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知識點速記之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會詳細一點
背景:
1.理論基礎:人類優(yōu)秀思想成果
2.實踐基礎:馬恩的理論成果與革命實踐
3.經濟基礎: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弊端日益顯露,社會矛盾尖銳
4.階級基礎:三大工人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英國憲章運動
5.空想社會主義
三大工人運動:
特點:1.暴力斗爭 2.自發(fā)性 3.以奪取政治權利為主
失敗原因:
1.自發(fā)分散的暴力斗爭很難取得勝利
2.缺乏科學理論指導
3.當時歷史發(fā)展主流是資產階級改革與革命,工人階級只是輔助力量
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迫切需要革命理論指導
空想社會主義:
1.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種種弊端
2.反對主要自由放任競爭
3.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
局限: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與正確有效的途徑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
《共產黨宣言》(1848.2)
內容:
1.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
2.揭示資本主義在積累財富和資本的同時,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必將引起工人階級反抗現實
3.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guī)律
4.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5.宣告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與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使命
6.闡明共產主義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
意義:
1.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闡明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無產階級從此有了科學理論指導
3.推動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fā)展
對歐:成為西歐工人運動指導思想,并日益擴大影響
對亞美: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對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發(fā)展起來
評價:
1.真理性 隨著實踐不斷發(fā)展開放
2.科學性 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真理
3.方向性 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方向
第一國際(1864):
背景:《共產黨宣言》發(fā)表,馬恩號召,促進工人階級國際聯(lián)合
成立:在倫敦成立國際工人協(xié)會
意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巴黎公社(1871)
根本原因:1870年普法戰(zhàn)爭,法國戰(zhàn)敗,社會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賣國,對內鎮(zhèn)壓,想解除巴黎人民武裝。偷襲蒙馬特爾高地,階級矛盾激化
地點:巴黎
政權建設:
除舊:廢除資產階級舊軍隊,舊警察,舊法庭。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與司法機構
布新:公社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構,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監(jiān)督權與罷免權
經濟政策:
1.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
2.八小時工作制
3.規(guī)定公職人員薪金最高限額
結果:1871.5.28,巴黎公社被扼殺
失敗原因:
1.沒有管法蘭西銀行
2.沒有乘勝追擊,消滅敵人
3.沒有發(fā)動廣大農民
4.沒有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
5.斗爭經驗不足,無產階級還在上升期
(根本原因)
6.普法聯(lián)軍鎮(zhèn)壓
特點:自發(fā)性與偶然性
性質:第一個無產階級性質的工人政權
評價:(意義)
1.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
2.豐富馬克思主義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提供寶貴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