子宇文護幫助宇文覺主持軍國大事。557年宇文護感到篡魏時機已到就威逼拓跋廓禪位與宇文覺,宇文覺即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西魏滅亡。不久宇文護將拓跋廓殺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