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可運行戰(zhàn)役地圖制作——2.3基礎(chǔ)的斜坡、懸崖和水面制作
不同的地圖類型有著不同的斜坡、懸崖和水面地形塊,這里采用可用類型最多的NEWURBAN地圖類型進行演示,其余地圖類型可以類比操作。
首先介紹懸崖:
懸崖其實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地形,并且可以連接兩側(cè)高度相差4的地形。
NEWURBAN中的城市高臺A\B\C和山脈等都屬于懸崖地形,在基礎(chǔ)內(nèi)容中我們以最簡單的山脈來進行演示。
在同一類懸崖地形中,應(yīng)該存在八個方向的懸崖以及四個方向的補角,如下圖: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十二類懸崖地形塊拼接成完整的懸崖。在拼接懸崖時框架模式可以顯示作為參考物的粉色線條,所以后面的講解會全程開啟框架模式。
首先講解封閉式懸崖:
拼接懸崖有一條原則:使粉色線條連接上。在框架模式下,粉色線條會在懸崖面上以及懸崖頂?shù)倪吘墸a角的頂端也會有一個粉色的點,以此來區(qū)分補角的方向。
封閉式懸崖需要將懸崖地形塊圍成一整圈,所以右邊的懸崖邊已經(jīng)基本完備了,現(xiàn)在需要填充懸崖的內(nèi)部。點擊“使地形變得平坦”的按鈕,然后點擊懸崖的上邊緣,再向懸崖內(nèi)部拖拽,就會變成這樣:

從多個方向重復(fù)上述操作,讓懸崖內(nèi)部與懸崖邊的高度全部相同(高度4),懸崖內(nèi)部就填充好了。
但是我們注意到,這個懸崖有些地方的粉色線與普通地形塊接觸了,比如:


這些地方有時會顯得不太美觀,有時會在平整地形時出現(xiàn)bug,所以我們要在這些地方添加補角。
選擇適合的補角方向,使粉色線周圍都是懸崖的紅色邊即可。添加補角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隱藏補角位置周圍的地形然后放置補角,一種是在填充懸崖之后將補角放置在預(yù)定位置然后利用單元格降低高度的工具使補角處于合適高度,如下圖:


最后效果就是這樣的:

對于左邊的四個方向的直線懸崖,情況稍微有一點不同。由于直線懸崖不能拐彎,通過覆蓋懸崖形成的拐角也是錯誤的(見下圖),我們需要利用右邊的四個拐角來連接直線懸崖。


連接懸崖時我們?nèi)孕枰尫凵€不中斷,舉例如下:

通過粉色線的拼接,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可以做出這樣的懸崖:

自動繪制懸崖(前部與后部)會自動利用上述四個方向的直線型懸崖順著鼠標(biāo)拖動的方向繪制,一次繪制只能繪制一個方向,如果中途拐彎的話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的拐角。即使不拐彎,這個工具也只能繪制一條直線的懸崖,這種懸崖形似新疆切糕,被普遍認(rèn)為是不美觀的。
總結(jié):四種直線方向的懸崖通過四個方向的拐角懸崖連接可以拼成封閉式的懸崖,四個方向的拐角懸崖也可以單獨拼成封閉式的懸崖,不過在相同方向的拐角懸崖連接處一般需要加入補角。
?接下來我們加入斜坡邊緣以及斜坡的內(nèi)容。
NEWURBAN地圖類型中的城市高臺斜坡邊緣和山脈斜坡邊緣都屬于斜坡邊緣的內(nèi)容,這里以山脈斜坡為例:
地編提供的地形塊不是完整的斜坡邊緣,我們首先要將地形塊拼成完整的斜坡,如下圖:

后方的斜坡由三塊組成,這里顯示詳細(xì)的拼接順序:

可以看出,每一個方向的斜坡邊緣都由兩個方向的懸崖邊和一個寬度為2的斜坡組成。懸崖邊的方向決定了斜坡邊緣只能與直線方向的懸崖相連接。我們當(dāng)然可以增加斜坡的寬度,只需要將R1與R2,R3與R4,R5與R6,R8與R9之間增加數(shù)格距離(這里使用的是地形塊編號),懸崖拼好后填充地形時將中間填充為斜坡即可,例如:


一些斜坡地形(街道斜坡、土路斜坡等)需要放置在斜坡上,這里的斜坡不包括斜坡邊緣,僅指上文說的“增加數(shù)格距離”的范圍,例如:

水面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水面內(nèi)部(水面),一個是水面與其它地形的交界邊緣(沙灘水岸,城市草地水岸等)。
所以一個完整的水面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拆分為兩部分

在框架模式下就是這樣的:

水面內(nèi)部的制作沒有太多規(guī)則,只要用水面類型的地形塊全部填滿,以及考慮美觀與否。所以,有時候制作出來的水面會變成這樣:

但是看上去完全沒問題,稍微添加些7號和8號的礁石后:

我常用的是復(fù)制一組較大的水面地形塊(見下),然后使用粘貼功能鋪滿預(yù)定的水面位置的大部分,余下邊角位置再用地形塊手動拼上,可以節(jié)省時間。

水面邊緣的拼接和懸崖類似,開啟框架模式后只要保證那條線連續(xù)即可:

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地形塊邊緣那條黑色的線。還有,水面邊緣與其他地表相接的位置會出現(xiàn)棱角,我們選擇對應(yīng)的地形在水面邊緣圍一圈就可以消除,比如沙灘水岸用沙地地形,城市草地水岸用城市草地或者各種地形與城市草地的交界等地形:


可能邊緣仍然不太美觀,不過接下來就不是水面制作討論的范圍了。
總的來說,基礎(chǔ)的水面制作就是先繪制水面邊界,然后用水面地形填充進去,最后處理與其它地形的交界,大概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