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常識午餐】
1.?(單選)古詩云:“眼處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下列選項中與此詩所蘊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答案】C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政治-哲學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
第二步,題干古詩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強調要寫出意境神妙的詩句需要親自體驗感悟,體現了實踐決定認識的哲理。C項出自宋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強調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比較膚淺,想要獲得真知灼見必須親自實踐,體現了實踐決定認識的哲理,與題干哲理一致。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
A項:出自宋代蘇麟的《斷句》,強調靠近水邊的樓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fā)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體現了因果聯系的哲理。
B項:出自宋代蘇軾的《春江晚景》,強調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體現了普遍聯系的哲理。另一方面,從擬人的角度來講,該詩句也能體現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但與C選項相比較,C選項與題干的關聯度更強。
D項: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憶江南》,強調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像湛藍的藍草,體現了普遍聯系的哲理。
?
?
?
2.(單選)紅色與黃色混合得到一種新顏色,紅色與藍色混合得到另一種新顏色,這兩種新顏色分別是:
A.綠色、紫色
B.綠色、橙色
C.橙色、紫色
D.紫色、綠色
【答案】C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
第二步,紅、黃、藍是我們通常上認為的三原色,即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顏色。紅色與黃色按照1:3的比例混合是橙色;紅色與藍色按照1:1的比例混合是紫色。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
1.美術中的三原色:紅、黃、藍。原色可以調配出絕大多數色彩,而其他顏色不能調配出三原色。①紅色與黃色按照1比1的比例混合是磚紅色;②紅色、黃色和藍色全部混合是黑色;③藍色和黃色混合是綠色。
2.光學中的三基色:紅、綠、藍。三基色的光可組成以下幾種顏色:紅+綠=黃;綠+藍=青;?紅+藍=品紅;?紅+綠+藍=白。
?
?
3.(單選)一輛客車夜晚行駛在公路上,發(fā)現油箱泄露,車廂里充滿了汽油的氣味,這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A.灑水降溫減少汽油蒸汽
B.開燈查找漏油部位
C.讓車內的人集中到車廂后部
D.打開所有車窗,嚴禁一切煙火,疏散乘客
【答案】D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生活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行車安全知識。
第二步,當油箱泄露致使車廂里充滿汽油的氣味,此時應該打開車窗以使車廂內空氣流通,釋放車廂中的汽油味,同時打開所有車窗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溫度。汽油遇到火源容易著火,所以要嚴禁煙火,疏散乘客可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對比選項,D項措施比較恰當。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汽油不溶于水,而是漂浮在水面,水不會溶解汽油蒸汽,因此灑水降溫無法減少汽油蒸汽。
B項:汽油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或電火花容易發(fā)生爆炸,而開燈可能產生電火花,汽油蒸汽遇電火花容易發(fā)生爆炸,因此不宜開燈。
C項:油箱已經泄露,如果發(fā)生爆炸,不管在車廂哪個部位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讓人集中到車廂后部并不能避免危險。
?
?
4.(單選)蔡元培先生曾經撰聯以挽某人曰:“為地方興教育諸業(yè),繼起有人,豈惟孝子慈孫,尤屬望南通后進;以文學名光宣兩期,日記若在,用裨征文考獻,當不讓常熟遺篇”。該挽聯所悼念之人的主要歷史貢獻是:
A.領導革命,倡導民主共和
B.熱心洋務,主張中體西用
C.興辦實業(yè),投身實業(yè)救國
D.思想解放,宣傳民主科學
【答案】C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歷史-中國史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人物相關評價。
第二步,張謇(jiǎn),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yè)家,主張“實業(yè)救國”,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興起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yè)家”。1926年8月,張謇在其故鄉(xiāng)江蘇南通病逝,蔡元培撰寫此聯以表悼念。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
A項:是孫中山的主要貢獻,他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項:是洋務派向西方學習的指導思想,張之洞在其著作《勸學篇》中全面論述了這一思想。
D項: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思想,“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
?
?
5.(多選)據統(tǒng)計,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中,中國有50多種,其中危害最嚴重的有11種。外來生物入侵的途徑包括:
A.主動引入物種
B.海洋生物漂流
C.旅游
D.國際貿易的貨物吞吐
【答案】ABCD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地理國情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外來生物入侵。
第二步,外來生物入侵的途徑:大多數外來種的傳入與人類活動有關。在對外交往中,人們有或無意將外來種引入了我國。但也有一些入侵種類屬于自然傳入,與人類活動無關或沒有明顯關聯。主要分為:人為有意傳入、人為無意傳入、自然傳入。人為有意傳入,如人為有意主動引入物種進國內或種植或售賣。人為無意傳入指入侵生物是隨人類活動而無意傳入的。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加、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國際旅游業(yè)的迅速升溫,外來入侵物種借助多種途徑越來越多地傳入我國。自然傳入,外來入侵種還可通過風力、水流自然傳入,海洋生物漂流、鳥類等動物還可傳播雜草的種子,例如紫莖澤蘭是從中緬、中越邊境自然擴散入我國的。薇甘菊可能是通過氣流從東南亞傳入廣東;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氣流遷飛到中國大陸。可見主動引入物種、海洋生物漂流、旅游、國際貿易的貨物吞吐都屬于外來生物入侵的途徑。
因此,選擇ABCD選項。
?
?
6.(單選)郭沫若用“犀利”“恣肆”“深厚”“峻峭”四個詞語分別概括了先秦四大散文家作品的風格。符合這四種風格的散文家依次是:
A.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B.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
C.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
D.莊子、孟子、韓非子、荀子
【答案】A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人文-文學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諸子百家。
第二步,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各有千秋。”文中對應的分別是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①孟子,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民貴君輕”,代表作《孟子》。
②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主張“天人合一”“清靜無為”,代表作《莊子》。
③荀子,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主張“性惡論”,代表作《荀子》。
④韓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張君主專制,代表作《韓非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