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能讓14億中國人吃撐的共和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取自百度)
相信在一開始,我們每一個吃著袁老雜交水稻長大的孩子都不會相信袁老在今天病危是真的。
我們質(zhì)疑新浪微博的新聞,竭力尋找袁老身體安康的證據(jù)。
但是,當我得知袁老在13時07分離開后,我停下了手中的游戲,淚水在眼眶里不停打轉(zhuǎn)——這是出于本能的痛。
國外有作者寫過一片心理論文是關(guān)于在重要事情發(fā)生時,我們能夠清楚記得自己當時在干什么。馬丁路德金死時,無數(shù)美國黑人震驚住了,林肯遇刺后,人們也震驚了。但,我們的袁隆平爺爺走時,我首先感受到的不是震驚卻是無比的心痛。
我們從小吃的大米是一個無比勤勞偉大的人培育出來的,我們都會自然而然感到驕傲甚至理所應(yīng)當,老人在獲得無數(shù)殊榮后仍然在為糧食問題奮斗著,但是今天這位老人突然離開了,留下了無比富饒的用辛勤汗水和心血培育的富饒的一片片雜交水稻田,英雄走了,卻留下了足矣讓世人免遭饑餓之苦的希望的食糧。
我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懷念,卻沒有在每一天的與碗里的米飯相遇時,理所應(yīng)當?shù)叵肫鹚膭?chuàng)造者,而今后,沒有袁老的日子里,我會珍惜袁老留下的每一粒雜交水稻,永遠不忘袁老及其團隊無數(shù)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我為自己吃著袁老的雜交水稻而驕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