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主張興復漢室,劉秀得到的支持程度為什么遠勝劉備?
西漢末年和東漢末年,先后有兩位漢室宗親打起了“興復漢室”的大旗,這就是漢光武帝劉秀和漢昭烈帝劉備。但奇怪的是,同樣是興復漢室的政治主張,劉秀得到的支持程度遠勝劉備。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西漢從漢元帝時走向全面衰落,土地兼并、豪強壟斷、奴婢過多這三大社會矛盾讓百姓們苦不堪言,爆發(fā)大規(guī)模起義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外戚王莽篡奪西漢,建立了新朝并推行“復古改革”。

由于復古無知,王莽改革以失敗告終,土地兼并、豪強壟斷、奴婢過多三大矛盾反而愈演愈烈,最終引發(fā)了綠林赤眉大起義。因為大起義是王莽引發(fā)的,所以大部分百姓都非常懷念漢朝,希望漢室能復興。

正因如此,新朝末年的勢力都以“興復漢室”爭取百姓們支持,稱帝的都擁立漢室宗親當皇帝,比如劉玄、劉盆子等等。這種“興復漢室”成為社會主流思潮的環(huán)境對劉秀非常有利,也是東漢統(tǒng)一的原因之一。

東漢末年,由于外戚、宦官、士族的爭權(quán)奪利,土地兼并、豪強壟斷等社會矛盾越發(fā)激化。到了漢桓帝、漢靈帝時期,大起義的爆發(fā)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已經(jīng)沒有王莽來頂替了。

黃巾大起義之后,天下百姓能夠?qū)h朝的好感大幅下降,主張“興復漢室”很難真正爭取人心了。如果不是劉備橫空出世的話,漢朝連蜀漢的三分之一天下都不會有了。
標簽: