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guān)村街道線上文化館課程——葫蘆絲入門(共14課)

1.葫蘆絲的構(gòu)造和演奏姿勢
從下往上到背面依次為1孔、2孔、3孔、4孔、5孔、6孔、7孔
???? 音越高,吹奏需要的氣流越小
2.葫蘆絲的吹法和指法
樂曲《搖呀搖》
樂曲《太陽》
3.連音的練習
長音練習
樂曲《友誼地久天長》
4.指法與氣息的鞏固練習
樂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5.倚音練習
在本音的左上角加一個小音符,分單倚音和復(fù)倚音
倚音所占的時間是從本音中抽出來的,速度要快
樂曲《映山紅》
6.顫音練習
符號為在本音上方加“tr”或短波浪線“~”
在本音與其上方音之間來會不斷地反復(fù),最終回到本音
樂曲《金色的孔雀》片段
7.打音練習
符號為在本音上方加“扌”
下方音與本音之間快速的吹出,先吹下方音,再吹本音
手指要有彈性,速度要快,干脆利落
樂曲《金孔雀輕輕跳》
8.滑音練習
上滑音
手指逐個抹動,吹向高一些的音
下滑音
從高的音手指逐漸滑落,吹向高的音
樂曲
《婚誓》
9.虛顫音與腹顫音
虛顫音(指震音)
也叫隔孔打音,手指在本音下方的孔上扇動,手指不與孔接觸,使聲音出現(xiàn)若有若現(xiàn)的效果
符號為圓圈帶一條波浪線“○~~~~~”
樂曲《竹樓情歌》片段
腹顫音(氣震音)
氣息有規(guī)律的進行強弱交替,從而形成像水波紋一樣的音波,通過腹肌和橫膈膜發(fā)生有彈性的顫動而形成
符號為一條長的波浪線“~~~~~~~”
樂曲《望春風》
10.吐音練習
舌頭阻礙氣流而形成,可以達到斷音的效果
單吐“T”
雙吐“TK”,一般用于連續(xù)快速地分奏
三吐“TKT”或“TTK”,一般用于前8后16或前16后8節(jié)奏型
樂曲《新疆舞曲》
樂曲《竹林深處》片段
11.樂曲《歡樂的潑水節(jié)》引子
12.樂曲《歡樂的潑水節(jié)》第1、2部分
13.樂曲《歡樂的潑水節(jié)》第3部分
14.樂曲《歡樂的潑水節(jié)》第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