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丹陽侯的慘劇,難道不是為了顥天玄宿?

要說他的死對誰的影響最大、最直接,那就得屬顥天玄宿了!之前,我總是從感情的角度去解釋他的死對顥天玄宿的影響。但拋開感情不談,單純論他的死對道域整體形勢的發(fā)展,也是相當深遠的。
1、徹底改變顥天玄宿。改變了他就等于是改變了道域,因為他是道域的領導核心。他改變方針,就等于道域改變了方針。
顥天自此就會改變“坐壁上觀,借力打力”的行事作風,真正發(fā)揮自己的能動力,而不是依賴外來勢力干預。
道域當初暗流涌動,顥天玄宿是沒請墨家,但他卻請來了萬雪夜等人。而之所以請他們,是因為這些人在他眼里屬于比較好控制的一類??珊髞砟疫€是不請自來,加上道域內部突變,欲星移就有了見縫插針的機會。他幫顥天玄宿脫困之后,確實讓顥天玄宿對墨家放松了警惕心,覺得墨家人的確能力出眾,所以顥天就換了借力的砝碼,開始利用墨家?guī)椭淖趯瑰羞b游。
但不管是借萬雪夜還是墨家,都是在“依三傍四”、“左擁右靠”。并沒有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根本問題。
泰玥皇錦后期的做法與之類似,只是學宗覆亡她沒了本錢。只能一會和這個談判,一會又和那個搞合作,被人擺布。
丹陽侯的死和泰玥皇錦的滅亡,其實都證明這種觀念的錯誤。即使這么做能夠達成目的,也要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顥天玄宿則一直持一個老舊的觀點。老是憑借最初道域內戰(zhàn)的經驗,他師父帶領星宗獨善其宗,最終落得最大贏家。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實力,最后自然脫穎而出。
但經驗有時未必就是正確的,還是要看具體面對的情況究竟是什么。不能不顧當前實際,完全照搬照抄。
2、?對于其他三宗的人有極大的警醒意味。
丹陽侯前面多囂張,后面死的就有多無奈。一層層的算計之下,任人擺布的結果就是不知道,算計的人會讓你死在哪一層。
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操心,總讓別人替你做主。現實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最后大多都是腸子悔青。
3、透析出了墨家的本質。
他們不支持任何勢力壯大,遵從的只有“勢力平衡”四個字。
4、暴露出道域閉門自守,對外界的變化缺乏見識的巨大缺陷。
如果他們能多了解一些外界的事情,也不至于迷惑到被墨家牽著鼻子走。
5、不團結就是一盤散沙。
不僅家門內的反抗勢力無法消除,外來的掠食者也會趁此時把他們逐一攻破。
所以,編劇設計了丹陽侯的死來引發(fā)道域真正的巨變。我總說他讓丹陽侯死是為了影射現實,說出他自己想說的話。這些話還很重要,要不然丹陽侯不至于被虐殺二十分鐘,剩下后半段全是顥天玄宿對他的各種追憶、追悔。其他三宗的人,則因此事開始疑心,并借由莫離騷的發(fā)問表達出來。
重點就在于此。

順便評論一下,墨家的這種勢力平衡就代表和平美好的理念。不能說是錯,但也不全對。因為越復雜的問題,比如說數學題,就需要多層次的變換各種各樣的公式來幫助運算。題越深奧,越龐雜,那在演算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公式種類就會越多。怎么能死守著一個公式不變,卻不注重實際的運算方法到底對于解這道題適不適合呢?
以實際例子來說,好比丑國是對三權分立貫徹最徹底的國家。但背后勢力卻依然達成了某種共識,一起算計底層的人。勢力是很平均,可美好嗎?
島嶼各方勢力也挺均衡的。然后呢?各自代表各自的皆集利益,更拉各的票。跟四宗一樣,實際也沒為道域的百姓設想長遠,最優(yōu)先考慮的總是他們自己。
分不分割,平衡不平衡。對百姓來說,實際區(qū)別還真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