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tough

彪悍,百科里解釋為強壯、勇敢。在現(xiàn)實生活里,我appreciate彪悍的人,我把彪悍理解為tough又shameless。
近期重新觀看了fleabag,先從第二季觀看,因為無壓力。當初看第一季剛開始可是把我看得心理抑郁了都。幸好是完結的電視劇,第二季中女主發(fā)展出更完整的自我,即使不是happy ending但我覺得是合適的closure。
fleabag中的沒有姓名的女主,她是妹妹,是父親的女兒,是某個人的女朋友或炮友,是失去朋友的朋友。
劇中并沒有刻意營造女主面臨的困境,女主反而通過調侃詼諧的方式打破第四堵墻與觀眾交流,但我在與朋友觀看時或者視頻網站的彈幕里都充斥著大部分的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批評。
是的,女主咎由自取。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出的選擇,犯過的錯買單,我認為大多數(shù)人如此輕易武斷地對一個人 做出評價,是因為他們在女主身上看到了,自己也深陷在自作自受的困境中。
人們大多數(shù)時候不需要也不想從一個失敗者身上看到投射出自身矛盾缺點的事物,所以對fleabag這部劇的女主角色設定有如此的不滿。
但我看哭了,我覺得Miss nobody真他媽的是個比我勇敢tough多的人了。
Phoebe即fleabag的編劇主演曾在訪談中說過,再沒有想出更好的結果前,不會再有第二季。第一季的結尾是女主正面面對困境,父親的忽視與放棄,與姐姐的隔離與不信任,還有就是心中自我不可原諒的過錯,好朋友的死亡。她只能獨自走在街頭猶豫著想要放棄自己唯一剩余的肉體。但這不是第一季的ending,她得到一個偶然性的幫助。其實這又不是偶然,因為女主有在她的生活里為他人著想,關心他人。她愛她不善于表達的姐姐,通過直接粗魯?shù)姆绞?,我覺得那是默契。面對曾經拒絕自己的投資人,她也可以不計前嫌互相傾訴,她有表達愛的能力,即使有憤怒但她更想和人保持溝通。
直到她被親密的家人推遠,因為即使不是她想要如此,做多了shit事之后,沒人在乎她的感受了,大家都在自我掙扎中,沒人理會她的感受了。
她不是被chosen的,大家都沒有精力維護表面的平衡。
但只要有一點希望,人還是貪戀活著的感覺,雖然未來不知何方向,但還是可以活下去的,第一季完。
第二季。"It doesn't matter".父親問她為什么今晚飯局上話這么少,因為不重要了,我不重要了,說啥都不重要了,你們都不需要我作為你們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不想做太多自以為是卻會受傷的事了。父親有親密伴侶,姐姐事業(yè)發(fā)展順利,大家都不需要我了。我時常也是這樣的想法,仿佛這樣孑然一身后就不會受傷。
女主不是關閉心門決定鐵石心腸地面對家人,她鼓勵姐姐開始新生活接受更健康的關系,她幫助退縮的父親完成婚禮即使她是多么討厭那個后母。她多么tough啊,她才是懂得愛,不拘泥于過去的種種糾結情緒,溫柔面對生活,至少改變了一些東西。
一個真正關心他人的人是誰,是牧師。女主愛上了個牧師,她向他禱告,她想要個可以每天告訴她如何穿衣打扮,怎樣生活,一起面對生活各種shit的人。
我在想是什么打動牧師的心呢。女主渴望生活中有個light,guider,共同進退的人,我想牧師是塵緣未了吧,愛與性不會讓他的心平靜。
他不能放棄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相愛的人不一定合適,不在一起不一定要悲痛欲絕,正式告別后將是個更完整的自我。
(做讓自己生活更好的事,你不能在濫情縱欲隨意傷害別人后只說聲對不起。首先要停止做那些只是發(fā)泄情緒的行為,一吐為快只是在傷害別人,你說出的話是在想解決問題還是用話語攻擊他人,別人只能被動地接受你的消極情緒,語氣表達的東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