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不是亂編,游戲改編電影為什么總是那么爛?

B哥丨文
2017年年初,中國電影院上架了兩個很有話題性的電影:《刺客信條》和《生化危機:終章》。
因為它們不僅僅是電影,更是游戲改編電影,這種電影往往口碑奇差,票房慘淡,幾十年來太多此類游戲都是如此。
結(jié)果最后這兩個兄弟的豆瓣評分一個5.3一個6.5,如果要是沒有那么多游戲情懷粉絲給了情懷分,分數(shù)肯定會更加難看。
?


而在海外的影評網(wǎng)站上,這兩個電影也都是口碑撲街。

但不同的是,《刺客信條》是口碑和票房雙雙撲街;《生化危機:終章》則是海外遭遇滑鐵盧,卻成功在中國市場完成了票房逆襲。
這得益于《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從2002年開始就一直在瞎雞兒編,編了15年說自己是“終章”,吸引了不少想去看看這個電影到底會怎么收尾的粉絲吧。
?

電影從2002年第一部開始到《生化危機:終章》一共15年
結(jié)果依然是爆炸,動作戲和全程殺殺殺,別說忠于原著,我覺得導(dǎo)演可能連上一部講的是啥都忘了,劇情和上一部都不太連得上。
不過不管怎么樣,這個導(dǎo)演捧自己媳婦的電影結(jié)束了就好(導(dǎo)演為了追女主角才拍了這個系列電影,女主角飾演的愛麗絲都是為了她量身定制的原創(chuàng)角色)。
?


另一邊的《刺客信條》就很慘了,首周票房僅僅3669萬美元,而且爛番茄新鮮度15%,IGN給了6.5分,作為系列電影的首作,我甚至覺得可能會導(dǎo)致沒有下一作了。
?

總體而言,目前為止被翻拍成電影的游戲,大多都是口碑暴死,票房堪憂。
這是為什么?
要知道類似于《刺客信條》和《生化危機》這種全球頂級的游戲IP,影響人群過億,游戲的制作水平也是極高,粉絲忠誠度極高。
然而一旦拍成電影,那些在場下和網(wǎng)絡(luò)上罵的最兇的,卻恰恰就是無數(shù)忠實的游戲粉絲。
?

我想,或許正因為愛,所以才恨。
在無數(shù)游戲粉絲的口中,這種游戲改編的電影第一大罪就是不尊重原著。
以《刺客信條》的電影為例,電影中大部分畫面都是現(xiàn)代社會的內(nèi)容,同步到古代的部分連一半時間都不到,這是最為致命的硬傷——
?

游戲前三部中的戴斯蒙(電影里是卡勒姆)雖然有一定的戲份,但玩家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操作著古代刺客進行活動和體驗劇情的。
?

然而電影不知道是因為預(yù)算還是劇本問題,在這個方面出現(xiàn)了本末倒置的情況,那自然不能收獲粉絲的認可。
更別說改編的劇本也是各種云山霧繞,許多強加進去的游戲自帶的設(shè)定和世界觀,又讓非游戲粉絲的路人觀眾看的又覺得邏輯混亂。
畢竟你讓一個沒玩過游戲的玩家理解“萬物皆虛,萬事皆允”,只靠開頭的一個簡單儀式,怕是很難。
?

?

所以這部電影成為了路人和粉絲兩邊不討好的典型。
當然,其實這類游戲改編電影也是有些很難權(quán)衡,畢竟《刺客信條》每一代是沙盒動作游戲,雖然有一些RPG的元素,也有一些劇情,但想要撐起來一部電影真的沒那么容易。
?

導(dǎo)演不可能把玩家做任務(wù)和收集裝備之類的游戲要素全部加進來,一般電影中那些玩家成長練級,獲得提升的練功歲月,電影往往都是用很短的時間,幾個鏡頭就展現(xiàn)完了。
那么如何填充剩下的內(nèi)容就成為了導(dǎo)演和編劇自由發(fā)揮的部分,所以就容易出現(xiàn)《刺客信條》這樣的情況。
至于《生化危機》系列,則是徹底地討好路人觀眾,除了“安布雷拉”“病毒”“僵尸”等幾個元素,以及在5代中李冰冰客串的一把艾達王之外,你完全可以把它看做和《生化危機》沒啥關(guān)系的爽片。
?

?
既沒有游戲前三代的恐怖氣氛,也沒有后面幾作的關(guān)鍵劇情,這樣也能拍到第六部,作為游戲粉絲我只能說這個系列可能讓世界上出現(xiàn)了第二個“生化危機宇宙”——
一個和里昂,克里斯,克萊爾沒啥關(guān)系的生化危機世界。
?

?
所以六部下來,游戲粉絲也懶得爭辯了,就當是個爽快的動作片看看就好了。
什么尊重原著,真的就不談了。
不過這兩個電影并非是最夸張的游戲改編慘案,幾十年前有一個量級更大的游戲IP,也慘遭電影化——《超級馬里奧兄弟》。
大家都知道,這個系列基本上是沒有復(fù)雜劇情的,但神奇的導(dǎo)演依然可以做到讓游戲粉絲暴怒,大喊“不尊重原著”!

在1993年上映的《超級馬里奧兄弟》真的讓路人驚嚇,讓粉絲落淚。
故事的框架大概是幾千萬年前的隕石沒有殺光恐龍,而是把它們傳到了異次元,千萬年后,恐龍進化成人型想要奪回世界,于是馬里奧兄弟臨危受命……

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
?

但凡是玩過三分鐘游戲的玩家,就知道這個電影除了有兩個帶著紅色和綠色帽子的兄弟名叫馬里奧兄弟之外,和游戲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
?

?
最終電影票房粉碎,成了導(dǎo)演一生的痛。
原因就在于當時他們覺得,只要頂著《超級馬里奧》的名頭,就絕對賺錢。
?

這也是現(xiàn)在許多游戲改編的電影普遍很爛的原因之一。
一來,游戲IP的所有者往往不在意電影的票房,畢竟他們只是賣IP,票房收入和他們的關(guān)系不大;
二來,改編方則對游戲本身的劇情無所謂,甚至很多可能都沒玩過或者深入了解過游戲,他們只相信IP的號召力。
?

比如上面所說的《超級馬里奧兄弟》,其實最初是有一個編劇寫了一個類似于后來《馬里奧與路易基RPG》劇情的劇本:兄弟兩個人穿越到了某個奇幻世界,然后庫巴搶走公主,接著兄弟倆和伙伴一起踏上征途,去拯救公主。
?

這個劇本和大家熟知的游戲劇情其實還是相當符合的,奈何被斃了,或許是覺得故事太俗套不夠炫酷,總之換成了之后的那個大雜燴元素版本。
可見從那個年代開始,這些電影方就明白了IP的重要性,但也確實過高估計了這些大的游戲IP對于游戲用戶的影響力,所以屢屢出現(xiàn)暴死的現(xiàn)象。
相反的,某些不那么大眾的游戲改編電影,卻獲得了比較意外的成功。
其中就有著名的《寂靜嶺》。
?

?
總的來說《寂靜嶺》的電影并不能算高分,豆瓣7.6也只能說是一個還算可以的分數(shù),但電影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在于它很好地權(quán)衡了尊重原著和適當改編的界限。
?

《寂靜嶺》系列的游戲被不少恐怖游戲愛好者捧得很高,至少前幾作的評價都是非常好的,這一方面在于游戲中恐怖氛圍的營造,另一方面則是游戲不只是為了嚇人而恐怖,它還有著更加深層的宗教和心理學(xué)探究。
?

這兩個內(nèi)容在電影中也被比較好的展現(xiàn)出來,雖然在后半段有一些偏離,給續(xù)作挖了坑,但總體來說還是挺不錯的游戲改編電影。
要知道《寂靜嶺》和前面幾個IP比起來影響力實在差得太遠,即便是占了恐怖游戲的這個題材的優(yōu)勢,也可以說做的很不錯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波斯王子:時之刃》。
?

和《刺客信條》一樣都是動作冒險類游戲,《波斯王子:時之刃》的電影化做的就要比《刺客信條》的好很多。
雖然本質(zhì)上還是在不惜有些得罪游戲粉絲的情況下討好路人觀影者,但游戲特殊的“時之刃”設(shè)定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還是能夠稍微平息一下玩家們的憤怒的。
畢竟有“波斯王子”,有“時光倒流”,有“公主”,還有還算完整的劇情故事,即便是和游戲原著內(nèi)容出入很大,但還算出色的編劇還是讓故事看著不累。
?

可以說迪士尼已經(jīng)看出來相對于路人觀眾,粉絲的容忍程度要高得多。
就如《魔獸》中只要怒喊一聲“為了部落”,就可以讓下面在座的無數(shù)粉絲獲得心理高潮,不再去糾結(jié)為啥拍的這么爛,為什么選了這么一段故事。
?

但路人粉絲就不行了,游戲《波斯王子時之沙》本身講述的故事對于想要來看爽片的觀眾來說有些太慢熱了,而且沒有國仇家恨,沒有強烈外顯的陰謀和沖突,會讓路人粉絲很快就厭倦。
于是電影加快了節(jié)奏,收獲了還不錯的票房。
?

可能恰恰是因為這些IP的量級并沒有那么大,所以才讓導(dǎo)演和編劇更加認真地對待,如果真是這樣,那也太讓人悲傷了。
縱覽這么多年的游戲改編電影,可以發(fā)現(xiàn)玩家們的忍耐和寬容是非常驚人的,只要你不是爛到了極點,哪怕是《魔獸》這樣能夠讓玩家在熒幕中看到一點自己年輕時候的幻想和回憶,他們就會高興地買單了。
?

甚至僅僅看到了信仰之躍,也能讓《刺客信條》的粉絲獲得滿足,給出一個還可以的分數(shù)。

但即便要求已經(jīng)這么低了,許多導(dǎo)演和片方依然不好好經(jīng)營手中的IP。
要知道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隨便毀IP可是要向游戲玩家們謝罪的。
-END-
戳這里→BB姬←關(guān)注我們吧~????? ???? ???
?高產(chǎn)不易,希望大家能夠點擊收藏〒▽〒支持一下我們。? ???? ?? ???
(o?▽?)o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 ????????
當然,如果可以收藏、硬幣、推薦三連就更好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