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鼎烹雞
牛鼎烹雞
? ? ?《呂氏春秋·應言》
【原文】
白圭謂魏王曰:“市丘之鼎以烹雞,多洎之則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則焦而不熟,然而視之蝺焉美,無所可用?;葑又?,有似于此?!?/p>
惠子聞之,曰:“不然。使三軍饑而居鼎旁,適為之甑,則莫宜之此鼎矣?!?/p>
白圭聞之,曰: “無所可用者,意者徒加其甑邪?”
白圭之論自悖,其少魏王大甚。
以惠子之言蝺焉美,無所可用,是魏王以言無所可用者為仲父也,是以言無所用者為美也
(牛鼎:盛牛之鼎,古代能容納全牛的大型煮食器物,一般是三條腿兩只耳朵。)
戰(zhàn)國時,一個叫白圭的曾對魏王說:“用市丘(魏邑名)所出產(chǎn)的煮整頭大牛的大鍋來烹煮一只小雞,往鍋里多添水,放的湯多了就會水啦吧唧的淡得沒法吃,淡而無味;放的湯太少了則容易焦糊而雞不熟,水添少了雞就會燒焦而且不熟。
“然而這鼎看起來非常高大漂亮,不過沒有什么用處,不中用,無所可用。
“惠子的話,有似于此,就跟這虛華而不適用、中看不中用的大鼎相似?!?/p>
惠子聽到這話以后,說:“不是這樣的。假使三軍士兵饑餓了,而停留在鼎旁邊,恰好弄到了蒸飯用的大甑,和大甑搭配起來蒸飯,配套著用,就沒有比這大鼎更適宜、合適的了?!?/p>
白圭聽到這話以后,說: “沒有什么用處的東西,無所可用者,想來也只能用做,在上面放上甑蒸飯用啦。”
白圭的評論自悖,自然是錯誤的,其少魏王大甚,他太輕視魏王了。
白圭以為惠子的話只是說的漂亮,但沒什么用處,無所可用,這樣就是魏王把說話沒什么用處的人當成仲父了,這樣就是把說話沒什么用處的人當成完美的人了。
【賞析】
國勢的強弱與用人是否得當,有著重要的關系。白圭用“牛鼎烹雞”打比方勸魏王要善于使用人才,不要大材小用。
文章勸告君主應該善于分析情勢,依理判斷。
“應言”即與別人應對的言辭要適宜。“牛鼎烹雞” 水放多了,雞味就淡得很,一點也不好吃;要是水放少了呢,牛鼎的溫度高,水被烤干了,雞不但沒有熟,而且被燒焦了,當然就不能吃啦。用牛鼎烹雞不能把雞烹煮好。
后用“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屈才或浪費人才,great talent used in petty things,或事情本來就不合適。
“牛鼎烹雞”用可煮整牛的大鼎來煮一只小雞。cook a chicken with very giant boiler. 形容有才識的人未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