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粥的9種吃法,最后一碗真沒想到!

冬天的早晨,最能撫慰人心的就是一碗熱乎乎的粥。《本草綱目》里寫到,早起空腹胃虛,食粥一大碗,有養(yǎng)胃助消化和補水的作用。
放眼全國,最會喝粥的當(dāng)數(shù)廣東。他們對粥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時間和火候缺一不可。將粥煮至米花爆開,直到水米合一,入口綿滑,才是廣東粥的最高境界。

處于不同地方的廣東人,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煲粥方式。廣東粥大體可以分為兩大流派——“綿派”、“硬派”。綿派,即粥是軟綿綿的,看不到米,一般人稱為“粥水”,珠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粥多是綿派。硬派,即粥能清晰可見一粒粒飯粒,潮汕、湛江、茂名等地多是硬派。

從粵南到粵北,每個地區(qū)都說自己的粥才是最好的,趕緊跟著臺臺來看看,煲粥到底哪家強(qiáng)!

01丨廣州

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粥的品種可謂數(shù)之不盡。主要就是因為有鮮美的白粥作底。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生滾粥。(甚至有人開玩笑:“給我一煲粥底,我可以‘滾’了全世界”!)經(jīng)過煲煮后的白粥,呈現(xiàn)出細(xì)膩的乳白色,部分的米粒都被煮化,變成了細(xì)膩的白米花,第一次喝會被這種綿軟細(xì)膩的口感所驚艷!

白粥在廣州又分為老火粥和明火白粥。老火粥是將食材和米水同時放入煲內(nèi),煮滾之后轉(zhuǎn)為小火慢煲上3、4個小時,經(jīng)過長時間的熬制,粥底綿厚,米香濃醇。(用砂鍋滾煮是最好的)“明火白粥”,則需要打開鍋蓋,全程猛火煲制,讓粥水不停翻滾,直至逼出米油。

啖熟,三啖口有福”,趁著白粥在火上翻滾時快速加入新鮮食材利用粥底的高溫將它們燙熟,煲至重新沸騰即可。(著名的艇仔粥、狀元及第粥、都屬于生滾粥的范疇。)
02丨潮汕

到了潮汕,粥有了全新的名稱——糜。和廣州的老火粥相比,白糜既要吃米漿的鮮稠,又要吃到米粒的飽滿嚼勁。

珍珠米需要選擇更有粘性的米(珍珠米、東北大米都是超棒噠),水滾后白米下鍋,煮到米粒爆開又不至于溶化,靜置時見到水米分離,才算得上是正宗白糜。

一鍋白糜,看似樸實簡單,用以搭配它的“配角”卻不少,講究的人家會搭配上20多種潮汕小菜,鹵水、生腌、熟食、咸菜一應(yīng)俱全,看得人眼花繚亂極具儀式感。

在糜的基礎(chǔ)上,潮汕人發(fā)明了泡粥。白糜煮好后將米與漿(米湯)分開存放,需要食用時鍋中放入米粒、米漿、新鮮的食材(如石斑、大蝦、膏蟹等)煮熟后放上香菜和少許的蒜油就完成了,口感細(xì)膩,顆粒分明,和泡飯和生滾粥有很大的不同。

潮汕的另一款“招牌粥”,就是宵夜界的天王——砂鍋粥(老潮汕人也稱為“砂鍋糜”)。砂鍋粥同樣秉承傳統(tǒng)煮糜的要訣,選用上好珍珠米,將水一次加足,旺火煮開,臨熟時才下粥料和調(diào)味。

潮汕沿海,新鮮的各色海味是大部分砂鍋粥的主角。慢火熬制過后,海鮮的鮮美滲進(jìn)每一米粒之中,無需調(diào)味就很好吃。
03丨順德

所謂“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作為廣東省最會做的城市,將粥做到了極致,發(fā)明了喝粥不見粥的毋米粥。將米粒熬到酥爛,再把米碎米渣隔去,留下的粥水最大程度地保留米香。

人們多數(shù)會將毋米粥當(dāng)作火鍋湯底,以粥作衣包裹食材,醇厚柔滑,口感絕佳!
吃毋米粥火鍋食材下鍋的順序是非常講究的,老饕的口訣是“一鮮、二葷、三素、四粥”只有依次進(jìn)行,才能品嘗到四個層次的味道。

海鮮和貝類奠定毋米粥的底味,魚肉和牛肉的依次加入增加了粥底的香濃,等到粥底漸漸變成棕褐色,下入一把蔬菜,蔬菜的甘甜讓粥底鮮美更上了一個層次。

等到鮮味物質(zhì)在粥底里層層鋪開,盛出一碗?yún)R聚了無數(shù)精華的現(xiàn)熬粥底,喝上一口香而不膩,鮮甜爽滑,讓人舒服得發(fā)出一聲嘆息。

01丨明火白粥
明火白粥是廣州最考究的一碗粥,所謂"明火",是指用猛火煮滾后,再用大火煲粥,使米粒不斷翻滾,至米粒開花,溶于米水中。
大米在水中翻滾起舞,煮粥的人要拿個長勺在粥鍋里不斷攪拌,等到白粥的質(zhì)地變得綿軟。搭配上一份簡單的齋腸,就是廣式早餐的無盡享受!

02丨艇仔粥
艇仔粥是一款經(jīng)典的廣府粥品,誕生于廣州河上,也是“外地人”食的第一碗廣東粥。一碗地道的艇仔粥,會用魚骨熬粥,再用滾燙的粥燙熟魚片、牛肉碎、魷魚絲、海蜇、豬皮等粥料。講究的老饕會要求將粥料墊于碗底,用滾粥撞熟,吃的就是一個鮮嫩!

這樣的艇仔粥,綿滑細(xì)膩,魚肉、牛肉一抿就碎,魷魚絲、豬皮帶著韌勁,海蜇皮口感脆爽,各種不同的口感齊聚一碗,每一口都讓人驚喜。
03丨狀元及第粥

在廣州,能與艇仔粥齊名的,定是具有傳奇色彩的狀元及第粥。據(jù)說明代廣東才子倫文敘幼時家中甚貧,隔壁粥販憐惜他,每天用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的白粥免費相贈。后來倫文敘高中狀元,將以前喝過的粥其取名為“及第”,狀元及第粥的美名就這樣傳開了。

現(xiàn)在看來狀元及第粥其實就是豬雜粥,將白粥底盛入一小鍋內(nèi),放入豬肉、豬肝、生腸、豬肚、肉丸等材料,滾熟后狀元及第粥就完成了。經(jīng)過細(xì)膩烹煮,粥變得極其鮮美,舀起一勺送進(jìn)口中,一瞬間就能劃過舌尖,又綿又滑。
04丨生滾魚片粥

若是覺得艇仔粥過于復(fù)雜,不妨試試更為簡便的生滾魚片粥,將片好魚肉稍微腌制一下,用砂鍋煮沸米粥,加少許鹽和花生油調(diào)味,稍煮片刻,撒入生菜絲即可。
05丨窩蛋牛肉粥

06丨膏蟹砂鍋粥

潮汕的膏蟹砂鍋粥,是深夜里最慰藉人心的一鍋粥。剛端上桌,砂鍋還在咕嘟咕嘟冒著泡。沿著鍋邊輕撈慢提,勺子上膏蟹、干貝、鮮蝦、芋頭滿滿當(dāng)當(dāng),食材看著超級豐富!

07丨水東鴨粥

水東鴨粥,又叫電白鴨粥,是茂名電白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粥。
正宗的鴨粥要選用茂名當(dāng)?shù)氐柠R鴨,將鴨肉和中藥材放入清水中燉煮成香濃的鴨湯,最后將鴨肉撈出,加入粳米熬成富有膠質(zhì)的稠粥,最后放入鴨血,地道的水東鴨粥就完成了。(鴨粥里沒有鴨肉哦)
08丨鵝粥
鵝粥是東莞的一大特色,厚街鵝粥是東莞人夜宵的必備美食。純白的米粥因為鵝肉的加入變成了誘人的咖啡色,米粥綿密濃稠,一口下肚順滑又帶著濃郁的鵝脂香。地道的鵝粥要選用90到110天的嫩鵝,且只選擇鵝胸的部位,這樣煮出來的鵝肉香嫩爽滑,一點都不老。吃鵝粥時可以加一些頭菜和炸米粉,口感更豐富。
09丨茅根粥

廣東粥大多是咸黨的天下,東莞的茅根粥卻是以甜著稱。茅根粥用茅根、玉竹、馬蹄、黃豆等材料和米一起熬制而成。茅根和玉竹的加入保證了粥細(xì)膩的甜味,還有清熱潤肺的作用,在當(dāng)?shù)赜小吧匣鹆撕让└唷钡恼f法。

在廣東,每個地區(qū)都有一款特色粥,清遠(yuǎn)的洲心大粥、湛江的徐聞羊粥、東莞的水蟹粥、臺山的番薯?粥……粥在廣東好像有無限的可能。

米粥內(nèi)加入肉類和海鮮,就是舌尖上精彩的盛宴。若是想要養(yǎng)生清火,一口綿糯的白粥就很落胃。從一日三餐,到下午茶夜宵,簡單的一碗粥似乎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煩惱。冬日里,粥最養(yǎng)人,你喜歡喝什么粥呢?趕緊在評論區(qū)告訴臺臺吧!
文|阿團(tuán)
圖|鐘珩
部分圖源網(wǎng)絡(luò)
教你做菜,帶你吃喝,尋找中國好味道!每天都有獨家美食生活資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