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新解(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仁義道德,一切存在都是自在的存在,并不需要某種特殊的對待,它們按照自然法則自生自滅。 智慧之人的思想超越仁義道德之上,在他們看來,天下百姓的生活不應該被打擾,他們按照社會法則自在且自為地生活著。 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自在的存在好像應該作為自為存在的基礎?自在的存在是無限多樣不可窮盡的,一旦經(jīng)過人類精神思維的自為能動性的作用,就會以自為的存在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欲望沒有盡頭,對待智慧也應如此,再多的智慧也無法達到極限,應該減少心中的欲望,讓內(nèi)心保持在合理欲望的范圍內(nèi),以此來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